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巖
剪輯是電視節目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從一定程度上講,剪輯效果直接影響節目的質量以及傳播效果。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一些操作簡單的剪輯軟件隨之出現,受眾在自主剪輯的過程中逐漸提高了剪輯意識,因此其對于電視節目的剪輯效果自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傳統電視節目制作中,后期剪輯占據主導地位,記者通過前期的素材收集,為剪輯師提供制作依據,然后剪輯師根據一定的節目主題,運用專業的剪輯技巧,呈現出具有一定傳播力的作品。但是,在新的傳媒環境下,這種后期剪輯的弊端逐漸突顯,如剪輯效果難以滿足觀眾需求,剪輯工作繁雜造成節目制作滯后,剪輯師缺乏對剪輯技巧的綜合把握,影響節目效果等。為解決這一問題,現場剪輯出現了。在節目制作中,各環節工作人員通過對拍攝現場的動態把握,利用簡單的剪輯過程將節目內容呈現出來,這樣不僅減輕了電視編輯的壓力,更強化了觀眾對現場直播的體驗。
在電視節目編輯中,剪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新媒體環境下,觀眾對于電視節目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后期剪輯所帶來的內容傳遞的滯后,以及情感體驗上的失真,促使觀眾對于現場剪輯的訴求越來越強烈。因此,越來越多的電視臺在編輯工作中開始采用現場剪輯的方式為觀眾呈現節目,如在新聞直播節目中,現場剪輯就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新聞制作者通過對整個直播現場的調度,能夠動態化地呈現新聞內容,從而提高節目的傳播效果。
在電視臺編輯工作中,現場剪輯的應用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利于體現節目的整體畫面感。在傳統的傳媒環境下,觀眾的節目選擇空間有限,對于節目剪輯缺乏足夠的了解,同時受到技術限制,對現場編輯的難度很大。但是,在信息技術全面滲透傳媒領域的背景下,直播已經成為觀眾司空見慣的信息傳播方式,而節目現場的畫面感往往比后期剪輯所呈現的畫面更加真實、全面。因此,越來越多的觀眾在觀看電視臺節目的過程中,要求對節目剪輯技術進行調整,而現場剪輯則能滿足觀眾的這一要求,利用高清、真實的畫面呈現節目主題,以體現節目效果。第二,有利于提高節目的整體構思效果。在信息傳播效率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創新成為提高節目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在一檔電視節目中,如何利用精巧的構思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成為其參與市場競爭的關鍵。而在目前的傳播環境中,對現場的控制則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觀眾的參與心理,并為節目制作提供新思路。在電視臺的編輯工作中,節目制作人員可以從現場剪輯中尋找節目制作靈感,從現場出發,增進與觀眾的互動、溝通,提高節目的傳播效力。第三,有利于強化電視編輯工作效果。在傳統電視節目制作中,編輯面臨的工作環境相對單一,編輯能夠全面把握節目的質量,但是在現場剪輯過程中,電視編輯工作范圍有所拓展,它不僅要聯系記者,保證現場新聞采集的效果,還要聯系主持人,以呈現節目的實際效果,同時應該綜合調度現場拍攝的各個環節,甚至要充當現場導演的職責。這樣既要體現現場細節,又要體現節目整體的工作內容,需要電視編輯對自身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如夯實自己的編輯基本功,以體現節目制作效果;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對節目素材進行整理,提高剪輯對素材的篩選效果;提高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實現對節目的創新探索等。只有這樣,電視編輯才能夠迎合現場剪輯的需要,提高節目的傳播效力。
現場的不可控因素很多,而如何把握多方面的因素,實現有效的現場剪輯,則考驗著電視編輯的專業素養。首先,在現場剪輯開始之前,電視編輯應該做好前期準備,以保證節目內容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在前期準備過程中,電視編輯首先要盡可能多地涉獵節目內容,對報道思路進行梳理,明確節目制作的出發點。其次,了解節目中呈現的人物,人物是節目中變數最大的因素,如何合理地利用鏡頭對人物的情緒進行處理,則是現場剪輯的關鍵點。當然,作為編輯,其在節目制作中也應該慎重,避免情緒的過度渲染影響節目導向。最后,了解現場環境,明確現場拍攝調度,保證剪輯工作順利開展。
對現場節奏的控制是保證節目編輯效果的關鍵問題,節奏過快,缺乏對新聞點的深入挖掘,就會影響節目深度;節奏過慢會引發觀眾的觀看惰性,影響收視率。因此,電視編輯應該根據節目內容對現場節奏進行有效控制,并利用節目中的各個環節,體現出節奏清晰、層次分明的特點。例如,在新聞節目的現場剪輯中,電視編輯應該做好與演播室的溝通,明確節目的呈現方式,并根據新聞事件的具體情況,對過程、原因進行闡述,進而利用現場剪輯激發觀眾的思考。
內容與形式是電視節目制作中兩個相互依存的因素,內容是核心,形式是表現方法,脫離了內容,再花哨的節目形式都會空洞無味;脫離了形式,電視節目內容也就缺乏對觀眾的吸引力,尤其是在新媒體環境下,觀眾對于節目形式提出了更加多樣化的要求?;诖?,在電視編輯工作中,節目制作人應該充分利用現場剪輯手段,實現節目內容與形式的協調與統一。例如,在新聞直播節目中,編輯應該根據新聞內容,采取多種形式對內容進行呈現與剖析,如利用出鏡記者與被采訪對象的方式對現場進行剪輯,保證新聞內容傳遞的直觀性;利用鏡頭語言對現場進行描述,通過聲音、光線、畫面的調整,強化新聞內容的畫面感,提高觀眾的視覺體驗??傊?,無論選擇何種形式,在電視節目現場剪輯中,電視編輯都應該緊緊圍繞內容與形式相互依存的原則,這樣才能強化節目效果,提高傳播效力。
在現場剪輯中,電視編輯工作者的整體掌控能力是節目效果的主要保障。在節目制作過程中,電視編輯需要有敏銳的思維,對現場問題進行準確判斷;需要有果決的態度,對問題解決方案進行確定與執行;需要精確剖析,對觀眾心理進行把握;需要純熟的技術,對剪輯工作進行控制,從而使呈現出的節目效果達到最優。
在互聯網普及的背景下,在移動智能設備不斷更新的情況下,新媒體的傳播能力和傳播范圍逐漸擴大,受眾對新媒體的追捧使得電視臺的工作屢屢碰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電視臺要想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就應該從節目質量入手,利用更加先進的編輯手段和編輯技巧,對節目進行優化,并不斷提高節目制作者應對新媒體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深入挖掘現場編輯的能效,全面提高電視節目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國強.試論現場剪輯在廣播電視臺編輯中的作用[J].新聞傳播,2017(12):108.
[2]孟兆龍.試論現場剪輯在廣播電視臺編輯中的作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6(12):183.
[3]郭愛賓.電視編輯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變革與走向[J].新聞傳播,2015(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