唐瑋鴻
(廣州城果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630)
特色小鎮的規劃工作是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特色小鎮的發展能夠實現產業、城市、人民以及文化四者的相互融合,是促進四者和諧發展的主要載體。特色小鎮概念規劃既是一個理想空間的規劃又是一個實施規劃,理想空間的規劃具有一定的目標向導性指引著人們向著什么方向發展,最終要將小鎮建設成什么樣;而實施規劃具有一定的實施方向,使得特色小鎮規劃的實施工作有跡可循。如果脫離實際的建設工作來建設特色小鎮概念規劃工作的話,最終難以到達特色小鎮發展的要求,阻礙了特色小鎮的發展,最終只是停留在紙張上面。所以特色小鎮概念規劃工作一定要落實到真實的實施中,不能只是紙上談兵。
特色小鎮的概念規劃是在以“產業和投資”的空間規劃的五大模塊工作內容為基礎上形成的,一方面是具體的規劃特色小鎮的用地范圍,需要對特色小鎮的占地和空間作出合理的規劃;另一方面是為特色小鎮形成空間關系,這一工作需要研究特色小鎮的具體功能,這樣才能合理的安排空間;第三方面是用地布局的規劃,這一規劃主要就是對特色小鎮的用地作出合理的規劃,使得每一塊土地都能被合理的使用,避免造成空間的浪費;第四方面是塑造有特色的空間,首先要對小鎮的空間特性進行分析之后選擇合適的空間特色進行建設,這樣才能使得小鎮更具有特色性;
特色小鎮空間載體的多元性主要是由城鄉空間的差異所引起的,一般的特色小鎮都是在原有的城鄉空間上進行建設的,每個地區的城鄉空間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這就導致了特色小鎮空間載體就有了一定的多元性。從現在已經建好的特色小鎮來看,有的特色小鎮以產業聚集地為主要載體,目的是將功能單一的工業園區建設成功能總的特色小鎮,這就讓工業園區具有了居住、產業、旅游等功能,更有利于工業園區的發展;有的特色小鎮是以村莊為主要載體,目的是建設一個具有旅游、文化展覽等特點的特色小鎮;還有的特色小鎮是以旅游景區作為主要載體的,目的是使當地的旅游產業更加的發達。空間載體的不同決定了特色小鎮不同的發展方向,這就是在特色小鎮的規劃中對空間載體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每一個特色小鎮都具有各自的特色。有的以文化和自然環境為基礎建設一個具有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鎮;有的以旅游文化為基礎,打造具有旅游功能和休閑功能的特色小鎮;還有的是在已有產業的基礎上建設具有展示功能、研發功能、休閑功能的特色小鎮。總的來說,不同的規劃基礎建設出來的特色小鎮也不盡相同,這既是資源差異所決定的,也是特色小鎮發展的客觀需要[1]。這就要求特色小鎮在進行實施之前要深入的研究和規劃,作出準確的判斷,發掘當地的資源,通過合理的規劃,最終建設出具有獨特味道的小鎮。
特色小鎮的空間規劃一般以產業生態圈和城鎮化區域作為規劃的基礎。特色小鎮是一個既不屬于鎮又不屬于區的區域,不是行政方面劃分的一個鎮,也不是產業園區劃分的一個區,而是按照新的、綜合性的發展理念,集合了需對功能的發展平臺。有的特色小鎮既具有生態園區又具有完整的城鎮功能,這就要求在范圍規劃中,要按照市場的原則,以產業園區和城鎮作為劃分的依據,大部分的產業園區在三平方千米到五平方千米的范圍內較為合適[2],在實際的建設工程中可以適當的放松一下限制,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合理的選擇空間范圍。
特色小鎮的用地布局是以空間的合理性為基礎,以實施為向導,并對各種工作在空間上進行實施。
總結:總之,我們永恒的話題是規劃創新,創新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新的問題和人們需求量的提升也促進了創新的發展,特色小鎮的規劃也需要創新工作。針對特色小鎮概念規劃中的種種因素進行深入的研究,促進特色小鎮規劃工作的進行,建造出適合人們居住的特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