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鶴君
網絡技術已經在全球范圍內不斷實現擴展,作為傳媒的重要載體,廣播電視則更應不斷優化自身的信息及網絡技術含量,由此才能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始終占據一定優勢,實現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及轉型[1]。因此,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建設十分必要,尤其是當前如何利用發展十分迅速的網絡技術達到廣播電視技術、服務等方面的提升非常關鍵。基于這方面的考慮,以下將從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的設計以及維護出發,對工程設計及維護兩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索。
在互聯網發展極為迅速的背景下,我國廣播電視運營商的網絡要繼續支撐當前用戶對高速數據業務的需求,則必然需要網絡信息技術或網絡化工程技術的支持,目前,廣播電視向FTTH升級成為必然。但是,真正實現網絡化工程建設的優化和提升,還很難做到一步到位,尤其是在建設過程中,工程設計和維護面臨需要將多種接入網技術體系并存的情況,如此一來,則需要展開更具體的設計。
從當前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建設的技術支持來看,CMTS+CM、PON+EoC、PON+LAN、C-DOCSIS等是較常見的組網方式,這些方式也都是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中的技術支持。以CMTS+CM組網方式為例,該方式在國際上屬于主流且應用最多的組網方式,其在國內的應用在有線網絡公司中占據了大約40%的比例[2]。在CMTS+CM之下,DOCSIS為電纜數據服務接口規范,其發展至今能夠實現頻道的綁定、可以支持IPv6,在一定條件下,其支持的用戶寬帶可在30~100 M之間。但是,CMTS+CM組網方式在用戶對寬帶需求增大的過程中,雖然可實現快速擴容,但擴容要求下受到機房空間、供電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到了一定程度則無法再進行擴容。此外,該組網模式由于對廣播電視網絡工程設計、建設、運行維護等的要求較高,一旦出現設計不合理、設備調試存在問題等,則很容易造成數據傳輸問題,從而影響廣播電視為用戶提供服務的質量。
事實上,除CMTS+CM組網模式的技術支持外,其余的PON+EoC、PON+LAN、C-DOCSIS等也能作為廣播電視網絡工程中的技術支持,但同樣這些組網方式也有各自的不足之處。基于此,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建設的設計及維護則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以達到工程優化。
在現代網絡技術下,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建設有技術作為支撐,而從工程設計的角度來看,以系統化的設計為前提非常重要,對此以下就其設計從不同方面進行分析。
近年來,已經有許多城市將同軸電纜的廣播電視網改成HFC寬帶接入網絡,為實現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的系統規劃,首先需要對其所在區域有相應了解,包括廣播電視的發展現狀、未來目標等[3]。其次,則是在組網方式的選擇上,需要結合已有的組網方式,采取組網最優,選擇相應的信息技術支持,以達到后續改造網絡接入能夠順利開展的目的。再次,在工程設計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把握工程投資估算,在此基礎上選擇較合適的設備、器材,在成本控制之上達到設計最優。最后,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設計、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現場的勘測,并編制好設計文件,為設計施工做好充分準備,盡可能避免設計實際施工問題出現的情況。
關于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中的網絡選擇設計,上文已經提到CMTS+CM、PON+EOC等的相關技術支持,由于這些網絡技術支持有其各自的優缺點,工程設計的網絡選擇優化具體可從以下入手。第一,依據目標區域用戶分布情況、需求等選擇一個總前端,數個分前端,以一級光纜干線連接。在確保兩路的光信號準確輸入至每個前端的基礎上,實現傳輸信號的有效備份,以此通過自愈處理解決信號傳輸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問題,保證信號傳輸的安全性。
第二,在設計過程中,每個分前端的覆蓋面積在3-5萬用戶左右即可,當然依據目標區域的實際情況,也可采取針對性的處理[4]。例如,目標區域為商業區,廣播電視網絡的覆蓋面積可適當縮小。此外,針對網絡選擇設計中關節點位置的設定,可以設定于靠近電源的位置,主要對廣播電視網絡運行中出現問題進行更方便的維護和處理,關節點位置設定也需要避開干擾較強的區域,其覆蓋的面積應低于500戶。而網絡設計中的電纜、光纜處理則可以專門的管道及直埋方法處理,以保證網絡線路的安全,及線路傳輸信號的質量。
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的順利開展及后續穩定運行,需要以維護工作作為基礎和保障,就其工程維護工作而言,具體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廣電網絡化工程涉及到許多層面,如網絡屏蔽、綜合網絡服務,網絡運行維護等,這些都屬于網絡維護當中的內容。為確保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為用戶帶來較好的服務效果,明確網絡維護責任非常重要。尤其是將這些網絡維護工作確立目標并分解、縮小范圍,對快速實現網絡運行,提升廣播電視信號傳輸質量十分關鍵。在明確網絡維護責任后,則需要對自己所負責的部分展開經常性維護,例如,針對廣播電視網絡投資、裝維耗費等依據維護任務和目標進行合理安排,最終形成以客戶或用戶為中心的廣播電視網絡化服務。
在實施網絡維護工作的過程中,強化日常的網絡維護工作,應結合網絡化工程設計的基礎進行。具體如至少每周進行一次設計調試,采取分布式的網絡架構,以達到網絡信號傳輸更為靈活便捷;如針對網絡、網線可能應天氣原因帶來的侵蝕、氧化等情況,做好接頭、F頭加添防雨或防水盒,不定期對網絡、網線進行檢查與更新,保證廣播電視網絡信號能夠穩定傳輸,確保用戶使用的安全和穩定。
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的網絡匹配直接關系到用戶是否能夠接收信號、正常收看或收聽節目,為此完善網絡匹配維護也極為重要。首先,維護人員在進行網絡匹配施工維護過程中,需要注意電纜受壓程度。電纜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出現變形和損傷,從而會造成電感、電容等的變化,則容易出現重影影響到網絡信號的傳輸,為此維護時可在所有的閑置端口加裝75Q電阻,或在出現以上情況前就對工程中的設備、器材進行經常性檢查和更換。
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的設計和維護,對其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對其自身行業發展都非常重要。為此,本文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探討,希望可以為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建設提供一些參考。
[1]黃金寶.廣播電視網絡化工程設計與維護的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7(3):78.
[2]劉至洋.廣播電視運維備品備件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南寧:廣西大學,2014.
[3]史姍姍.電視臺硬盤播出系統技術維護探析[J].科技傳播,2015(1):127-128.
[4]韓剛.電視臺硬盤播出系統及其維護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3(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