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鵬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當前我國高收益債券市場的投資現狀及面臨的問題,提出三種具有實用性的高收益債券投資策略,并分類介紹了實務操作中的要點,最后對豐富投資者結構、提升市場活躍度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高收益債券 投資策略 投資者結構
2018年以來,在金融嚴監管去杠桿背景下,債券違約呈加速之態。允許部分行業和個體違約,既符合國家“三去一降一補”的政策導向,有助于以短期陣痛換取經濟中長期轉型發展,也可以令投資者更加重視對信用風險的研究,對建立市場化的定價估值體系具有積極意義。
在此背景下,債券市場上出現了一批高收益債券產品,也出現了專門投資于高收益債券產品的基金、資管產品等投資產品(見表1)。
我國高收益債券投資現狀簡介
在美國債券市場,高收益債券被定義為穆迪評級、標普評級分別低于Baa、BBB的債券。在我國債券市場中,因為債券的信用評級普遍偏高,單純用信用等級作為高收益債券的劃分依據不夠客觀。目前市場一般習慣于采用其他方式界定所謂的高收益債券,比如絕對收益率高于8%的債券,或者從相對收益角度衡量,收益率高于中債AA估值曲線200BP以上的債券。中債估值中心于2018年9月20日發布中債—愛建高收益債券指數,其成分券要求到期收益率不低于8%或不低于同代償期中債企業債收益率曲線(AA-)。
整體來看,目前國內高收益債券的投資者結構較為單一,多為私募機構,部分公募機構也成立了相關的專戶產品,但產品規模都較小,不足以有效承接市場需求。
國內高收益債券的投資價值尚未獲得足夠的認可。債券市場資金來源主要是國有金融機構,而且以專業化的機構投資者為主,大家的風險偏好趨同,很多機構基于風控原則,其入庫標準就直接把大部分高收益債券排除在投資范圍之外了。
從投資經理個人角度來看,出于保護自身職業生涯的原則,不希望出現投資“踩雷”的情況——因投資品違約帶來的損失給投資紀錄留下不良記錄,也會傾向于認為投資高收益債券搏取超額收益的性價比不高,主動回避投資高收益債券。
一個活躍的違約債券轉讓交易市場,可以實現風險的轉讓和分擔。當前國內違約債券市場的投資者和資金量不足,導致目前轉讓價格流動性折價較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意味著我國高收益債券投資價值和發展潛力巨大。
高收益債券的三種投資策略
高收益債券投資,需要理清到底賺的是什么錢。筆者認為主要是下面兩個方面:
一是賺信用利差的錢。這需要有扎實的信用分析能力,對經濟周期、行業周期和企業個體有深入的研究。
二是賺流動性波動的錢。高收益債券的二級交易市場,流動性很差,是絕對的買方市場,往往能夠以比較便宜的價格買到想要的債券。尤其在某只債券遭遇某些市場傳聞時,無論消息是否屬實,公募機構往往都在第一時間就不惜折價賣出,由此帶來投資機會。
三是賺違約重組的錢。這不僅需要投資者熟悉債券市場,也要熟悉發債企業所處的行業情況,熟悉破產、重組等法律知識,最好具有實務操作經驗。
(一)博取信用利差的投資方法
1.兩種主要投資策略
一是組合投資策略。應當認識到,違約是個概率問題,在投資高收益債時,要摒棄非1即0的觀念,構建一個適當分散化的投資組合。其中即便某只債券可能違約了,但由于其他債券高收益率的貢獻,也能保持組合最后獲得較高的收益率。另外,違約的債券也會有部分清償。因此,買入債券的價格很重要,對信用風險需要有足夠的風險溢價。
二是波段交易策略。根據對經濟走勢、行業周期的預測,適當采取波段交易策略,通過買賣交易獲得資本利得收益。波段交易策略需要注意交易是面向整個投資周期,不是指短期的交易,因為高收益債券的流動性很差,成交不連續,想要短期實現“低買高賣”是很困難的。
這里所說的波段交易策略,是在對整個行業層面深入跟蹤和分析后,所做的波段交易和投資并重的策略。例如,2016年煤炭和鋼鐵行業產能過剩,企業經營困難,導致融資發債艱難,債券收益率也不斷攀升。供給側改革出臺一系列環保和限產政策,淘汰落后產能;相關地方政府積極推介當地企業發債融資;同時,數據顯示經濟需求韌性較強。在上述背景下,煤價和鋼價觸底反彈,企業盈利得到改善,行業景氣度回升,相關債券收益率也從高點回落(見圖1)。伴隨著上述整個行業周期的變化,采取適當的波段交易策略,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2.投資時需要關注的兩個問題
一是關注高收益債券的一級市場發行情況。尤其是對于民企,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要引起高度重視:采用非市場化方式發行,一級市場發行票面利率明顯低于二級市場收益率;參與投標的機構少、類型單一,基本上為私募機構;銷售費用異常高,涉及單返、暗返及其他非正常情況的手續費;企業高度依賴債券融資,債務結構不合理,短期償債壓力大。
