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河南蘭考縣的鑫宏保溫材料有限公司發生丙烷爆燃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受傷;11月7日,河北新樂市的金萬泰化肥有限公司造氣車間尾氣燃燒爐發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2人重傷、5人輕傷;11月12日,山東平陰縣的濟南匯豐碳素有限公司在組織瀝青儲蓄池導熱爐維修時發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2人受重傷、3人輕傷。短短10天之內,就相繼發生3起涉及危化品的較大事故,造成20人死亡、13人受傷。造成這3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
(1)對可燃氣體認知不足。
這3起事故雖然行業性質、事故發生條件、爆炸介質均不同,但3起事故中的介質——丙烷氣體、造氣弛放氣、瀝青煙氣都是可燃氣體,在相對空間有效集聚后,達到臨界點或遇火花時引發燃爆。鑫宏保溫材料有限公司沒有安裝可燃氣體報警器,沒有采取有效的監測和預防措施,導致丙烷泄漏集聚而不知,說明企業對這種氣體的認知不到位。
(2)責任缺失導致管理缺位。
河北省應急管理廳指出,金萬泰化肥有限公司片面追求效率以及經濟利益,忽視安全生產,對員工的安全培訓缺失,特別是不執行化工企業復工復產安全管理規定,對履行規定的復工復產手續走形式、走過場,最終造成重大生產事故。
(3)冬季安全工作不夠重視。
臨近年底,各類企業進入生產高峰,部分基礎化工產品供應偏緊、價格漲幅明顯,一些安全投入少、安全技術裝備更新不及時的企業,極易出現沖動性生產甚至違法違規生產,再加上低溫、雨雪、冰凍等天氣因素,往往導致事故多發、頻發。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事故企業安全意識薄弱,不排除年底前突擊生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