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志 張玲 顧文婕 蔣春茂
摘要? ? 為研究低海拔地區藏雞的生長發育規律,試驗采用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 3種生長模型分別對藏雞0~20周齡體重數據進行了擬合和分析。結果表明,Bertalanffy模型擬合效果最好,公雞和母雞的擬合度分別為0.998和0.997,與觀測結果也較接近,Bertalanffy模型對低海拔藏雞生長曲線進行擬合是可行的;此外,通過模型可知,公雞和母雞的拐點體重分別為804.30 g和593.44 g,拐點周齡分別為11.24周和10.30周。本研究結果為開展低海拔地區藏雞專門化品系選育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 ? 藏雞;生長曲線;擬合;模型;低海拔地區
中圖分類號? ? S83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3-0222-02
藏雞是一種生長在青藏高原的地方雞種,由于長期在高原生長環境放養,其體型較小、飛翔能力強、耐粗飼、抗病力強,且肌肉營養價值高[1],成為廣受歡迎的特色產品。藏雞雖市場價格很高,但供不應求,受高原各方面條件限制,飼養規模一直不大。
通過家禽生長曲線的擬合和分析,可以了解其生長規律,對飼養管理進行科學指導,降低生產成本。模擬家禽生長曲線的數學模型有很多種,其中較常用的為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2]。本試驗以低海拔地區(泰州)飼養的藏雞為研究對象,對其0~20周生長曲線進行了擬合分析,以期為低海拔地區藏雞的飼養和選育提供參考。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對象
2014年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家禽生產實訓中心(江蘇泰州,地面真高1.5 m)從西藏引入種蛋2 000枚,孵化并進行了適應性飼養。試驗雞采用該場飼養的藏雞,選取同批次1日齡藏雞120只,其中公雞、母雞各60只,佩戴翅號。
1.2? ? ?試驗方法
試驗雞0~6周齡采用網床飼養,7~20周齡采用籠養,自由采食、飲水。1~3周齡飼喂正大飼料有限公司生產的511肉小雞飼料,4~20周齡飼喂正大飼料有限公司生產的510肉中雞飼料。0、1、2、4、6、8、10、12、14、16、20周齡分別進行試驗雞個體稱重,去除死亡和翅號丟失的藏雞數據,其他計算平均體重。
1.3? ? 數據處理
使用Excel 2013繪制累積生長曲線和周增重曲線;采用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模型,使用SPSS 22.0軟件進行非線性模型擬合,根據各周齡的體重數據先計算出模型參數初始值,再使用軟件結合各周齡體重數據計算出模型參數的最優估計值A、B、k和拐點體重、拐點周齡。根據擬合度值和與觀測值比較評價3種生長模型,各模型表達式見表1[2]。
2? ? 結果與分析
2.1? ? ?生長曲線分析
低海拔地區藏雞的累積生長曲線見圖1(a),周增重曲線見圖1(b),實際體重觀測值見表2。在低海拔地區,2周齡前公雞、母雞生長均較緩慢,2~4周齡及11~14周齡2個生長階段增重速度較快,在13~14周齡達到生長速度頂點,14周齡以后生長速度逐漸減慢;低海拔地區公雞、母雞體重增長趨勢基本一致,但6周齡后公雞生長速度明顯快于母雞,體重也逐漸高于母雞。
2.2? ? 生長曲線模型的擬合分析
通過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模型曲線與實際觀測曲線比較可看出,3種模型曲線與觀測值曲線基本吻合(圖2)。由3個生長曲線參數估計值和擬合度分析結果(表3)可知,在3種模型中,以Bertalanffy曲線模型的擬合效果最好,公雞和母雞的擬合度分別達到0.998和0.997;Gompertz模型擬合度略低,Logistic模型擬合度最低。因此,Bertalanffy曲線模型在估計低海拔地區藏雞體重方面更具優勢。對3種模型的擬合參數進一步分析發現,低海拔地區公雞的拐點體重和極限體重都明顯大于母雞,說明公雞與母雞體型差異較大;同時,母雞的拐點周齡小于公雞,說明母雞體成熟早于公雞。
3? ?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低海拔地區藏雞 2~4周齡和11~14周齡是2個生長加速期,6周齡后公雞生長速度明顯高于母雞生長速度。因此,在飼養管理中應根據低海拔地區藏雞不同生長階段和公雞、母雞生長速度的差異采取不同飼料配方,以保證藏雞生產發育的營養需求。
試驗所采用的3種非線性生長曲線模型均能很好地擬合低海拔地區藏雞的生長,Gompertz模型與Bertalanffy模型對低海拔地區公雞和母雞的擬合度較接近,均在0.996以上,優于Logistic模型;但Bertalanffy模型與Gompertz模型相比,預測的各周齡體重與實際觀測值更接近。因此,Bertalanffy模型在估計低海拔地區藏雞早期體重方面是最佳選擇模型。這與張跟喜等[3]、楊? 燕等[4]報道Bertalanffy模型能較好地擬合所研究雞種的生長曲線的結果一致,但與朱志明等[5]、張 浩等[6]的研究結果不一致。對Bertalanffy模型的擬合參數分析發現,Bertalanffy曲線模型擬合的低海拔地區藏雞中公雞和母雞的成熟體重分別為2 714.50 g和2 002.86 g,拐點體重分別為804.30 g和593.44 g,拐點周齡分別為11.24周和10.30周,與朱志明等[5]對藏雞的研究結果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究其原因可能與藏雞飼養環境不同和飼料差異有關系。
4? ? 參考文獻
[1] 郭文場,丁向清,張亞蘭,等.中國藏雞的特性、飼養管理和保種[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2,15(11):7-11.
[2] 張燕,吳錦波,何世明,等.阿壩州藏雞生長曲線擬合與分析[J].中國家禽,2017,39(19):56-59.
[3] 張跟喜,丁馥香,張李俊,等.邊雞生長曲線擬合和比較分析的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2009,36(12):175-177.
[4] 楊燕,王金玉,王麗云,等.京海黃雞生長模型擬合的研究[J].畜牧與獸醫,2007,39(6):17-20.
[5] 朱志明,強巴央宗,朱猛進,等.藏雞生長曲線擬合和分析的比較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2006,39(10):2159-2162.
[6] 張浩,吳常信,強巴央宗,等.不同海拔環境中藏雞生長曲線及雜種優勢分析[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7(2):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