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 王爾金 張彥 張友明
摘要? ? 為了明確40%丙硫·戊唑醇懸浮劑對小麥銹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對小麥的安全性,在小麥銹病發病初期通過施用不同劑量進行防治試驗,確定最佳使用劑量、使用效果以及對小麥的安全性,為指導大面積生產提供依據。結果表明,在小麥銹病發病初期,噴灑40%丙硫·戊唑醇懸浮劑有效含量為120~180 g/hm2,效果較好。
關鍵詞? ? 小麥銹病;40%丙硫·戊唑醇懸浮劑;防效
中圖分類號? ? S435.121.4;S481+.9?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3-0135-01
我國是農業大國,小麥作為我國的主要農作物,在很多地區是農民收入的主要經濟來源[1]。而小麥銹病是在小麥生產上分布廣、傳播快、危害面積大的重要病害,是導致小麥產量波動、品質降低的主要因素。小麥銹病在全國各地均有發生,一直以來在華北、西北及東北各地發生比較嚴重。近年來,由于氣候變化以及品種布局和耕作制度的改變,小麥銹病危害在江蘇省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了小麥的產量與質量[2]。因此,篩選效果好的農藥產品,對于有效減少小麥銹病的發生與危害、做好小麥銹病防治工作、控制病害大區域流行、穩定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3-4]。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民和村植保站系統觀察圃,前茬作物為水稻。土質為砂壤,pH值7.3,有機質含量2.2%。
1.2? ? 供試藥劑
40%丙硫·戊唑醇懸浮劑(江蘇省農墾生物化學有限公司);50%醚菌酯水分散粒劑(江蘇省東寶農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3? ? 試驗設計
試驗設置5個處理,分別為40%丙硫·戊唑醇懸浮劑有效成分60 g/hm2(A)、40%丙硫·戊唑醇懸浮劑有效成分120 g/hm2(B)、40%丙硫·戊唑醇懸浮劑有效成分180 g/hm2(C)、50%醚菌酯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150 g/hm2(D)、空白對照(CK)。每處理4次重復,小區間隨機區組排列[5-6],小區面積為20 m2。
1.4? ? 試驗實施
12月16日采用機條播方式播種小麥。播種前用復合肥450 kg/hm2作基肥,返青期、拔節期分別用尿素150 kg/hm2作返青肥、拔節肥。小麥長勢一般,試驗前、試驗期間未用其他殺菌劑防治病害,其他管理正常。5月7日施1次藥,兌水量為450 L/hm2。施藥方法為使用市下牌型手提式噴霧器由低劑量到高劑量均勻噴霧,對照區噴清水。
1.5? ? 調查內容與方法
調查各處理區藥劑對小麥生長的影響。分別在藥后7 d和14 d進行防效調查。每小區定2點,每點25株,計50株,調查小麥植株上部3張功能葉片發病數,對發病葉片進行分級。分級標準:0級為全株不發病;1級為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5%以下;3級為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6%~15%;5級為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16%~25%;7級為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26%~50%;9級為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50%以上。藥效計算公式如下:
2? ?結果與分析
各處理小麥生長正常,未發現藥害。由表 1可知,藥后7 d,40%丙硫·戊唑醇懸浮劑有效成分60 g/hm2對小麥銹病防治效果較差,為65.12%,但較50%醚菌酯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150 g/hm2防效好;40%丙硫·戊唑醇懸浮劑有效成分120~180 g/hm2對小麥銹病防治效果較好,為82.47%~86.67%,高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150 g/hm2處理。
藥后14 d,40%丙硫·戊唑醇懸浮劑有效成分60 g/hm2對小麥銹病防治效果較差,為66.97%,略好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150 g/hm2的防效;40%丙硫·戊唑醇懸浮劑有效成分120~180 g/hm2對小麥銹病防治效果較好,為83.36%~89.45%,高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150 g/hm2防效。
3? ?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在整個試驗期間,試驗藥劑在試驗劑量內對試驗作物小麥生長安全,未發現藥害。40%丙硫·戊唑醇懸浮劑防治小麥銹病用量以有效成分120~180 g/hm2為宜,在小麥銹病發病初用藥。
對小麥銹病進行藥劑防治,為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不可長期單一使用一種殺菌劑,可在防治適期及復配混用方面作進一步試驗研究。小麥銹病防治要從長遠整體的觀念出發,根據病害發生程度選擇適宜的藥劑,合理選擇和使用低劑量藥劑,以降低防治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提高防病效果,延緩病菌的抗藥性,最終提高防治效果。
4? ? 參考文獻
[1] 楊偉.小麥銹病的危害癥狀及有效防治方法[J].農業與技術,2015,35(20):148.
[2] 孫蘇陽,李海軍,王永軍,等.小麥銹病的發生因素及防治對策[J].上海農業科技,2011(1):3.
[3] 張麗榮,康萍芝,沈瑞清,等.80%戊唑醇可濕性粉劑對小麥銹病的田間藥效評價[J].寧夏農林科技,2015,56(8):49-50.
[4] 閔季春,倪仁忠,劉福海.16%氯啶菌酯·氟環唑懸浮劑防治小麥白粉病和銹病效果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18):132.
[5] 王克龍.430g/L戊唑醇懸浮劑防治小麥銹病效果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22):77.
[6] 閆佳會.240g/L噻呋酰胺懸浮劑防治小麥條銹病田間藥效試驗[J].青海農林科技,2016(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