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君 許家銘 趙凱
(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山西太原030021)
互聯網共享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紛紛受“智能+”大潮的影響,健身行業由于競爭壓力大、會員粘性低等問題也開始擁抱智能這一炙手可熱的行業新寵。近幾年以共享開發的各種行業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并逐漸實施到線下。目前來看健身行業在共享方面有巨大的潛力和前景。
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能夠開創一種在快節奏的物質生活中,同時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快速提升自我的體育鍛煉項目,成為現今巨大的一種商機。我們的目標是以快捷、高效、便捷讓用戶絕對滿意為主,輔以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力求建立良好的口碑,擁有大量的客戶,從而達到公司由小到大的轉變。
據《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明確,到2020年,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7億,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4.35億。《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到2025年中國健身休閑產業總規模將達3萬億元。政策傾斜、資本追逐、人才涌入、消費市場活躍,健身行業備受矚目,是名副其實的“朝陽產業”。
本項目先以學校為最初發展地,以發放宣傳頁以及餐廳圖書館LED屏滾動播放健身小知識為方法進行初步試驗,反應良好。
緊接著創辦了微信公眾號,進班宣傳和在后續發放的宣傳頁上印有二維碼,得到了初步的關注。每天定時推送一些短小精悍的信息,包括智能化健身,全民健身等。反響良好。
APP計劃正在籌備當中,希望能以頁面推送方式為客戶提供更多信息,客戶可以在APP頁面設置自己想要健身信息的種類和范圍,以求讓客戶更高效的了解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智能健身房的模式是通過互聯網+物聯網搭建線上線下的健身品牌,可以減輕人力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取消了年卡預售制,改為發售月卡、次卡,降低了用戶的決策成本和門檻,用較低的價格來吸引人們健身。
因此,作為快節奏生活的我們,智能化將會是一種越來越可行的趨勢。我們要抓住商機,先行一步。
中國健身房行業面臨重大發展機遇。從內部看,健身房行業業態逐漸多元、產品逐漸豐富、管理更加規范,昭示行業正在走向成熟。從外部看,政策紅利、人口紅利和經濟紅利三大紅利疊加,消費升級需求驅動的特征也比較明顯,我們在此時點比較堅定的看好健身房行業的創業機會。
聚焦到行業,從銷售和運營兩個環節來看。第一,健身房的銷售主要看地理位置,目前大型連鎖健身房品牌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店面主要分布在核心商圈、高端社區、文化科技產業園等地段。從這個角度來講,這一點和電影院有一定相似之處;第二,健身房的運營環節重點看服務,由于器械標準化程度比較高,供給也比較市場化,相比而言健身房的環境、客戶關系管理能力等要素比較能夠體現健身房管理水平。通過案例比較,我們得出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健身房,經營情況具有較大的差異,行業內部仍是結構分化的格局。
落腳到行業投資邏輯。我們認為當前行業中的機會在于,由于行業當前主要的健身房品牌均是區域化的,當前在區域化競爭中驗證了實力,構建了品牌,具有良好的服務能力,未來有望通過快速擴店、渠道下沉等手段實現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從可行度上講,龍頭企業不論是在資金實力、管理水平還是服務體驗上智能健身房都比其他健身房更勝一籌。
1.順應時代,特色鮮明
互聯網時代,人們的許多活動與交流都以線上為平臺,共享健身房同步推出了手機APP,掃碼直接下載APP,直接注冊使用。每位客戶,可以在APP上查詢自己的健身計劃與完成進度,并且可以與教練及其他客戶進行實時交流。
2.智能共享化健身
互聯網、智能化,正在滲透進入健身房的各個角落。新技術、新模式下,健身俱樂部的轉型升級也迸發出新的可能。目前行業呈現的趨勢是,健身房從開店之初便提出更智能化、成本更低、加強用戶感受的需求。健身行業劇變改革的時代已經到來,未來,扁平化管理和互聯網營銷將成為兩大發展趨勢。
認識并處理好整個行業與自身俱樂部的關系,在健身俱樂部的競爭中顯得非常重要。個別健身俱樂部不重視商業道德,不具備起碼的知識,乘人之危,借題發揮,或坐收漁翁之利,不但可能導致自己丑態百出,受眾群體準會員和會員對自己的產品與服務不信任或拒絕,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且在消費者心理上造成不良的影響,最終導致整個健身行業的美譽度下降。
重視團隊的信譽與修養,不對客戶做出違背誠信道德或言語過激的事情,并且在雇傭員工的選擇上,也會將素質與才能評選并列放在第一位,重視每一位客戶提出的評價與建議,盡最大努力讓客戶有最良好的健身體驗。
要在互聯網時代下將智能共享健身房做好做大,一方面要深入學習和研讀智能共享的思想精神內涵,另一方面也開始摸索和落實其中的內容。在智能化健身房這個方面,筆者發現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論證了其中消費者在這方面的巨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