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民 王石磊
摘要? ? 分析了澠池縣連翹生產存在的問題,總結了連翹無公害豐產示范栽培技術,包括合理配植長短花柱植株、整地施基肥、栽植、田間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 連翹;栽培技術;整形修剪;田間管理;河南澠池
中圖分類號? ? S567.19? ? ? ? 文獻標識碼? ? B?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3-0103-01
連翹又名黃花條、連殼、青翹、落翹等,通常以果實入藥,是一種野生灌木,耐寒、耐旱、耐瘠薄[1]。連翹是三門峽市一項獨有優勢的特色產業,野生資源豐富且馴化栽培歷史悠久,近年來三門峽先后開發出連翹茶等特色產品。2004年,盧氏連翹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由于連翹需求量驟增,其價格也水漲船高,催生了一大批連翹種植者。
澠池縣位于三門峽市東部,野生連翹資源豐富,在南村、段村、坡頭、仁村4個北部鄉鎮,農戶以采摘野生連翹為主,人工栽培起步較晚,2014年后逐步加速人工栽培。由于連翹栽培管理簡單,且近年收益較穩定,連翹被作為一項產業扶貧措施在推廣。目前,連翹栽培范圍擴大到全縣,但以零星栽培居多,仁村鄉有部分連片種植。現分析連翹栽培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連翹無公害豐產栽培技術,以期為連翹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1? ? 存在的問題
1.1? ? 種植規劃不合理
連翹屬于同株自花不孕植物,自花授粉結實率極低,只有4%左右,如果單獨栽植長花柱或者短花柱連翹,均不結實[2]。在栽植時將長花柱和短花柱植株均勻相間配植,才能開花結果,這是連翹增產的關鍵措施。澠池縣連翹種植戶種植的種苗多是從附近山上刨取的多年生連翹苗,刨苗時關注的是植株有無結翹,并不懂長、短花柱的區別,易造成栽植后不結翹或結翹少。
1.2? ? 品種混亂
調查發現,部分連翹優良品系結果多且果實大,而有些品系則結果少且果實小。農戶種植的連翹品種混亂,未從連翹種群中篩選優良品種進行試驗推廣。
1.3? ? 栽植密度小,成活率低
連翹耐旱、耐瘠薄、喜肥、怕積水。移栽時要選土層深厚、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熟地[3],推薦栽量1 650~3 000株/hm2。很多農戶栽量在750株/hm2左右,且栽植時定植坑小、澆水少,種植成活率不高;另外,農戶從山上刨取連翹苗時,多選擇莖較粗的大苗,不僅破外原有的野生資源,而且毛細根少,種植后不易成活,死苗后當年不能成園,產量較低。建議對野生資源進行野生林撫育,從而解決收益和野生資源保護的矛盾。
1.4? ? 栽植后管理不當
很多農戶栽植連翹后管理粗放,導致連翹枝條徒長,園地多滋生小苗,密不透風,不結翹;而且病蟲害發生嚴重,葉片被啃食殆盡。
2? ? 連翹無公害豐產栽培技術
2.1? ? 合理配植長、短花柱植株
定植時要將長、短花柱植株均勻相間種植。可在春季連翹開花時,標記出園地中的長、短花柱植株,按照長、短花柱植株1∶1的比例補植連翹;也可以利用附近的連翹植株進行分株繁殖,培養成永久株。
2.2? ? 整地施基肥
平坦地塊整為高畦,并留好灌溉、排水兩用溝;坡度在25°以內的山坡,整成反坡式梯田后栽植;坡度>25°的山坡地,可按一定的株行距直接挖穴栽植。整地時要盡可能保持原有植被,以防止水土流失。基肥以有機肥和礦原物為主,配合使用化肥。化肥以磷、鉀肥為主,避免過量使用氮肥。禁用有污染的垃圾肥,確保藥材產品無公害,提高藥性品質。
2.3? ? 栽植
栽植時要選擇優質壯苗,最好進行開溝或起壟栽植,保證活土層厚度在30 cm以上,增加有機肥施用量。同時,增加栽植密度,保證苗量在1 500~3 000株/hm2以上,提高栽植質量。
2.4? ? 栽后管理
對于新栽的苗木,視天氣情況及時補澆水。成活后,保證植株有1 m左右的主干,夏季可通過摘心等手段促進及早成型。夏、秋季雨水較多,一些枝條長達1 m以上與地面接觸,會生出許多小苗,要及時修剪過長的枝條。
2.4.1? ? 整形修剪。定植后,在連翹幼樹高達1 m左右時,于冬季落葉后,在主干離地面70~80 cm處剪去頂梢。再于夏季通過摘心,促進多發分枝。在不同方向上,選擇3~4個發育充實的側枝,培育成為主枝;以后在主枝上再選留3~4個壯枝,培育成為副主枝;在副主枝上,放出側枝。通過幾年的整形修剪,使植株形成低干矮冠、內空外圓、通風透光、小枝疏朗、提早結果的自然開心形樹形[4]。夏季進行多次摘心打頂,科學整形修剪,抹除基部萌生枝,保持自然開心豐產樹形和園內通風透光條件。同時,每年冬季及時剪除枯枝、重疊枝、交叉枝、纖弱枝、徒長枝、病蟲枝[5]。
2.4.2? ? 花期管理。連翹開花早,易遭遇晚霜危害。因此,要注意做好連翹花期管理工作。通過花期噴水、放蜂或噴施0.3%磷酸二氫鉀、硼砂或蕓苔素內酯等,可提高連翹坐果率。
2.4.3? ? 調節生長勢。連翹移栽到大田后,生長速度明顯加快,年生長量很大,要做好生長期的管理。可以采取生長期適時中耕、對過長枝條進行修剪、及時設立支柱和噴灑生長調節劑等措施,控制連翹長勢,避免落地生根,保持開心形樹形。
2.5? ? 病蟲害防治
連翹生產過程中要及時排澇防浸,并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主要是防治葉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和地下害蟲、同翅目害蟲及鱗翅目害蟲。冬季要認真做好修剪和清園工作,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6]。尤其是對新建園,要從源頭上做好防治工作。
2.6? ? 及時采收
8月中旬至9月上旬,采摘尚未完全成熟的青色果實,用沸水煮片刻,曬干后加工成“青翹”;10月上旬采收熟透但尚未開裂的黃色果實,曬干,加工成“黃翹”或者“老翹”[7]。
3? ? 參考文獻
[1] 朱小強,魏歌龍,黃霞.連翹GAP栽培技術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04(4):80-82.
[2] 李進宇,張志翔,尹五元.連翹花的結構與繁育系統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06(8):1548-1553.
[3] 黃鵬.連翹開發利用前景及規范化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09(3):195-197.
[4] 周曉峰,靳武峰,李紀華.連翹無公害豐產示范栽培技術[J].林業實用技術,2012(7):43-44.
[5] 于磊,孫曉薇,錢世江,金鈺.連翹栽培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09(5):49-50.
[6] 國家林業局.連翹栽培技術規程:LY/T 1827-2009[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7] 閆兵全.冀西山區連翹無公害栽培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