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賽杰 曾麗月 杜云龍
摘要? ? 病害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普遍現象。對玉溪市現代農業和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下發生的病害進行了田間調查、病害樣本采集及病原鑒定,比較和分析了病害發生情況、防治方法以及不同防治方法對病原物、農產品和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提出在農作物病害防治方面應走專業化和綠色化的綜合防治道路,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 現代農業;傳統農業;病害發生情況;防治對策;云南玉溪
中圖分類號? ? S435?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3-0153-02
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經常會受到一些有害生物的侵染或非生物脅迫的持續影響,導致植株的生理生化功能甚至是外部形態結構發生變化,最終表現出不正常的生長狀態甚至死亡,這種現象就稱為植物病害。在不同的農業發展階段,農作物病害都會對農業生產造成重大影響。傳統農業由于知識和技術的缺乏,種植戶難以對農作物病害進行科學有效地控制,使病害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而現代農業是科技與數據相結合的農業,種植戶可以通過現代科學技術對病害進行有效的預測和防治,從而大大降低病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本文以通海縣、峨山縣及化念鎮為例,對現代農業和傳統農業下的病害發生情況、防治方法及其帶來的影響進行了比較和分析,提出要進行專業化和綠色化的病害綜合防治,從而促進農業及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 ? 調查概況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縣年平均氣溫為15.6 ℃,年降雨量為869.2 mm[1],西與峨山縣相鄰。峨山縣年平均氣溫15.9 ℃,年降雨量900~1 100 mm[2]。化念鎮地處峨山縣西南部,年平均氣溫20 ℃,年降雨量828.2 mm[3]。采用田間調查、病害樣本采集和室內病原鑒定相結合的方法,在癥狀鑒定的基礎上通過室內病原物鑒定確定病害類型。
2? ? 病蟲害發生及防治情況
2.1? ? 現代農業下發生的病害與防治方法
2.1.1? ? 發生的病害。雖然現代農業具有先進的基礎設施可以有效地對病害進行防控,但其創造的溫濕條件也為特定病害的發生提供了有利的環境條件。以通海縣錦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玫瑰種植基地為例,大棚玫瑰發生的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和灰霉病。玫瑰霜霉病的病原菌為薔薇雙殼菌(Dip-locarpon rosac),發生的適宜溫度為10~25 ℃。主要危害玫瑰葉、莖、花,染病葉片初期表現為不規則小斑,后期病斑逐漸擴展;在濕度較大時,病葉背面可見灰白色的霉層。玫瑰灰霉病的病原菌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l),發生的適宜溫度為10~23 ℃。病原菌可以在病殘體上越冬,并在翌年春季條件適宜時借助氣流傳播。病葉的葉緣和葉尖最初表現為水漬狀淡褐色斑點,后期擴大腐爛,主要癥狀是葉片發病部位長出灰色霉狀物[4-5]。
2.1.2? ? 防治方法。現代農業的病害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策略,綜合應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并通過品種改良、無土栽培、優化種植條件等方法進行病害防治。錦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為產業發展模式的現代化花卉生產基地,經過多年的摸索,公司已經掌握了種苗生根的標準配方,通過其標準配方生產的玫瑰種苗根系發達、病毒率小[6]。同時,公司使用無土栽培種植玫瑰并自主研發了環境自調節種植大棚、多功能育苗大棚等,以保證植株的健康生長。這種設施化的農業充分利用了科學技術和自然資源,為現代農業的規模化種植節省了大量的成本。除此之外,栽培管理人員也會根據植株生長狀況調節營養液配比,及時清除感病葉片或施用適量的化學藥劑等防治病害。
2.2? ? 傳統農業下發生的病害與防治方法
2.2.1? ? 發生的病害。在傳統農業的種植模式下,相對于設施化的玫瑰種苗基地,由于種植戶不科學的栽培管理措施和病害防治方法等,傳統農業下的病害發生情況比較嚴重。在通海縣種植的玉米、辣椒、甘藍、葡萄、月季等農作物上發現了玉米銹病、辣椒炭疽病、甘藍黑腐病、葡萄白粉病、月季白粉病等,在峨山縣種植的玉米、水稻、高粱、馬鈴薯、菜豆、煙草、辣椒、黃瓜等農作物上發現了玉米大斑病、水稻稻瘟病、高粱紫斑病、馬鈴薯晚疫病、菜豆褐斑病、辣椒疫病、煙草黑脛病、煙草赤星病、黃瓜霜霉病、梨炭疽病等,在化念鎮種植的玉米、水稻、煙草、辣椒、番茄、絲瓜、芒果等農作物上發現了玉米灰斑病、水稻稻瘟病、煙草曲葉病、辣椒疫病、番茄青枯病、絲瓜霜霉病、芒果白粉病等。
月季白粉病是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下常見的病害之一,其病原菌為白粉病菌(Podosphaera pannosa),可以在病葉和病蕾內越冬。主要危害月季的新葉和嫩梢,發病初期,幼葉扭曲皺縮,后期葉片上出現白色粉狀物。煙草黑脛病是峨山縣煙草種植過程中危害較為嚴重的一種土傳真菌病害,一旦發病,在一定時間內便可引起煙草整株死亡[7]。煙草黑脛病的病原菌為卵菌門疫霉屬的煙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 de Haan)[8],可以在病殘體或土壤中越冬,并在適宜條件下通過氣孔、傷口或直接穿透表皮細胞進行侵染[9]。這種病菌主要危害煙草植株的莖基部和根部,發病部位變成深褐色或黑色。
