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陜西省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710300)
專業集群發展下,老年服務和管理專業、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的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通過工學結合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讓學生更準確把握涉老機構的需要,確定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設置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集群發展下,以工學結合模式可以實現涉老機構教育資源的價值,盡管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夠在學校的老年養護實訓室中學習基本技能,但模擬訓練并不是學生未來真正工作的環境。所以,為了做好實訓工作,提高學生的養護專業水平,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必須以涉老機構為基礎建設校外的實訓基地。
“工學結合”建設可以更好的開展素質教育,三個專業集群發展這一模式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環境。除此之外,學生可以在實踐過程中了解社會,感知社會,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另外,通過學生的實踐可以樹立更加明確的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在涉老機構的熏陶下,學生提高了處理緊急事務的能力,培養了解決困難、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集群發展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各個專業學生的業務能力。學校要建設專業的指導委員會,保證人才培養目標能夠和行業發展相適應。專業指導委員成員都是高級護理人員,在發展中需要和涉老機構進行溝通,讓專業的老年服務人員、社區服務人員和人力資源管理人才深入到學校教學中,和人才培養模式相結合,做好課程開發和實訓基地建設,以就業為導向開展專業建設。
高職院校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要和高職培養目標相結合,提高培養學生的業務水平,為社會發展提供專業的人才。從教學計劃來看,要通過相對獨立的課程體系做好理論和實踐教學,科學的設置專業集群發展的公共課。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通過畢業前實訓讓學生更好的適應未來生活。在實訓過程中,通過學校里的帶隊教師和涉老機構專業人員的指導,讓學生深入接觸老年人護理工作,了解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具備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老年服務和管理專業、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集群發展中,以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中心是提高學生技能的重要措施,從實訓環節出發提供更加真實的教學環境。為了推動實踐教學工作有序進行,學校要建設專門的老年養護實訓室,提高學生對老年人的生活護理和心理護理等方面的業務水平。另外,學校的實訓基地要和校外的涉老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為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和高技能的人才就要做好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通過和國際院校的合作交流,讓師生交換到其他學校開展國際交流,提高老年服務和管理專業教學質量。學校要定期開展培訓,由涉老機構的領導、高級護理師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在教學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就是指學校和企業的合作,通過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和選拔人才,提供考核上崗的就業機會,這是“工學結合”的一種重要模式。對于高職院校而言,要和企業共同商討并結合市場情況確定三個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不管是技術方面還是辦學條件方面共同合作。校內的教學主要開展理論教學,校外的教學主要開展實踐教學,在機構學習期間,通過頂崗實習和專業課學習同步進行,選擇最合適的畢業設計題目,在畢業前通過請教學校教師和機構指導教師完成畢業實踐報告。“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學生有了前進的動力,在進行專業學習時更加積極,為未來社會的養老行業提供專業理論和實踐能力兼備的專業人才。
在“工學結合”模式建設過程中,要通過預就業模式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用人單位按照實際情況在二年級以上的學生中選擇一些成績優異、能力較強的學生為對象,和老年服務和管理專業、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簽署協議,讓學生意識到自己作為這一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和素養,這是一種由學校和用人單位共同實施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老年服務和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要通過“預就業”方式開展有目的的培訓教學,學生也可以以開養老護理員的身份進行實習。養老機構根據實際需要為學生提供實踐和就業機會,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角色,提高個人能力。
總而言之,老年服務和管理專業、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集群發展中,要通過工學結合的建設思路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尋求專業的通性,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找準角色定位,成為社會養老行業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