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洲 趙延勃 張保亮

摘要? ? 為充分發揮周麥32號增產潛力和效益,對周麥32號的播量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播量對周麥32號的主要性狀和產量都有影響,且以播量120 kg/hm2處理周麥32號的產量最高,可達到7 796.10 kg/hm2。
關鍵詞? ? 小麥;周麥32號;播量;產量;產量構成因素
中圖分類號? ? S512.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3-0029-01
周麥32號是河南省周口市農業科學院和河南天存種業科技有限公司選育的小麥新品種。周麥32號2018年通過國家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180021。該品種屬半冬性,全生育期228 d,較對照品種周麥18早熟2 d;幼苗半匍匐,葉片寬長,分蘗力較強,耐倒春寒能力一般;穗紡錘形,籽粒角質,短芒、白殼、白粒,飽滿度較好;熟相好,穗層整齊,旗葉短小、上沖;株高78 cm,株型較緊湊,莖稈彈性較好,抗倒性較好;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接種抗病性鑒定,高感葉銹病、白粉病和赤霉病,中感紋枯病,高抗條銹病;主要品質指標達到中強筋小麥標準。為了更好地推廣利用周麥32號,在正常大田管理條件下,進行了不同播量對周麥32號性狀和產量的影響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河南天存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滎陽育種站,土質為沙壤,肥力中等以上。土壤養分狀況:有機質13.6 g/kg,全氮1.18 g/kg,堿解氮141.9 mg/kg,速效磷42.1 mg/kg,速效鉀176.8 mg/kg。
1.2? ? 試驗材料
供試小麥品種為周麥32號,由河南天存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種子經自檢,水分12.5%,凈度99%,發芽率96%,純度99.9%。
1.3? ?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6個播量處理,分別為30、60、90、120、150、180 kg/hm2。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1-3],每個處理小區面積13.34 m2。6行區,精播機播種,按大田生產統一肥水管理,三葉期時每個小區按計劃調整確定基本苗。
1.4? ? 調查內容與方法
小麥生長發育階段調查株高、分蘗能力、穗長、最高苗數、有效穗數。小麥生理成熟期,隨機抽取30穗樣本,在室內調查結實小穗數和不育小穗數,然后將30穗小麥全部脫粒,曬干風凈后,測定千粒重和平均穗粒數。全區收獲,用小脫粒機進行分區脫粒,稱重籽粒,折算成單位面積產量[4-6]。
2? ? 結果與分析
2.1? ? 對周麥32號主要性狀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播量30 kg/hm2處理小麥株高最矮,為82.0 cm;播量1 200 kg/hm2處理株高最高,為84.4 cm,高低相差2.4 cm。不同播量對結實小穗數影響較大,播量30 kg/hm2處理小麥結實小穗數最多,為23.1個,基本沒有不實小穗;播量180 kg/hm2處理結實小穗數最少,為19.0個;二者相差4.1個。不同播量對穗長的影響也較大,隨著播量的增加,穗長下降,播量30 kg/hm2處理穗長最長,為14.0 cm;播量180 kg/hm2處理穗長最短,為9.3 cm,長短相差4.7 cm。
2.2? ? 對周麥32號產量結構及產量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播量30 kg/hm2處理穗粒數和千粒重最高,分別為55.2粒和52.0 g;播量180 kg/hm2處理穗粒數和千粒重最低,分別為40.8粒和43.6 g。有效穗數是先隨著播量的增加而增加,播量120 kg/hm2處理穗數達到543.00萬穗/hm2后,隨著播量的增加而減少。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播種密度對周麥32號產量有不同的影響,具體產量表現為播量120 kg/hm2處理>播量150 kg/hm2處理>播量180 kg/hm2處理>播量90 kg/hm2處理>播量60 kg/hm2處理>播量30 kg/hm2處理。
對周麥32號在不同密度下的產量進行方差分析和顯著性檢驗(表2、表3)表明,播量60、90、180 kg/hm2處理相互之間差異不顯著;播量30、60、90 kg/hm2處理與播量150 kg/hm2處理之間的產量差異達顯著水平;播量120、150 kg/hm2處理與播量30 kg/hm2處理之間產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由此說明,周麥32號只有采用適宜的播量才能獲得高產。
3? ? 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研究了不同播量對周麥32號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播量對周麥32號的生長發育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播量的變化主要影響小麥產量的構成因素,隨播量的增加,周麥32號穗粒數和千粒重下降;有效穗數是先隨著播量的增加而增加,播量120 kg/hm2處理穗數達到543.00萬穗/hm2后,隨著播量的增加而減少。本試驗的適宜播量為120 kg/hm2,小麥產量可達到7 796.10 kg/hm2。
4? ? 參考文獻
[1] 韓玉林,殷貴鴻,呂永軍,等.強筋優質小麥新品種周麥32號的選育及特性分析[J].農業科技通訊,2017(9):217-218.
[2] 孟麗梅,張珂,楊子光,等.播期播量對冬小麥品種洛麥22產量形成及主要性狀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2(18):107-110.
[3] 范學科,張寶林.不同播期播量對小麥長航1號產量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18,46(7):42-44.
[4] 張立星.播期、播量對小麥生長及產量的影響[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
[5] 張潔.不同播量對小麥生長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8(19):15-16.
[6] 安霞,張海軍,蔣方山,等.播期播量對不同穗型冬小麥群體及子粒產量的影響[J].作物雜志,201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