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英 李春蓮 喬曉立
(唐山市職業教育中心河北唐山063299)
隨著我國公共事業的向前發展,社保工作受到了人們高度重視,在社會就業形勢越發嚴峻現狀下,我國基層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臺需要進行完善。因此,本文結合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臺的現狀,提出了相應策略,以期可以完善不足,促進我國公共事業更好的發展。
現階段,我國持續推進基層工作,公共就業服務日益制度化、社會化,公共服務面臨諸多對象,服務范圍與領域日益擴大,從推動就業、維護權益,公共服務對緩解嚴峻的就業現狀、推動社會穩步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其一,從人力投入情況來講,社保局中有很多素養高、專業水準高的人才通過招聘與培訓進入基層公共服務平臺中工作,其操作水平、業務能力都很強,能為廣大民眾提供良好的服務。其二,從公共服務設備來講,社保單位辦公地點合理分布,基礎設施十分健全,每個地方都有完善的硬件設備,可以協助社保工作人員進行日常工作。其三,從規章制度來講,逐漸完善社保制度,越發提高了社保工作的透明度、規范性。其四,從服務方式上來講,逐漸拓展了基層平臺服務對象,服務方式從傳統服務方式轉變成為現代信息化服務方式,服務內容越發豐富化、現代化。但實事求是的講,雖然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差強人意,但在信息化建設、管理以及人才建設等方面還有進步的空間。
構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工服務平臺需要明確服務方針政策。在公共服務中社會保障服務作為重要內容,社會保障服務對于實現城鄉居民基本公共服務規范化、信息化有著積極作用。為了可以形成高效的、完善的社會保障服務體系,為人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需要轉變社會保障服務理念,在做好經濟保障基礎上,實現服務保障需求,打造流動型、固定型的服務方式。其一,將“以民為本”的服務理念融入構建公共服務平臺中,保證一系列服務可以維護人民群眾的實際利益,簡化工作流程,真正實現為民所想、為民所謀。其二,要明確我國現如今社保與勞動等服務項目,在政策法規引導下針對性進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臺的構建,確保提高各地區人力資源發展能力。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臺構建過程中,想要實現優質化、精品化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打造服務品牌。其一,要對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服務形式積極創新。各地區人力資源部門需要積極轉變傳統服務理念與方式,從辦公到服務,除了要讓人民滿意,還要讓人民主動宣傳與青睞,這樣才可以發揮品牌效應。其二,積極擴大人力資源和社保服務網絡,尤其是基礎服務工作要徹底落實,安排業務能力強的人員專門為群眾展開服務,打擊形式主義,有困難、有問題及時解決。其三,要打造一支專門的、獨立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隊伍。這支隊伍需要樹立起正確的服務意識、掌握扎實的業務知識,可以妥善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才可以為基礎服務平臺發揮品牌效應。而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就需要健全人才評價體系,推動人才發展。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服務人員需要樹立起終身學習意識,并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素養,加強職業道德學習,規范自身言行,以為自身成為一名優秀的工作者而更加努力。
各地區單位需要打造完善的學習培訓制度,在團隊建設中,為構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服務平臺打造一支業務能力強的隊伍,提高相關人員的團隊協作能力。在個人素養上,需要定期考核基層工作人員,以此來提高企業業務水平與專業基礎,結合具體情況針對性獎勵工作人員,提高其工作熱情,并結合區域業務量制定好編制、專兼職人員比例,在招聘環節中側重考察人員實踐水平,與時俱進的完善培訓內容與方式。
眾所周知,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臺的構建需要經費的大力支持,各地區政府部門應加大財力的支持,既需要在政策上對于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大力傾斜,也需要在項目運作中提供財力,以此來保證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服務平臺順利構建。同時,為了能夠提高各大基層部門工作水準,各大單位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各地區統一基層工作標準規范,促使各基層之間可以互相共享信息,這會很大程度上提高基層工作水平,還有助于擴大基層公共服務范圍。此外,為了推進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臺順利構建,提高公共服務水準,各地區也需要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以實現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資源的充足。
新時代背景下建設和發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其意義是巨大的,要做好這項構建工作,就需要從內容、方法上積極創新,雖然現如今構建基層服務平臺中還有些問題,但我們相信只要不斷提高信息共享水平、簡化工作流程、加大經費投入、提高人員素質等,勢必可以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層公共服務平臺的構建工作,進而使群眾享受更多的便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