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苗
摘要? ? 本文介紹了瓦房店市農機合作社發展情況及特點,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建議,以期為瓦房店地區農機合作社良性發展提供科學參考。
關鍵詞? ? 農機合作社;發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建議;遼寧瓦房店
中圖分類號? ? F324.2?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3-0250-02
農戶的分散生產方式與農機規模化作業需要存在矛盾,于是農機合作社的出現有力聯結了農機擁有者和使用者,有效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農機等資源利用率。作為農業機械化進程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農機合作社成為農機社會化服務的主力軍,同時也推動了土地規模經營和農業經營體制創新,推進了現代農業建設,提高了農民收入。近年來,瓦房店市不斷加大對農機合作社的指導、扶持和服務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筆者通過查找資料與走訪方式,對瓦房店市農機合作社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以期為瓦房店地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提供參考。
1? ? 發展情況及特點
1.1? ? 全市農機合作社情況
自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實施以來,瓦房店市農機專業合作社從2007年的1家發展到2018年的22家,入社成員近600人,農機具逾2 000臺套,作業服務面積3.78萬hm2,服務總收入超過3000萬元(表1)。農機合作社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瓦房店地區農業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基礎。
1.2? ? 合作社發展的主要類型和服務模式
瓦房店市農機專業合作社主要包括2種類型。一是農機大戶聯合型。合作社由農機大戶牽頭成立,有獨立的辦公場所和院落,機制較健全,吸納和整合周邊的農機散戶加入,對零散的機具設備或資金進行優化合作、共同經營[1],發揮群體優勢,提高規模經營效益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例如仁勝合作社、厚奇合作社、相庫合作社等,瓦房店市大部分農機合作社屬于這種類型。二是幾個合作社組成農機服務聯社,優化裝備結構和資金聯合,利益共享,自主經營,風險共擔。合作聯社機構健全,社員大會決策、理事會管理、監事會監督,有明確的章程,財務管理十分全面。除此之外,在機務、維修等方面進行逐步完善,并制定相關制度。
瓦房店市農機專業合作社作業服務模式逐漸多樣化。一是跨區進行相關作業。不同地區作物的成熟時段稍有差異,這就導致其作業時間不完全相同。合作社通過隊員組織,在作物非成熟期間進行外出工作[2],或進行跨區機收增加收入,例如仁峰合作聯社(長興島、太平灣)、厚奇合作社(蓋州市)。二是訂單作業。按照合作社章程所有入社農機戶統一管理,由合作社與農戶簽訂合同,合同涉及耕、種、收、運單項或一條龍保姆式土地托管農機作業,讓訂單農戶省心省錢的同時也為農機經營提供穩定的作業環境,合作社統一安排社員實行農機作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規模化經營的經濟效益。三是維修服務。農機專業合作社在提供內部入社農機維修服務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維修技術優勢,進行業務活動拓展,加強維修方面的售后服務,并轉變主要工作發展方向,將維修服務作為主營業務。維修業務開展較好的有仁勝農機專業合作社、仁峰聯社。四是土地托管。由合作社與土地經營者簽訂托管協議,從春種、中耕管理到秋收一條龍服務,合作社集中采購農資,降低經營成本。
2? ? 存在的問題
2.1? ? 資金不足
瓦房店市農機合作社起步相對較晚,經濟基礎薄弱,共同積累少,規模經營資金捉襟見肘。農機合作社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農機購置補貼和農機深松作業補助方面,這是因為合作社各類農機裝備購置和土地流轉等固定資產投入較大、農業作業費用不能及時收取,購置新機具升級裝備和發展生產的流動資金需求大,一些合作社自身資金難以為繼,國家項目扶持的合作社數量有限,其他扶持政策和項目目前還沒有穩定的資金投入渠道,金融保險地方借貸支持力度不夠。綜上所述,仍舊存在投入資本較低、積累程度較小但分配較高的現象。資金缺乏對合作社的發展規模及經濟水平存在著相當大的制約作用。
2.2? ? 用地政策不明確
隨著農機合作社的發展,大型農機具和新型農機裝備的數量不斷增長,如何存放這些農業機械成為一項難題。農機合作用地缺乏相關的政策扶持,土地資源緊張,庫房不足,而農機存放不當易致性能和使用壽命遭受損失,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機合作社的發展。
2.3? ? 管理不完善
