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潤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1]。網絡已成為人民群眾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獲取公共服務的主要平臺,網絡安全更進一步影響著國家安全,加快網絡治理體系建設對我國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新時代網絡治理的新挑戰、新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治理,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網絡治理經驗。
面對新時代我國網絡發展現狀,我國著眼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制定了《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文件,多次召開有關網絡安全的會議,提出“認清國家安全形勢,維護國家安全,要立足國際秩序大變局來把握規律,立足防范風險的大前提來統籌,立足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大背景來謀劃”“要突出抓好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國土安全、社會安全、網絡安全等各方面的安全工作”[2]。這些措施指明了我國網絡的發展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更應該是能夠充分保障國家安全的發展,這就需要加快建設一套完善的網絡治理體系。
2014年2月27日,按照“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大依法管理網絡力度,加快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確保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3]要求,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承擔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職責。全國各省區市均成立了由省委書記任組長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設立了負責本地區網絡安全的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為依法治理網絡,保障國家網絡安全,對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為進行監督處置,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全國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6次會議對網絡案件審理進行了大膽探索,審議通過《關于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是司法主動適應網絡發展大趨勢的重大制度創新,將對我國網絡依法治理產生重要意義。
我國網絡治理雖然已取得顯著成效,但不可否認還存在著網絡管理部門眾多、網絡管理程序滯后、網絡治理成本較高、法律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
我國形成了以工信、宣傳、公安等三家單位為主體,文化、廣電、教育等單位配套實施的政府職能部門治理體系。各職能部門按照自身具體職能對網絡治理領域進行劃分,沒有明確的治理權力劃分,導致部分治理職能重疊,辦事效率相對較低,形成職能范圍外個別的管理空白區,讓一些虛假信息在網上傳播,導致社會公信力下降。
我國治理程序可以主要劃分為兩個層次:事前治理和事后治理。事前治理及市場準入審批,主要是對網絡企業是否具有網絡運營資質進行審查,對一些信譽不良的網絡企業進行限制,同時提高了規模較小企業的準入門檻,不利于大眾創業和市場經濟發展。事后管理及事后處罰,主要是對網絡企業的違法行為進行責任倒追并進行相應的處置,對其他網絡企業起到警示作用,但個別企業為規避處罰采取重新注冊網站和注冊國外網站等手段,加大了事后處罰執行的難度。
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人,我國網站數量達506萬個。網絡信息涉及社會的各個方面,網民信息發布主要靠自身約束,各網站又有自己的一套信息發布程序,為追求點擊量和經濟效益,個別網民和網站存在刻意炒作網絡信息的行為,政府職能部門對網民個人和網站發布的信息進行全程實時監督困難較大,并且有些網絡信息專業性較強,對政府監督職能部門的業務水平要求較高。
我國網絡治理主要依靠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現行的網絡治理法律主要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沒有形成完善的法律體系,對政府職能部門的網絡治理權力的規定不夠全面。
綜上所述,針對我國網絡治理現狀,網絡治理應加快完善步伐,推動網絡治理體系建設。
對政府網絡監督各職能部門具體職責進行分工,由網信部門牽頭,形成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衛生、生態等方面的綜合協調小組,切實履行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職能,建立網絡信息研判專家數據庫,組織專家召開網絡信息研判會議,對網絡信息進行研判,形成全面的網絡信息研判報告,及時向社會發布權威網絡信息。
將網絡監督程序的重點向事中治理傾斜,強調對網絡信息事件起因、發展、結果等階段的管理,及時掌握網絡信息事件起因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在網絡信息事件發展過程中進行正確引導,對網絡信息事件結果進行公正評價和處置。同時,更加注重事前治理和事后治理,對信譽不良的網絡企業不準進入的原則不能改變,對自主創業等對市場經濟發展有利的給予適當的政策幫扶;對規避網絡違法處罰的行為加大處置力度。
依托政府網絡監督現有平臺,加快網絡信息收集速度,推動網絡監督平臺建設。一方面,發揮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職能,對職能范圍內的網絡信息進行初步研判,對重大網絡信息上傳云端;另一方面,加強與“兩微一端”等網絡企業的合作,整合社會網絡數據,建立社會網絡信息數據云端。結合政府信息云端數據和社會網絡信息云端數據對網絡信息進行全面匯總,并進行客觀分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網絡治理必須針對我國發展需要建立一支完善的專業人才隊伍,在已有的人才隊伍基礎上,適當吸收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的專業人才作為兼職網絡信息監督員,定期舉辦網絡治理知識培訓,做到網絡信息精準識別。同時,面向全社會進行網絡知識宣傳,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將網絡信息監督融入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
有法可依是執法必嚴和違法必究的前提。我國網絡治理必須扭轉主要依靠行政法規和規章制度的現狀,加快立法進程,完善法律體系,構建以法律為主體、囊括網絡治理各個階段和各行業網絡信息監督職責的法律部門,避免網絡治理權力重疊,使網絡治理有法有效有力地開展。
[1]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