2.2.2? ? 防治方法。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口劇增對糧食需求的增加,傳統意義上的綠色化種植無法滿足國民需求。雖然現代農業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有限的資金、技術、土地、勞動力等因素制約了農戶生產方式的轉變。在種種客觀條件下,傳統農業下的種植戶很難實現對病害的有效防治。在對玉溪市傳統農業下病害發生情況的調查中發現,很多種植戶隨意混合多種農藥或者大量噴灑某一種農藥來防治病蟲害。如峨山縣為了防治煙草黑脛病,長期單一使用一種藥劑防治。除了濫用農藥外,面對感病植株,部分種植戶甚至未進行科學的病害管理,隨意丟棄修剪下來的發病枝葉且不及時清理,或者對個別發病植株置之不理,后期造成病害大規模暴發并且難以控制。
3? ? 不同防治方法帶來的影響
對病原物來說,傳統農業下化學農藥的濫用導致病原菌產生了抗藥性。為了在較低的投入成本下快速有效地控制病害,傳統農業模式下的種植戶往往選擇噴灑化學農藥進行病害防治。長此以往,缺乏專業指導的種植戶隨意、過量施用農藥而使病害產生抗藥性。如峨山縣由于長期并且單一地使用甲霜靈·錳鋅防治煙草黑脛病,導致黑脛病的病原菌產生了抗藥性[7]。
對農產品來說,現代農業生產的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相對更高。規模化的種植和集約化的管理是傳統農業所不能比的。如通海縣的錦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玫瑰種苗基地,其每株玫瑰生產的鮮切花可以較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下多2~3支而且花型比較均勻,非常受市場歡迎。對生態環境來說,現代農業下,科學合理的病害防治方法促進了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傳統農業下,一些種植戶濫用化學農藥不僅危害了農產品質量安全,也破壞了農業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平衡,嚴重影響了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4? ? 病害防治對策
4.1? ? 加快構建專業化農作物病害防治體系
由于我國農作物病害防治體系不健全和農民病害防治意識薄弱,使得病害防治工作難以得到有效開展[10]。通過對玉溪市現代農業和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下病害發生情況、防治方法及影響進行比較和分析發現,為了農作物的生產發展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專業化的農作物病害防治無疑是一條必經之路。因此,要加快構建專業化的農作物病害防治體系。首先,結合地區發展的實際狀況來建設和完善病害防治體系、規范防治工作并設立專項資金等來扶持病害防治工作,尤其是傳統農業下的病害防治工作;其次,要加強專業化的防治隊伍建設,組織種植戶學習病害防治知識和科學的栽培管理措施,并大力引進專業化人才,從根本上推進病害防治的專業化。
4.2? ? 走綠色化的綜合防治道路
近年來,化學農藥的過量使用,不僅讓農戶受到經濟損失,同時也破壞了農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優化病害防治工作,對保障國家農產品安全、促進農民增收、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穩定社會經濟發展都有重要意義。走綠色化的綜合防治道路,就是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方針,協調運用各種高新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不斷研發綠色農藥和藥械[11],并將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和物理防治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農作物病害的綠色化綜合防治。
5? ? 參考文獻
[1] 張愛.云南通海月季鮮切花大棚栽培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溫室園藝),2011(9):30.
[2] 張春敏,徐紅萍,趙鳳珍,等.淺析峨山縣種養結合、循環養殖現狀與對策[J].云南畜牧獸醫,2017(1):32.
[3] 陳佳清.大棚番茄品種比較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7(20):92.
[4] 肖曉華,肖璐.秀山縣玫瑰病蟲害的種類及防治方法[J].農業科技通訊,2018(3):264-267.
[5] 姬朝峰,吳玉民,李濤.氣候條件對玫瑰病蟲害發生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6):108.
[6] 陸繼亮.小農戶成就大事業:記云南通海錦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春富[J].中國花卉園藝,2013(5):39.
[7] 寧錦程,范桂萍,施全勇.4種藥劑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治試驗[J].云南農業科技,2016(6):15.
[8] 王志愿,姜清治,霍沁建.煙草黑脛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21):251.
[9] 金子純,王愛國,魏珂,等.煙草黑脛病的發病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7(17):122-123.
[10] 森文華.淺議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南方農業,2016,10(3):46-48.
[11] 吳孔明.中國農作物病蟲害防控科技的發展方向[J].農學學報,2018,8(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