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穎 羅光瓊



摘要? ? 為尋找正安縣稻草最佳還田方式,進行了稻草不同還田方式對油菜產量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稻草不同還田方式對油菜的產量和經濟性狀都有影響,其中以稻草粉碎堆腐后還田最利于養分的釋放,也利于油菜生長;其次是稻草堆腐后還田;再次是稻草加腐熟劑后覆蓋還田;最后是稻草直接覆蓋還田。
關鍵詞? ? 油菜;稻草;最佳還田方式;產量
中圖分類號? ? S565.4?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3-0024-02
油菜是正安縣大面積栽培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常年播種面積13 333.33 hm2左右。根據農業部《正安縣2013—2014年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方案》的要求,為驗證稻草不同還田方式對油菜生產的效應,篩選出適宜正安縣的稻草還田油菜栽培模式,為有機質提升項目的進一步實施提供技術支撐,2013年9月8日至2014年6月特在安場鎮小米莊村田灣一農戶責任田內進行了稻草不同還田方式對油菜產量的影響試驗,旨在為確定正安縣稻草最佳還田方式提供科學依據[1-3]。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光線充足,肥力一致,前作為水稻,成土母質沖積母質,屬于潴育型水稻土,黃潮泥田。試驗地塊土壤養分情況:全氮1.6 g/kg、水解氮125 mg/kg、全磷0.35 g/kg、有效磷10.5 mg/kg、有效鉀85 mg/kg、pH值6.36、有機質26.8 g/kg。
1.2? ? 供試材料
供試油菜品種為陽光198。供試肥料為貴州省赤化尿素(含純N 46%)、遵義牛蹄普鈣(含P2O5 16%)、俄羅斯氯化鉀(含K2O 60%)。
1.3? ? 試驗設計
采取隨機區組試驗設計[4-6],共設5個處理,各處理設計見表1。各處理化肥配方為N∶P2O5∶K2O=7.0∶6.0∶7.5。3次重復,15個小區,每小區面積19.2 m2。稻草用量6 000 kg/hm2,處理B、C、D分別選擇金葵子植物營養有限公司生產的秸稈腐熟劑產品,用量30 kg/hm2。
1.4? ? 試驗實施
油菜采取育苗移栽方式種植,2013年9月15日播種育苗,10月24日移栽,行距60 cm,株距20 cm,種植密度為8.25萬株/hm2。處理A每小區將11.52 kg稻草直接覆蓋在油菜行中;處理B每小區將稻草11.52 kg+堆腐劑57.6 g拌勻直接覆蓋在油菜行中,11月16日、11月20日、11月28日用吡蟲啉、阿維菌素、甲基托布津復配防治蚜蟲、菜青蟲和霜霉病。氮肥的30%作基肥、30%作第1次追肥、40%作第2次追肥,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鉀肥的60%作基肥、40%作追肥(與氮肥的第2次追肥一起施用),分別于11月15日、12月18日施用追肥,結合追肥進行除草、覆土。2013年10月24日將處理C的3個重復的小區用稻草稱34.56 kg(每小區11.52 kg),放在塑料布上分3層撒腐熟劑,每層各撒腐熟劑57.6 g,并在稻草上噴灑清水,讓稻草保持濕度,最后,用塑料薄膜將稻草包實堆腐;將處理D的3個重復小區用稻草粉碎稱34.56 kg,放在塑料布上,撒腐熟劑172.8 g,在稻草上噴灑清水,讓稻草保持適度;最后,用塑料薄膜將稻草包實堆腐。2013年11月24日將處理C、D的稻草均勻分在3個重復小區施用,并施用在油菜行中,同時,統一將處理C、D的稻草覆蓋并對各處理進行培土上廂。生育期進行田間觀察記載,2014年5月10日收割油菜,5月16日揉搓得籽粒,成熟期各處理分區抽樣、考種、記產。
2? ? 結果與分析
2.1? ? 稻草不同還田方式對油菜經濟性狀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稻草不同還土方式對油菜經濟性狀有明顯的影響,凡施用稻草的處理油菜的株高、分枝數、莖粗、單株角果數、千粒重均優于不施用稻草對照。各處理比較,稻草粉碎堆腐后還田經濟性狀最優,其次是直接堆腐后還田處理,再次是稻草加堆腐劑直接還田的處理,最后是稻草不還田對照。
2.2? ? 稻草不同還田方式對油菜產量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處理A、B、C、D、CK的平均產量分別為2 770.83、2 958.33、3 166.67、3 255.21、2 510.42 kg/hm2,處理D較處理C、B、A、CK分別增產88.54、296.88、484.38、744.79 kg/hm2,增幅分別為2.80%、10.04%、17.48%、29.67%。從方差分析(表4)結果可以看出,處理間產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重復間差異不明顯。經過多重比較(表5),CK與其余處理比較,產量差異達到顯著水平,稻草粉碎堆腐后還田與稻草直接堆腐后還田的2個處理產量差異不明顯,但是與不施用稻草對照和其他處理比較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處理B、A與CK相互間產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
3? ?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稻草不同還田方式對油菜產量和經濟性狀都有影響。4種不同還田方式比較,稻草粉碎堆腐后還田最利于養分的釋放,也利于油菜生長;其次是稻草堆腐后還田;再次是稻草加腐熟劑后覆蓋還田;最后是稻草直接覆蓋還田。后2種方式在稻田中腐爛會產生大量微生物與油菜爭營養,故對油菜產量有影響;稻草不還田對照在油菜生長中不能為油菜生長提供有機營養,因而不利于油菜產量的形成。油菜稻草還田栽培可以提高產量,稻草粉碎后堆腐還田產量最高,值得推廣。
4? ? 參考文獻
[1] 向明,張明剛.稻草腐熟還田種油菜化肥減量試驗研究[J].中國農技推廣,2017,33(12):48-49.
[2] 孫華,黃萌,陳培峰,等.不同種植方式下油菜產量形成與花后氮素積累運轉比較[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6,38(1):58-64.
[3] 方華明,童玥,王友海,等.稻草還田對直播油菜影響研究[J].耕作與栽培,2015(6):4-6.
[4] 孫華,黃萌,陳培峰,等.稻草還田與移栽方式對油菜產量形成及經濟效益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5,31(27):121-125.
[5] 蘇偉.稻草還田對油菜生長、土壤肥力的綜合效應及其機制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4.
[6] 蘇偉,魯劍巍,周廣生,等.稻草還田對油菜生長、土壤溫度及濕度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1,17(2):36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