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婷
“兩會期間”是中國向國際社會集中展示的特別時刻,對于各界人士來說,如若據此預見中國的未來發展方向,除了能夠在人民大會堂定格發生的一個個歷史性時刻,會場外的濃厚氛圍也值得敏銳捕捉。重溫2018年兩會的難忘瞬間,有激動人心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令萬眾期待的部長通道,兩會所顯現的不僅僅是新時代躍動的新篇章,而是綜合國力穩步提升的實力展現。一個富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古國歷經磨難的洗禮如今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走進現代化強國,嶄新的東方大國朝氣蓬勃。
歷經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面貌已煥然一新,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是綜合國力穩步提升的關鍵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演講時明確表示,中國將繼續維護自由貿易,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透過兩會,中國的新面貌已然全力展現,中國的綜合國力穩步提升有目共睹。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決策、新部署、新要求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與會的世界500強企業和全球各行各業領先企業的高管們,已捕獲到了《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信息。例如,中國將圍繞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按照高質量的發展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國將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中國將進一步拓展開放范圍和層次,完善開放結構布局和體制機制,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這實施“十三五”規劃關鍵的一年,中國將加強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全面放開一般制造業,擴大電信、醫療、教育、養老、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開放力度,放寬或取消銀行、證券、基金、期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外資股比限制,并創造更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中國在開放條件下推進新一輪經濟轉型,將為全球企業創造新機會,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與世界的發展相互依存。我國著力促進13億人的市場成為中外企業等都可以公平競爭的市場,大力完善服務以及品牌升級,生產產品要高質量、嚴要求,力爭給我國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多的消費選擇。我國的開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能有些微小的改變就能帶來顯著的大成效。
李克強總理說,“雙創”讓人的聰明才智和活力充分展現,讓大家有縱向上升的平等機會。英國《金融時報》這樣評價中國的創新浪潮:“從世界最大的無現金交易總量到世界最快的大數據計算速度,從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到世界最先進的高鐵網絡,從世界最多產的人工智能科學論文到世界最領先的光伏產業鏈,中國在許多行業突破科技瓶頸,成為世界的領跑者。”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穩步健康可持續發展,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聯網+”的誕生,它催生了新動能,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消費?!盎ヂ摼W+”有著最大的共享經濟平臺,為創客群體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也為科技界精英、企業家等提供了更多展現能力的機會。
把握機遇,力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高速可持續發展,促進與實體經濟的更優融合,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壯大新的發展動能,凝聚創新力量,持續發展。當前,中國物聯網行業進入“集成創新、跨界融合和規?;l展”的新階段,數以萬計的智能新設備都已接入網絡,海量數據的形成,帶來應用的井噴式增長。物聯網的進一步發展,一方面能夠更好地服務人們的生活,另一方面還可以推動各行業的發展。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影響下,大企業發揮著自身的平臺優勢迎來了蓬勃發展,隨之欲出的新業態也開始深化發展。自從“新零售”概念的誕生之際,2017年則被定義為新零售元年。傳統的零售法將得到改造以及優化,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催生了更多新型的商業模式。例如電子發票的產生、無人超市風波、便利咖啡機等紛紛降臨。同樣紅熱的共享經濟也在持續壯大當中,例如以摩拜單車、ofo為標志的共享單車、共享停車位、共享房屋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便利我們的生活,已然成為人們生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共享經濟在汲取國外先進商業模式的基礎上已經開始向海外拓展,逐步演變成為中國的新名片。
新時代的背景下,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著力推進人才培育、環境營造、金融支持等領域的拓展,著力發展創新創業的載體,以創業支持創新,以創新環境促進創業。積極推動創新創業的人才聚集,因為“人”是根本,是創業創新的關鍵主體,調動人的創新創業積極性至關重要,要集中發揮千萬人才的智慧。
需要加強招商引智的力度以及與政府的相關利好政策相結合,促進更優的人居環境以及綠色友好生態環境的建設,高度聚集創新創業人才,力推全民振興,大力支持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企業以及職業培養目標明確的院校,推進校企合作辦學方向。把人才培養和推進就業相結合,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力度。依托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推進中小科技型企業孵化園的建設,為中小企業孵化、培育等提供相關專業支持。依托高校的有力優勢,創立獨特的青年創業園區。為大學生、青年科技人員提供服務,利用“互聯網+”的大平臺優勢,大力培育強有力的創新主體,在國家利好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促進創新創業的大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