雖然農機合作社數量較多,但質量參差不齊,且基礎設施滯后。因此,進行合作社規范化管理,并制定相關政策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在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后勤服務存在不規范的現象,造成農業機械性能耗損嚴重,制約了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創新發展。
2.4? ? 缺少相關崗位人才
大多數合作社成員結構普遍老齡化,知識結構和經營管理水平相對有限(表2),難以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要。農機合作社培訓力度水平和覆蓋面與實際需求尚有很大差距。部分農機合作社缺乏具有企業經營管理知識的管理人員和具有高水平農機操作、維修等技能的專業人才。
2.5? ? 農機經營服務領域窄
農機合作社在后勤服務方面主要關注糧食生產,而在農藥噴施現代化、設施農業生產、果樹種養管理、蔬菜水果采收等方面涉入不足,在農產品加工、包裝、儲運以及一、二、三產業融合等領域的機械化服務方面尚需加強能力。
3? ? 建議
3.1? ? 完善政策引導,拓寬服務領域
農機專業合作社是服務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機化發展的重要平臺,為農業發展專業化及服務業提供方向并制定相關政策。政府引導、部門聯動,引導區域布局均衡化、配合互補,推動合作社發展,依據相關機制進行合理建設,大力發展硬件設施,推動農業綜合性、多元化發展。政府應針對農業合作社發展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方面予以傾斜,對于承擔財政作業項目給予公益及社會性服務。以多元化鼓勵方式推動合作社農業化綜合性發展,合作社通過承包流轉土地,擴大訂單合同作業和土地托管服務等方式,不斷拓寬服務領域,開拓市場,增加農機的使用率和效益[3];加強本地特色產業水果、設施果蔬等栽培管理、采收過程中的小型現代化農機具、農資定制、二手農機買賣、農機采購維修和農產品品牌傳播等系列服務;開展產后農作物的采收、儲運、加工、包裝、分揀等相關系列產業鏈農機具的引進和市場服務;加強“互聯網+”農機合作社建設,依托網絡平臺實現信息共享互通、線上線下互動,吸引多方聯動,拓展市場,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農機合作社要發展壯大就不能局限于傳統業務,要適應市場趨勢,不斷開拓新業務,提升經濟水平及自身建設。
3.2? ? 落實解決合作社用地問題
現階段,農機合作社用地相關規定仍不夠明確。需進一步完善地方農機合作社用地政策并及時落實解決。符合設施農用地條件的,按照標準及時審核;屬于建設用地的,采取新增建設用地計劃、盤活農村閑置及低效用地等方式統籌解決,強化農業、國土、城建部門協調溝通[4],解決合作社經營管理場所用地問題。鼓勵利用廢棄地、荒地以及充分利用原有場地。盡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禁止占用基本農田,合理合法安排規模化農機專業合作社用地。嚴禁以農機合作社名譽征地而改變征地用途。依法加強農機合作社用地監管,切實把耕地保護政策落到實處。
3.3? ? 加強規范化管理,完善運行機制
規范合作社管理,完善制度建設和運營管理模式,在訂單統籌、資金場地配置和維修作業管理等方面健全統一管理,避免松散經營,加大相關作業規模,加深程度,將合作社發展水平迅速提升到一定高度。
3.4? ? 積極創造條件,引進和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
為促進合作社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解決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中的人才問題。因此,應積極引用專業人才,激勵年輕社員投入學習,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利用互聯網采用線上和線下結合模式培養專業人才[5]。根據不同作業領域、區域、季節,針對問題邀請專家給予培訓或現場指導,全面提高合作社社員的業務素質和服務質量。建立人才儲備結構,引進和培養管理人員、財務人員、操作技術人員、維修技術人員、市場推廣專員等。重點培養合作社成員的學習技能,同時大力提升高科技人才數量,提高其管理能力;組織其進行參觀、研討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以進一步提升合作社整體水平。
4? ? 參考文獻
[1] 何勛,史景釗,余永昌,等.“一站式合作社”農機推廣模式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3,35(5):49-52.
[2] 李顯剛.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是創新農業經營主體的成功探索[J].農業經濟問題,2013,34(9):25-29.
[3] 展昭海,胡勝德.我國農機合作社產權制度研究[J].學術交流,2016(2):123-127.
[4] 祝華軍,劉小偉.農機合作社社會化服務模式比較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7,38(1):96-102.
[5] 張韻,任小兵,許敏.貴州省農機專業合作社現狀及發展建議[J].農機化研究,2015,37(8):25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