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權
陸川縣公路管理所 廣西 玉林 537700
現階段,由于我國公路養護機制不完善,導致村道公路養護工作一直存在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所以,村道公路病害一直存在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民居民的正常出行,而且縮短了公路的使用壽命,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因此,村道公路養護工作亟須落實,文章基于當前村道公路養護的實際情況,對加強村道公路養護工作進行了探討。
現階段,農村村道養護工作中,農民對養護工作的不認可、對養護工作的不支持是一項嚴重的阻礙,很多村民未認識到村道養護工作的重要,在使用公路上,并未形成養護意識,導致村道病害反復出現,發現病害也不及時上報;如果在平時使用公路中,病害對正常使用產生了影響,村民會私自將村道鋪平,但這種方式導致農村道路情況變差,為出行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從而使很多車輛都不愿意行駛村道,其存在價值大大下降[1]。
由此可以看出,思想觀念的落后對交通建設水平的提升起到的阻礙作用,所以,應通過宣傳、教育、解釋等方法,引導存在逐漸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強化村民在使用村道過程中的責任意識、發展意識,幫助公路養護工作的落實。其中具體的做法有:向轄區內所有存在宣傳村道公路養護工作的重要性與落實工作的緊迫切,調動群眾積極參與到公路養護中;并利用輿論,營造氛圍,鼓勵村民村道養護工作建言獻策。
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理念,完善村道公路養護機構建設,應深入農村地區建立村道公路養護機構,專門負責村道養護工作,并不斷吸取道路養護的先進經驗,強化機構的責任,切實將村道養護工作落實到實際。現階段,村道養護工作主要按照統籌規劃、分級養護、因地制宜的原則,由市鎮村三級行政主體落實,但養護工作環境艱苦、待遇差,嚴重缺少養護工作人員,而且即使有養護隊伍,質量上也無法得到保障,導致很多村道公路處于失養狀態。為此,應完善養護工作隊伍建設,大力引進專業的技術人才,可以通過分村組織養護隊伍的方式,在上級部門的授權下,培養當地村民,有村民組建養護隊伍,每支隊伍中有3至5名技術人員負責養護技術指導、技能培訓等工作,逐漸提升養護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并落實養護人員的待遇問題,使更多的村民愿意加入到公路養護工作中[2]。
資金是村道養護工作無法落實的根本原因,只有在充足的資金支持下,養護工作才能順利完成,因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籌集資金,拓展資金渠道:第一,將村民委員會作為養護工作的主體,實施一事一議的籌資機制;第二,完善村級界定工作,根據村級按比例進行養護資金籌集;第三,吸取相關行業的經驗,通過社會救援等手段,爭取社會投資或民間資金,拓展籌資渠道;第四,爭取國家以及當地政府在村道養護上的支持,降低資金籌集成本,從而使資金在公路養護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并且提升自己落實的效率;第五,轉變村道養護工作的運行模式,引入市場機制,實現商業化運行,例如,通過村道公路沿線開發等方式吸引投資商的投資資金,或在村道兩側設置廣告牌等方式,獲取村道公路的附加值;第六,為農村村道建設養護基金,以基金項目運營解決養護資金短缺的問題,并將基金交由上級財政部門進行專款專戶管理,避免出現款項不合理利用的問題。
村道公路從本質上來講具有公益性質,但隨著村道公路建設規模的擴大,養護工作的任務量越來越繁重,責任也逐漸變大,尤其是近年來,惡劣的自然氣候,使脆弱的村道公路承擔了更大的負荷,造成了更為嚴重的損失。而如何通過有效的手段提升養護質量,科學避免自然災害帶來了風險,提升村道公路的承載力,都是養護工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直以來,我國村道公路建設與養護工作就處于分離狀態,二者并非一體,從而明確村道養護工作的責任主體,通過責任展開監督工作,才是提升養護質量有效方法。首先,應以受益者養護的原則落實養護,所以養護主體應為村委會,明確其在養護工作中的責任;其次,建設村道必須由相關管理部門進行統一規劃,在規劃過程中要明確制定養護規劃內容;同時,嚴格按照養護質量規定與規章制度監督養護工作的進行,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或安全問題,要直接對責任主體進行追責;最后,建立考評體系,對養護質量進行全方位評估,從其災害抵抗能力、質量等方面進行分析,并與相關責任主體的績效掛鉤,強化養護工作主體的責任意識,提升養護工作管理的規范性[3]。
綜上所述,養護工作的落實,應從觀念、制度、責任、資金、監管等方面上掃清障礙,強化養護責任的落實,構建完善的養護體系,從質量、管理、監督上提升養護工作的效果,并提升養護質量,發揮出養護工作的效益。
[1] 雷蕾.水泥混凝土路面大修養護碎石化方案應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7,30(30):144-145.
[2] 白云.社會主義新農村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體制改革[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3,21(23):77.
[3] 姚前.進一步推進百色市農村公路養護發展的思考[J].中國工程咨詢,2013,26(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