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珺 劉澤純
(鞍山師范學院商學院遼寧鞍山114007)
2018年,是中國旅游的“全域旅游年”。從游客的需求角度出發,若全域旅游開發建設得以實現,游客對景區、景點的需求將逐步弱化和降低。在這樣的背景下,游客需求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第一,游客對旅游產品需求的多樣化。按照游客的參與程度劃分,旅游產品一般可分為主題型、觀光型、體驗型和參與型等四種類型。從游客的需求角度出發,旅游業經過40年的發展,旅游者已經不滿足于傳統的觀光旅游,而是有更多的游客開始通過旅游來學習、科研、增長見識、體驗生活等。尤其是對主題型旅游產品的需求大大增加。
第二,促銷手段對游客旅游消費的導向作用明顯。通過旅游來學習、研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提高生活品位是新時代旅游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游客消費需求的未來趨勢。如果旅游經營者能夠針對游客不斷增長的需求做好消費引導和促銷,將進一步激發游客的旅游動機,從而增加游客的旅游消費行為,所以旅游經營者的宣傳導向對游客的旅游消費作用巨大。
與觀光型旅游產品進行對比,購買主題型旅游產品的游客具有數量相對較少的特征,尤其是對于文化型主題產品,更是如此,即這部分游客有特殊的愛好或學術背景。如北京故宮,擁有一些定期去游覽的游客,他們一般是專門從事傳統建筑、歷史文物方面研究的學者。鞍山玉佛雕塑,是著名的岫巖玉雕刻而成,反復去鞍山玉佛寺參觀游覽的游客,不是佛教有緣人就是玉石領域的愛好者。所以說,相對于觀光型旅游產品的游客來說,玉佛寺景區的游客具有一定的客源局限性。
主題旅游,尤其是文化主題旅游的內涵挖掘和旅游體驗,需要借助于專業的導游解說服務來達成,因為它不是簡單的觀光類別,需要有解說才可以更深刻了解主題文化產品的內涵。為此,就需要強化導游講解,需要更緊密的服務流程,借助于多種類型的影像資料等手段,來提升游客的體驗,傳播旅游吸引物的價值與內涵。作為旅游產品,鞍山玉佛寺景區的核心旅游資源是玉佛閣的玉佛雕塑。玉佛雕塑的正面為釋迦牟尼佛,背面為渡海觀音菩薩。據傳在雕刻過程中呈現了諸多神奇現象,加之有很多奇跡及背后的故事,如果沒有詳細的導游解說,人們的體驗將大打折扣,因此,導游的講解至關重要,從而也就導致成本增加。
鞍山玉佛寺的旅游產品的提供相對比較單一,并且具有替代性旅游產品的競爭,比如千山風景區的佛教文化相對于玉佛寺而言,更加歷史悠久和原汁原味,因此,很多游客寧可將有限的時間預算用于游覽千山風景區,獲得更豐富的體驗,而對于玉佛寺,往往是雞肋,可選可不選,游客多數是去一次,就再也難以進行故地重游。
玉佛寺景區地域遼闊,面積廣大。可以將整個玉佛山打造成休憩度假區,這就需要政府的宏觀規劃、政策支持以及具體的基礎設備設施建設。如在玉佛山上增建必要的景區林蔭道路、適當的觀景瞭望地點、休閑活動廣場、休憩休息區等。在玉佛寺景區現有的景觀基礎上,建設鴿子廣場、單人多人自行車運動廣場、風箏放飛園、風味飲食一條街、名人書畫展等。這樣可以大大增加景區的游覽價值和景區容量,分流玉佛寺的容量壓力,做到區域內處處是風景,入境即入景區。
主題型旅游產品的開發成本比較高,而且開發的難度較大,這就客觀上需要采取高價的方式以收回成本來獲得盈利,加之主題型旅游產品的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程度相對較低,因此,從收益管理的視角來看,是有空間提升一下價格的。鞍山玉佛寺的門票價格定為70元,但是據測算,即使達到100元的定價,也不會以更大的比例降低游客的數量。因玉佛寺的景區容量有限,玉佛閣大殿,客容量在200人左右,整個景區的客容量不過2000人。游客特別多時,幾個導游同時講解,講解聲音就會嘈雜難辨,游客聽不清楚,游覽興趣全無。所以適當的高價可以控制游客的數量,具體操作起來可以按照淡旺季實行彈性價格。
和生活消費相比,旅游消費彈性較大,游客的旅游動機需要經營者營銷手段的引導和刺激。山東省較早地將本省的旅游資源加以整合,率先在央視推出旅游公益廣告。“劉公島,不僅僅是一個島”對于很多游客來說都起了不小的作用,這個宣傳手段鞍山玉佛寺景區可以借鑒。就目前媒體途徑來說,強化廣告、宣傳、促銷渠道很多。鞍山玉佛寺,作為主題型旅游產品,包含有深厚的玉文化和佛教文化,世界最大玉佛,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其獨特之處,天下絕無僅有,需要進行廣泛的宣傳促銷推廣。
鞍山玉佛苑,從20世紀60年代在岫巖縣發現玉石王,到90年代將玉石王開發成玉佛,到玉佛苑的開發建設,再到玉佛寺的擴建改造,其中的曲折、故事、傳奇多多,如果將這些帶有傳奇色彩的奇遇典故完整地展現在游客面前,才會體現出玉佛苑的真正文化價值所在。所以開發主題型旅游產品,如果做到了深挖其深刻的文化內涵,游客在游覽時就會興趣盎然,結束后回味無窮,并對今后游客的重游產生持久的吸引力。
馬勇教授認為,實現“全域旅游”開發戰略要做到主題演繹;品牌打造;功能延伸;價值提升等四個方面。鞍山玉佛寺景區的開發建設也是如此,要通過拓展時空邊界來實現全域旅游,在鞍山所轄區域內要以互聯網、新技術為依托,突破現有的旅游景區景點,打造游覽、飲食、休憩、學習為一體的全域旅游。做到每一寸土地都是風景,每一天都是旅游時節。整個區域要通過“旅游+文化”等產業要素,跨界融合,以實現景區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