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國內電石市場持續走低,價格呈跳水態勢。國內主產地內蒙古、陜西、新疆、寧夏、甘肅等省份,電石出廠價由10月的平均3 130元/t跌至2 800元/t左右,跌幅近11%,創下2018年初以來的最低點。近期電石企業開工率有望高位回升,供應量還將持續增加;同時,下游支撐疲弱,PVC市場持續下探,預計后市電石價格還將繼續探底。
由于上游白灰、蘭炭等生產原材料供應趨緊,國家實行差別化電價政策,環保監管趨嚴等因素,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電石行業生產經營好于預期,產量與價格穩步提升,主流出廠價維持在2 900~3 000元/t。2018年9月下旬以來,電石行情發生逆轉,下游客戶采購積極性普遍下降,需求量萎縮,主產地電石價格震蕩下跌,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更是加速下滑。
據了解,內蒙古電石報價由最高時的3 200元/t降至2 800元/t,跌幅為400元/t;寧夏電石出廠價為2 850~3 050元/t,跌幅在200元/t左右;甘肅出廠價為3 000元/t,跌幅為150元/t;陜西出廠價由年內最高的3 300元/t跌至當前的2 980元/t;新疆價格保持穩定,跌幅在50元/t左右,出廠價為2 970~3 050元/t。
電石市場遭遇寒流,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前期停產、半停產的企業恢復運行,市場投放量猛增。2018年8~9月,全國各地環保督察組相繼進駐,一些電石企業停產,價格水漲船高。但隨著近期環保督察陸續結束,行業開工率上升,產能釋放迅速,電石供應量大幅增加,導致價格驟跌。此外,2018年前三季度,電石企業資金回流狀況良好,企業收入較往年更顯充裕。在有資金保障的基礎上,新建、擴建項目加速投產,加劇了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 其次是第4季度下游聚氯乙烯需求支撐疲弱。2018年房地產市場低迷,“金九銀十”成色不足,未能有效帶動聚氯乙烯行業。加之北方寒冷天氣影響漸顯,北貨南運導致市場出貨壓力增加,聚氯乙烯價格承壓下調。2018年10~11月,聚氯乙烯行情下跌愈發明顯,主流出廠價由第3季度的6 800元/t下跌到目前的6 500元/t,對電石市場產生利空影響。
臨近年底,業界普遍看淡電石后市。當前的情況一邊是電石價格下跌,一邊卻是原料白灰和蘭炭價格攀漲,表明電石企業正遭受成本和市場的兩面夾擊。如果年底前環保督察再次啟動,整體形勢將更不容樂觀。
從市場總體規???,電石產能遠超實際消費需求的格局還將存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電石產能為4 200萬t/a左右,在下游聚氯乙烯行業保證正常需求的情況下,仍有800萬~900萬t/a的電石產能長期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而2018年擬建、在建電石產能為100萬~200萬t/a,產能過剩的局面短期難以改變。
在環保監管、安全監察、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制下,電石企業生產經營步履維艱;而其下游結構相對單一,過度依賴聚氯乙烯,且電石法聚氯乙烯還受《關于汞的水俁公約》制約,增長空間極為有限。此外,國家發改委要求全面清理取消對高耗能行業的優待類電價,加上環境保護稅法施行,使電石企業成本壓力大增。
從宏觀角度看,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與電石相關的大宗化工產品行情普遍不景氣,年底前電石價格還將震蕩下跌。未來,電石行業應及早考慮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實現下游消費多樣化,并應更加注重節能減排,才能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