以上現象從側面反映了企業當下融資壓力巨大,如若不采取積極措施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狀況,這種情況很難持續,即未來違約的概率很高。處于此階段的高收益債券,由于大部分風險還沒有被釋放,不適合立即參與。可待涉及違約或者市場波動,其風險充分被釋放、價格足夠便宜,再去參與性價比最高。
二是需要強調高收益債券投資中交易能力的重要性。銀行間債券市場作為一個場外交易(OTC)市場,是一個人和人交流的市場,需要交易員全面搜集市場信息,快速發現和分析市場行情異動,懂得對相關交易對手察言觀色,分析買賣雙方形勢和雙方心理變化,制訂談價策略。多數信用債單只債券發行規模為10億~20億元,高收益債券單只平均發行規模更小,涉及的機構投資者往往只有幾家;可在二級交易中交易的量更少,屬于存量博弈。對市場買賣機構等信息收集越充分,在買賣價格談判中就越有利。具備較強交易能力和市場信息獲取渠道,是一個優秀高收益債券交易員的重要素質。
(二)博取事件沖擊時流動性變化的投資方法
1.所關注對象資質較好時的投資方法
平時注重積累研究對象的信用資質,當市場發生某種沖擊事件時,迅速跟蹤調研、迅速評估是否影響公司的基本面,負面影響是長期的還是暫時的。
在作出沖擊是短期暫時的、企業資質較好、償付沒有問題的判斷之后,觀察企業相關債券的收益率變動。此時往往會有公募機構,出于內部風險偏好和風控制度的要求開始拋售債券,而由于買盤較少,其二級市場的債券收益率往往很高,此時可以不拘泥于剩余期限大膽進行投資。待事件沖擊影響慢慢消退,市場收益率恢復到正常水平,對這些被“錯殺”債券的投資就能獲得較高的資本利得收益。
例如2017年4月,受市場負面報告影響,魯宏橋遭遇集中拋售,其所發債券魯宏橋MTN003的二級市場成交收益率一度超過10%。隨著事件影響逐漸消除,該債二級市場估值收益率下降(見圖2)。這次事件沖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如能果斷出手,則投資回報率相當可觀。
2.所關注對象資質較差時的投資方法
對于資質較差、有較大概率違約的公司,應假定其已違約,重點關注其清償價值。如果價格合適,投資中切記要買最早到期的債券,如果最終這期債券沒違約(不代表后面的即將償付的債券不違約),回報率是很高的;如若違約了,做好后續的清償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不建議買剩余期限較長的債券。因為如果沒有交叉違約的條款,未到期債券的持有人很難要求發行人提前進行償還,時間越久,企業的不確定性越強,同時投資的時間成本也越高,風險相對就更大。
例如2017年10月,市場有傳言丹東港資金緊張,債務可能有違約風險。2017年10月24日14丹東港PPN004兌付,市場當時松了一口氣,可是另一只在23日已經公布兌付公告、將在一周后的30日到期兌付的14丹東港MTN001卻最終違約了。對于前后兩期到期日相差僅一周的債券持有者而言,所面臨的風險差距是巨大的,最終結果是一只債完全兌付,一只債截至2018年10月底仍尚未償付。
(三)對確認已違約債券的投資方法
已違約的債券價格主要取決于其清償價值、時間成本和流動性溢價。沒有差的資產,只有差的價格。即便已經違約的債券,也有一定的價值,前提是要做好違約處置和清償的準備。
已經違約債券的最大優勢在于其不確定性風險已經充分暴露,價格已經充分釋放了絕大部分風險。投資時重點在于考慮后續的違約處理方式,評估其資產質量,預估保守的清償率及債務解決的時間周期。債權人應積累主動參與推進其債務重組過程,爭取早日解決遺留問題。假如以單價10元買了一只已經違約的債券,經過兩年最終以30元兌付,考慮到時間成本,折合下來的年化收益率也是相當不錯的。
豐富投資者結構,提升市場活躍度
尋找風險偏好與收益要求相匹配的資金委托方,成立專門的資產管理產品或私募產品,可部分解決債券違約后去市場轉讓債券的需求。同時,可嘗試建立專門的高收益債做市機構,促進風險資產在不同投資者間的轉讓再平衡,平抑市場波動,提供市場流動性,避免發生企業違約后市場出現的流動性風險。
風險偏好與收益要求相匹配的資金委托方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是面向高凈值客戶定向發行的資管產品;
二是用自有資金委托投資的部分企業;
三是銀行的私人銀行產品(對接風險匹配的高凈值人群);
四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和各地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五是合適的海外資金。
類比銀行的不良資產,高收益債券的核心也是債權資產。債券相比不良資產更有優勢,因為資產形式更加標準化。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擁有處置不良資產的經驗,更容易認同和接受高收益債券這個投資品種,并且其資金的期限具有較好穩定性(通常不良資產一般處理周期為2~3年)。因此,資產管理公司是高收益債券市場一個很好的潛在合作對象。未來可考慮在處置某地區債券違約過程中,與各地資產管理公司進行合作,爭取發揮更好的協同作用。
作者單位:國海證券金融市場部
責任編輯:劉穎 羅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