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希梅
新聞媒體行業始終擔負著向公眾傳遞準確信息以及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的責任,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內部結構與體制也相對成熟。但近些年,自媒體時代的來臨給傳統新聞業帶來了挑戰,為此,作為主要執行者的新聞編輯要從提高自身編輯素質和發散創新思維出發,增強新聞業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現代化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發頻繁,公眾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在信息獲取方面也不再局限于電視、廣播等傳統工具,而是利用互聯網、微信等更便捷、快速的高科技手段。而新聞媒體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并未做出相應改變,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諸多不足。第一,新聞內容還延續以往嚴肅、單一甚至是較枯燥的風格,涵蓋的主題也大多與國內、國外的政策等相關,較為宏觀,很難讓受眾產生興趣,且對于多數政策規范的解讀過于高深,觀眾無法對其 深層次含義在短時間內迅速反應。第二,新聞節目形式存在模式化和相似化問題。由于新聞編輯在節目編制時,受傳統的思想以及新聞模式的影響,往往認為新聞要以嚴肅的形式播出,不能任意更改形式。但觀眾文化和欣賞水平的提高,明顯對單一的新聞形式不感興趣,使新聞收視率逐年下降。另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不足,為順應改革要求會對某種受歡迎的新聞播報模式直接進行模仿,使新聞形式出現雷同現象[1]。
新聞媒體之所以存在諸多問題,與新聞編輯有極大關系。新時期,部分新聞編輯的思想觀念還停留在過去層面上,不具備與時俱進的意識,工作流程也遵循以往的步驟,過于保守。即使面對網絡信息沖擊,新聞編輯已經做出了相應改變,但轉換時間過于緩慢。同時,新聞編輯在當前的環境下只有良好的語言編輯表達能力還遠遠不夠,還應掌握新型媒體工具的使用技術,且具有辨別新聞內容真假的能力和導向正確的政治素質。
對于新聞編輯而言,創想意識和能力是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創新思想是新聞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合理改變新聞形式、提高信息質量才能吸引公眾注意力,進而實現新聞傳播價值。而編輯能力是作為新聞編輯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是完成新聞傳播的前提。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培養編輯人員的創新意識、提升綜合工作能力,才能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期為新聞媒體發展提供動力。基于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策略。
根據上文的分析可以發現,諸多新聞問題的出現都與編輯的思想有關,這就要求新聞編輯要從思想上認識到,新聞業想要在信息化時代的沖擊下保持競爭力,就必須重視創新意識。在這方面,可以從內容、方法和工作模式三方面進行創新。
首先,對新聞內容的創新。新聞內容是吸引受眾的關鍵,新聞編輯要精心選擇新聞信息資源。當前,信息資訊的獲取對于公眾而言并不困難,尤其是網絡信息資源的傳播速度相較于新聞更加迅速,在這種情形下,新聞編輯選取的內容要滿足受眾的要求,且要是最新的新聞熱點,如前段時間召開的十九大,新聞編輯就可以從中選取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像社會福利政策、薪資水平以及未來發展等。新聞內容的撰寫和編制要遵守精簡原則。過長的報道對于追求時間效率的新時代人群來說往往會導致不愿閱讀的問題出現,所以編輯要盡可能用精煉、簡短的語言準確表達文章的重點內容。而且,文章內容要帶有獨特的特征,將創新意識融合到文章內容中激發公眾閱讀興趣。需要注意的是,新聞報道的創新工作是在保證信息真實的基礎上進行的,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編寫態度,結合熱點新聞,對不同的新聞題材有針對性地創新[2]。
其次,對新聞的編寫方法創新。新聞編排能夠實現對內容的二次創作,有利于增強新聞內容的新穎度來吸引讀者注意力,取得更好的新聞效果。新聞編輯要從思想上意識到創新編寫方法的重要性,對報道的排版和內容進行創新。新聞版面設計創新,要嘗試將多種創新元素添加到新聞排版中,利用此種方法把嚴肅的新聞節目的藝術性表現出來,增加觀看和閱讀的人數,如新聞報紙信息的展示大部分都是通過文字,大量的文字會導致受眾在閱讀時出現視覺疲勞,編輯可以利用大量的圖片文字以及增設部分帶有娛樂性的內容緩解閱讀疲倦。
最后,對新聞主題的創新。目前,新聞編輯為適應時代發展以及提高收視率,十分重視節目效果的創新改革,但工作模式還在沿用以往的形式,使編輯的創新思想受到了阻礙,進而導致編輯內容和形式有所改變,但內容的新穎度卻并未出現變化。為改變這一問題,新聞編輯要將創新思維應用到工作流程中,先對節目主題進行創新,接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工作模式,從創新角度挖掘新聞價值。
編輯能力是新聞從業者的基本要求,雖然大部分編輯都具備良好的信息編寫能力,但如今的編輯能力還要具備搜尋有價值、真實信息的能力,使用先進傳播手段技術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職業素質。新聞編輯的首要工作要求,就是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能夠對大量的信息進行篩選,迅速抓住有價值和意義的新聞,之后在對內容的形式等部分進行創新。職業素質中保證新聞來源的準確性以及不隨意更改是基本要求,新聞編輯在對內容進行創新時不得脫離信息背景和思想。然后,嚴格把控編輯工作流程。在材料選擇初期,必須保證報道內容的質量和有效性,中間編輯階段則要對編制完成的內容反復檢查,保證新聞不存在滯后性。最后對宣傳效果進行檢測。此外,新聞編輯要注重提高組織策劃能力和政治敏感度。在實際的新聞編輯中,不僅要學會對新聞內容材料的整合,還要對整體工作流程綜合考慮。新聞的作用除傳遞信息外,就是引導社會公眾的輿論導向,這就需要新聞編輯對政治有深入了解,對政治的內部性質有正確認識。
新聞編輯在具備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的基礎上,要善于使用多種信息化工具,并挖掘傳統傳播手段的最大價值。以往的新聞播報多是利用廣播和電視,受眾面較小,新聞編輯要在此之上建立合適的網絡平臺或公眾號,將每日的重點內容通過網絡呈現給公眾,隔天把新聞播報視頻上傳到網上,使觀眾可以隨時觀看。
縱觀全文,信息數據大量出現的今天對新聞編輯工作的要求更加嚴格,在工作中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編輯能力,還要具有創新意識,并能夠綜合利用多種先進的傳播手段,為新聞行業的發展提供支持。
[1]包小川.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編輯記者的素質要求[J].信息記錄材料,2018(3):122-123.
[2]韓玲.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定位和轉型探究[J].新媒體研究,2017(2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