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軍
近些年,音頻工作站先后被投入電視臺中加以應用,該工作站所用網絡為星型網絡拓撲結構,其內部系統可以存儲立體聲節目1 600小時,實現節目資源的保存與共享。但在工作站投入應用之后,怎樣使系統穩定性與安全性得到不斷提升,是電視廣播中心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相對廣播電臺而言,其播出安全性與節目質量極為重要,系統有效的維護和管理是確保系統平穩安全運行的關鍵。
現階段,世界上存在多個病毒種類,計算機因受病毒的威脅而不斷損壞,由此就需要付出代價修復與防護計算機,特別是計算機聯網之后,計算機全局都會受到損壞。若想避免計算機病毒發作,就需要做好以下措施:①禁止在計算機互聯網中插入盜版軟件,避免個人磁盤在計算機中應用;②拆除工作站點中的光驅與軟驅,僅僅將可拆卸外置式光驅與軟驅安裝于音頻管理站中,以方便互聯網維護[1],以CMOS密碼設置的方式將軟驅關閉掉,僅僅網管員才能打開;③將防病毒軟件安裝在工作站與互聯網服務器中,能夠依照實際情況發布任務,展開定期及查毒與實時監測,該做法升級比較快,而且成本也較低;④文獻權限的設置,確保工作站用的應用程序處于可執行與只讀狀態,由此就能夠有效避免病毒侵入計算機系統中;⑤定期備份服務器文件,便于病毒進攻后盡可能降低計算機軟件損失率。
服務器性能再好,依舊無法確保始終沒有故障發生,殺毒軟件再優秀,也不能抵御全部病毒,而且相關數據調查結果顯示,所丟失超過80%的數據均是認為誤操作所導致,該錯誤往往難以避免。所以,有效、安全備份互聯網中的數據,對互聯網用戶極具重要意義。出于安全問題考慮,同時考慮到備份系統會直接影響到工作站系統,備份服務器通常會選擇獨立式服務器模式,通過互聯網客戶登陸至系統服務器中,避免以往安全體系遭到破壞[2]。在數據備份過程中,所用網絡數據服務器為IBM 16C計算機,備份設備為HP T418加載磁帶機,備份介質為DLT IV磁帶,備份服務器采用以太網的方式連接主服務器。
因為廣播電臺業務本身具有特殊性,其音頻數據增長比較快,備份時間也比較長,同時具有較長的恢復時間,基于以上特性,需要創建一套與電臺實際相符合且合乎規范的備份體制。每隔兩周備份一次系統,一方面需要對業務變化數據進行備份,另一方面還需要對系統變化數據進行備份,確保系統能夠恢復至最佳狀態。選擇介質輪循能夠為數據安全性提供保障,需要對近三日數據備份進行保留,禁止覆蓋,在這種情況下,系統一旦發生崩潰或者文件被誤刪的情況,就能夠及時恢復數據[3]。除此之外,必須提前準備災難恢復引導盤,由此就能夠在系統發生故障的情況下,及時恢復計算機系統,從而確保系統安全運行。運行數據備份系統之后,在處理多環節故障中均充分發揮了其重要作用,而且系統管理員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回被誤刪的文件,從而使出現故障的系統服務器得以恢復。
計算機技術在近些年得到迅猛發展,廣播事業也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廣播中心逐漸從以往的模擬化轉變為數字化。首先,充分利用SQL server等安全機制與計算機軟件權限,同時制定嚴格訪問權限;其次,在制定、編排、刪除以及播出節目等環節必須多重設權,只有指定用戶才可以執行授權,從而保證電臺節目能夠正常播出;第三,明確責任區分,必須確保節目播出質量,發送節目之前要正確輸入用戶口令。
對于廣播電臺來說,時間準確性極為重要,必須保證時鐘系統一方面能夠形成對外報時信號,另一方面還可以將精準時間提供給音頻工作站系統,確保播出站可以及時、精準播出。在音頻工作站中,有兩種獲得精準時間的方法,其中一種為計算機通過自動校時卡對精度較高的北京時間進行獲取,這就是電視信號校時;還有一種為利用電子鐘得到北京時間。在中央電視臺信號正常、時間傳送及時的情況下,可選擇電視信號校時,如果中央電視臺沒有電視信號,那么就需要選擇串口校時。為避免系統時間由于外來信號紊亂影響電視節目播出,需要對針對性軟件進行設計,以有效控制校時,依照具體情況對校時頻率與誤差進行設置。
對于計算機來說,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減少故障的同時確保音頻工作站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創建系統管理員值班體制,定時定點查班,同時將值班信息登記在工作站機房值班日志中,具體內容有:①對SOL與NT事件日志進行查看;②查看系統靠背程序啟動與否;③查看系統主、備服務器的狀態;④查看系統插拔硬盤狀態;⑤查看服務器數據庫和主播數據庫同步與否;⑥查看UPS電源系統與制冷設備正常與否;⑦查看備份作業情況與服務器狀態[4]。
工作站運行過程中,需要每日查看其運行狀態,對工作站運行進行全面規范,確保網管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且及時查找與修復,從而確保廣播電視能夠實現優質、安全播出。
廣播電臺音頻工作站自安裝調試至實際應用期間,軟硬件系統均存在諸多問題,本身LIN K999屬于通用版本,很多功能與電臺實際情況不想符合。軟件每次升級前,都必須在站點中試運行,依照試運行狀態,考慮是否在其他站點中安裝應用,故障的每次產生,都盡可能先解決,如果無法解決再向總公司反饋,并且與以往錄制經驗相結合,將更為合理、科學的建議提出來。通過電臺與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合理有效處理音頻工作站運行故障,從而形成與電臺工作模式相符合的工作站系統。此外,還需要及時總結運行故障與具體解決方法,制作成系統故障集,以為音頻工作站運行中故障的再次出現提供經驗性解決方案。
電臺數字化以數字音頻播出系統為其基礎,實現了電視節目錄制、編排、審核、管理以及播出等過程的數字化與自動化,這就推進了音頻工作站的應用,但音頻工作站管理維護是廣播電視中心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總而言之,自廣播電臺試運行數字音頻工作站之后,因為采取了以上六大改善措施,實現了系統的穩定運行,而且使音頻工作站的工作效率得到不斷提升,減輕了音頻工作站值班人員的工作負擔,使廣播電視節目自動化播出得以實現,從而實現了預期音頻工作站設計要求。然而,音頻工作站的維護管理依舊是一項艱巨且長期的工作,還需要在未來發展中不斷摸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李玉峰,許長青.數字化節目制作與音頻工作站系統及其維護管理[J].科技傳播,2013(11):43-44.
[2]林陽.淺談數字音頻工作站在廣播電臺中的應用及維護[J].音響技術,2013(3):18-21.
[3]程彬彬.音頻工作站系統的管理和維護方法[J].中國傳媒科技,2013(14):133-134.
[4]潘婉榕.淺談數字音頻工作站的管理與維護[J].廣播電視信息,2004(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