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花 張閆娟 萬波 劉宜貴 杭民仁
摘要? ? 種子是農業生產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國種業已經進入市場化階段,種業企業數量減少,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育種方法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種業企業的發展。而與此同時,市場集中度不高,種業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中取得發展,必須加強自有產權品種的合作與選育。本文對光明種業有限公司在域外種子質量體系建設及種源創新實踐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進行了探析,以期為發展中的種業企業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 光明種業;域外種子質量體系;種源創新
中圖分類號? ? S339.3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3-0058-01
“農以種為先”,優良品種對改善農作物品質和增加農作物產量的貢獻率要超過40%。在當今世界的農業競爭中,種子也是較為主要的因素,各國都在加大種子科研投入,制定各項扶持政策來推動種子產業的發展[1]。我國的種業發展從“四自一輔”到“四化一供”,再到政企分開到現在2000年開始的產業化發展階段,國內種業企業大部分只有10~20年的成長歷史[2]。
光明種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光明米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注冊資金5 000萬元,主要從事農作物種子的選育、擴繁、生產和銷售,公司硬件設施為國內一流,并建立了良好的質量控制和保障體系。建有高標準種子檢驗、檢測實驗室600 m2一座;擁有國內較先進的分子育種實驗室1座;擁有從美國和丹麥引進的先進種子烘干、加工成套設備4套,具有年加工種子6萬t的能力,日烘干能力達到1 000 t以上;公司具有標準的種子倉庫12 000 m2。
在種業發展的道路上,公司同很多同行一樣,面臨著科研發展、管理制度、人才隊伍建設、基礎設施、機制完善等問題。在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中,光明種業有限公司結合企業實際,積極思考轉型發展,緊緊圍繞殷實農場建設和打造大糧商總體目標,結合自身實際和特點,抓實種源求突破,以品質優、抗性強、產量高的水稻品種積極發展訂單農業,根據需求打出區域拳頭產品,通過良種及技術和服務的輸出,拓展和掌控優質糧源基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而這一切的關鍵在于優質經營權品種的擴充及自有優質品種的審定及成功推廣。
1? ? 域外種子質量體系的建設
1.1? ? 走出去訂單農業的嘗試
與慈溪正大桑田合作,每年示范推廣光明粳系列自主知識產權水稻品種逾666.67 hm2,生產出來的糧食訂單加工銷售。
1.2? ? 雜交水稻的推廣
經過光明種業研發部門和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作物所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經過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專家評審,雜交水稻新品種申優415于2017年通過審定。在試驗期間和審定后,光明種業育種團隊積極推進雜交水稻新品種的布點示范工作。2016年和2017年在安徽省合肥市南部地區布了5個點,收集了試驗資料。2018年,在江西省農技推廣站、上高縣農業局、鄧家埠原種場、樂平市農業局、上饒縣農業局和新干縣農技中心等地進行了布點示范。另外,在江西撫州建立了6.67 hm2大面積的申優415高產示范方。擬于2018年7月初和9月底分2次進行實地考察,加強與當地農技部門的溝通,在試驗示范成功的基礎上,逐步加大制種和推廣面積。
1.3? ? 常規水稻的推廣
糯稻新品種光明糯1號于2014年通過上海市審定。從2014年開始,在崇明的躍進農業和長江現代農業,取代揚粳糯1號成為糯稻主栽品種,每年種植面積在666.67 hm2以上,崇明以外的市郊每年種植面積在333.33 hm2以上。在試驗期間和審定后,在安徽和江蘇等地進行了宣傳推廣。2015年年底,以區域性經營權轉讓的方式,將安徽地區的經營權授讓給銅陵市普濟種業有限公司。經過近2年的大面積生產種植,市場表現良好,客戶滿意度較高。普濟圩農場的有關領導親自帶隊來到光明種業考察學習,對下一步更多品種的合作達成意向。
1.4? ? 海外基地的初步謀劃
從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引進試種節水抗旱水稻新品種,與合作單位一起計劃拓展海外業務;同時加強雙方在人才培養、業務交流、內控管理等方面的交流,為下一步合作打下基礎。
2? ? 加強種源創新,發揮作用
在公司的高度重視下,經過研發團隊的努力,2017年度,經過專家評審,4個稻、麥新品種通過了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分別是光明麥4號、申優415、常優312、銀香38。4個稻、麥新品種中,雜交水稻新品種申優415表現為熟期適宜、穗形大、豐產性好,有較好的推廣前景。常規粳稻新品種銀香38表現為熟期早、灌漿快、粒形大、直鏈淀粉含量低(8.2%),蒸煮品質優于近幾年市場上流行的幾個軟米新品種,米飯有彈性、不回生,有很好的市場推廣價值[3-4]。
3? ? 加強優質新品種的宣傳和應用示范
在稻、麥新品種試驗期間,研發團隊著手加強區(縣)布點試驗;在新品種通過審定以后,加強布點示范和推廣。
偏強筋小麥新品種光明麥1311經過3年試驗,于2018年通過了國家審定。該品種面筋率高、豐產性好、對赤霉病抗性強,適宜長江中下游冬麥區的江蘇淮南地區、安徽淮南地區、上海、浙江北部、河南信陽地區種植。試驗和審定期間,積極宣傳和布點試驗。
從2014年開始,進行優質水稻新品種銀香38的適應性布點試驗,邊參試邊布點。2018年在長江農業開展大面積種植。另外,在上海市農業條線有關部門的推動下,成功進行了7個主要生產區(縣)的示范工作,示范面積總計在13.33 hm2左右。
光明種業有限公司以上海市相關農業院所和科研院校為依托,與江蘇、安徽、浙江等周邊科研單位展開廣泛的合作。在不斷探索培育優質、高產、高抗新品種的同時,注重域外種子質量體系建設及種源創新實踐工作的重要性。堅持“質量第一,信譽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和“品行天下”的經營理念,以過硬的質量、靈活的經營、優質的服務、良好的信譽回報社會。
4? ? 參考文獻
[1] 霍玉剛.中國種業企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3.
[2] 王原雪,顏廷武,邵長勇,等.基于SWOT分析的中國種業企業發展狀況及戰略選擇[J].中國種業,2011(8):1-4.
[3] 田浩.加強城固縣種子管理體系建設的思考[J].基層農技推廣,2018,6(9):110-112.
[4] 張海成,宋科,張曉,等.南鄭種子監管能力與種業體系建設調研[J].農業科技通訊,2016(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