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成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區域經濟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這對我國道路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工程建設不僅是道路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其質量不僅關系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同樣影響著人們的出行質量。本文將就我國公路工程施工和養護進行深入研究,促進我國公路建設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養護
中圖分類號:U4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21-0110-02
近些年來,我國在公路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和精力,省到市地區高速公路和縣到鄉公路不斷開通。但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汽車數量以及車載裝量都在持續增加,對公路質量的要求也在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做好公路工程的施工和養護工作,才能保障公路功能的充分發揮,并未我國交通行業發展提供助力。
1 公路工程施工研究
1.1 公路工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現代公路工程需要考慮到的因素較為復雜,加之涉及到的專業較多,因此在正式開始施工作業之前,通常需要實施一定的準備工作,為后續活動做好鋪墊。公路工程施工前準備工作具有預見性的特點,主要是分析預測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項問題,有針對性進行改進完善,以保障施工作業的有序實施[1]。施工準備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物質準備和技術準備。其中物質準備即是保障施工所需的各項材料以及機械設備的完備。技術準備則包括設計方案確定、技術交底、施工放樣等。其中施工放樣的內容主要包括路基施工放樣、恢復定線、排水工程、小橋涵等[2]。
路基施工放樣對于路基工程施工的基礎性工作,考慮到現階段公路工程中路基施工的內容復雜、技術難度高,因此為了保障其施工質量,必須在施工前嚴格落實放樣工作。具體內容包括結合設計圖紙對橫斷面的各個點位進行確定,在地面中心控制樁位置確定填挖的高度[3]。恢復定線是測量工作的一部分,具體工作內容是檢測公路橫斷面、對中心線控制樁進行加密保護以及設置水準點等。在上述工作中,若是發現工程設計和工程現場情況存在不符之處,要變更設計,滿足施工要求。
1.2 施工作業
公路工程施工階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首先,路基工程施工。公路路基施工主要包括路基排水防護、填挖作業等方面,在具體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加強對坡道路段的關注,做好這一階段的施工質量控制工作,同時考慮到的路基的維修。為了保障路基施工的有效性,必須保障路基強度以及整體穩定性達到設計要求。這一環節施工作業需要關注的要點如下: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的篩選,通過材料試驗保障填料性能指標達到規定要求,為施工活動提供堅實保障。通常情況下,路基填筑所使用的材料應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在填筑施工完成后,要采用分層壓實的方法使其平整度和排水性達到設計效果;在選擇用地和土坑時,要對地表進行細致的清理,清除一切雜物、淤泥[4]。
其次,路面工程施工。路面工程施工的內容相對較為復雜,現階段我國廣泛應用的公路路面種類有瀝青路面、瀝青混凝土路面、瀝青碎砂石路面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等,以瀝青路面上面層施工為例:施工方法采用混和料場拌、自卸車運輸、攤鋪機攤鋪、壓路機壓實的全過程機械化施工。拌和溫度控制在140~165℃,攤鋪溫度控制在120~140℃,初壓溫度控制在110~130℃,終壓溫度控制在80~100℃。碾壓完成后,壓路機要停在已冷卻的路面上,嚴禁在尚未成型的路面上停機。
最后,舊路改建。在改革開放的幾十年間,我國公路建設事業一直沒有停止,由于當時技術體系不成熟,加之現階段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發展迅猛,因此大部分舊公路已經無法達到新時期人們對其的要求[5]。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對舊路進行一系列改建工作,以改善公路通行條件。在舊路改建中,新舊公路結合施工是技術難度最高的一項內容,施工人員必須要在擴寬原有公路的基礎上,對地質條件、工程設計要求以及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如此才能使新舊公路在結構上形成良好的銜接。
2 公路養護研究
2.1 公路養護的必要性分析
在公路工程建成并投入運營之后,長期承受車輛荷載,加之受到雨打日曬等惡劣環境的影響,很容易出現各類病害,不僅會影響到公路通行質量,同時還會降低公路的使用壽命,因此公路養護工作就顯得至關重要。經過實踐分析總結,導致公路出現病害的原因主要有施工材料不合格、質量設計不達標、養護管理不到位等,且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路面受損程度也在持續加深。這需要工作人員針對公路出現的具體問題,及時做好預防和維護工作,避免裂紋、破損等問題的發生,同時保障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出公路的效能[6]。
2.2 公路工程施工養護的具體方法
首先,將通行車道和施工交錯進行。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應該將施工現場所覆蓋的車道封閉。具體做法是在行車方向擺放施工標志、標牌和安全警示燈,同時使用錐桶對施工區域進行包圍[7]。其次,對通行道路變更行車道。在公路工程施工面積較大的情況下,為了避免新建路面受到破壞,最好在一段時間內對車道進行封閉,通行車輛繞道行駛,為新建路面養護創造有利條件。最后,半幅通車、半幅施工。這種方法通常應用于車流量較小的路段,具體方法是在作業區域連續擺放隔離墩,同時標注分道線,并對車速進行適當限制。
2.3 預防性公路養護措施
現代新建公路工程的規模相對較大,路程也較長,因此一旦遭到損壞,需要付出大量的維修費用,同時還會影響到道路交通的順暢運行。因此最好的方法是“防患于未然”,在病害發生前就采取有效的預防性措施。例如,在公路工程建成并投入運營后,采取就地熱再生、碎石封層、稀漿封層等措施強化公路的使用性能。同時,做好日常維護,及時清理路面上存在的碎石、雜物。若是發現裂紋和凹槽現象,要及時組織養護人員進行維修。對于已經嚴重損壞的路面,可以采取補強、翻修等維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