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橋
(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 鄭州 450008)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社會環境的變化給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帶來了沖擊和挑戰,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需要經過多個步驟,而后期編輯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后期編輯方式與效果會對新聞節目的傳播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深入研究后期編輯在新時期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中的具體應用,對于促進電視新聞節目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第一,影響電視新聞節目的節奏感。電視新聞節目的節奏感對于觀眾的觀看體驗具有重要影響,會直接影響到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而后期編輯作為電視新聞節目后期制作的一個主要環節,對電視新聞節目的整體節奏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在電視新聞節目后期編輯制作過程中,電視新聞節目的同期聲和留白之間的連貫性、電視新聞畫面的鏡頭切換等,都會對新聞節目的流暢性造成影響,如果在后期剪輯工作中沒有進行處理,就會影響電視新聞節目的整體節奏。這直接影響到觀眾對電視新聞節目的觀看體驗,從而導致電視新聞節目失去大量的觀眾,影響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因此,電視新聞節目的后期編輯對于節目的節奏感有重要影響。所以,在電視新聞節目的后期編輯、制作中,一方面要對電視新聞節目的整體內容和節奏有更深層次的把握,另一方面要選定電視新聞節目的畫面編輯點,注意編輯的位置和編輯畫面的連接方式,保障整個電視新聞節目畫面節奏的連貫性。[1]
第二,影響電視新聞節目敘事的完整性、緊湊性。敘事是大部分電視新聞節目的主要內容,對于電視新聞節目來說,要直接向觀眾傳達主要的新聞信息,既要避免信息過于單一,同時又要注意避免信息冗余,這些都會影響觀眾的觀看體驗和審美需求。在后期編輯時,要對新聞稿件等資源進行適當刪減,保障不會影響新聞的整體效果,保證新聞敘事的緊湊性、完整性。所以,在后期編輯過程中,電視新聞節目的敘事連貫性是編輯人員時刻都要注意的一個方面。
第三,影響節目整體質量。在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過程中,制作人員會根據新聞節目的主題展開編輯工作,使最終的編輯成品能夠將節目的內容和效果完整地表現出來。例如,在報道地震災害時,新聞內容要以地震災害以及抗震救災工作為主,體現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主題,避免涉及其他的救災動員講話等過多信息。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在編輯新聞時能夠及時與新聞記者溝通、交流,了解新聞事件的真實情況,保證最后編輯出來的成片不會偏離主題。此外,工作人員在對節目進行編輯的過程中,要對各種拍攝、錄制的素材進行合理的比較、分析,挑選出最合適的素材,在這些素材中選擇適合節目主題和更有表現力、感染力的地方進行編輯,在保障新聞節目真實性的同時,提高新聞節目的質量。[2]
第四,增強電視新聞節目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電視新聞節目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是一個電視新聞節目質量的體現,同時也是它與其他媒體競爭的資本。具有更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的電視新聞節目會比其他節目更受觀眾的喜愛,而后期編輯對電視新聞節目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有一定的影響,是增強電視新聞節目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做好后期編輯工作,可以讓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特色更加突出、效果更加明顯,這樣電視新聞節目自然就會具有更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能滿足廣大觀眾的心理需求,讓電視新聞節目受到更多觀眾的青睞。
在電視新聞節目的后期編輯制作中,必須注重文稿的指導作用,將文稿作為后期編輯工作的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效果。首先,要重視記者的作用。在整個新聞事件的采訪以及新聞素材的收集工作中,記者會全程參與到新聞的選題、采訪、拍攝以及初編工作之中。同時,記者還要為新聞節目撰寫稿件。所以在整個編輯工作中,必須重視記者的作用。在進行初編時,要強調記者參與到初編隊伍之中,或是積極與記者溝通、交流,了解新聞事件的細節和重點,保障編輯出來的新聞節目內容能還原事件原貌,保證新聞節目的真實性。在后期編輯階段也要以記者的新聞稿件為主要依據,深入理解文稿的內容和意圖,并在此基礎上采用多樣化的編輯手法,將文稿內容生動形象地編輯出來。
新聞畫面是電視新聞節目與其他媒介最大的不同之處,所以在進行后期編輯時,一定要注重做好新聞畫面的精心編排。新聞畫面對于讀者具有潛在的影響,可以使觀眾直觀地感受到新聞內涵和新聞主旨,所以選擇的新聞畫面至關重要,可以對觀眾的新聞節目觀看體驗產生重要影響。同時,新聞畫面還可以暗含新聞的內在信息,向觀眾傳達某些特定的新聞信息。例如,在進行地震災害報道時,采用地震廢墟的畫面可以使人們切實感受到災害的嚴重性;而選用災后重建家園的畫面可以向觀眾展示災后人們的穩定生活。此外,在開展電視新聞節目的后期編輯工作時,還要注重畫面的藝術效果。在后期編輯時,要留出起幅和落幅,同時還要做好動鏡頭與動鏡頭之間的連接等工作。利用合理的新聞畫面,可以對觀眾的新聞觀看欲望產生一定的潛在影響,所以在后期編輯時,一定要重視畫面的潛在影響。[3]
聲音字幕的處理也是后期編輯工作中必須注意的重點內容。第一,同期聲處理。在這方面要注意留白的問題,要在解說詞以及同期聲之間留有一定的時間,避免兩者連接得過于緊密,使整個新聞節目節奏過快,影響到觀眾的節目觀看體驗。同時,還要保障兩者之間有一定的聯系,避免影響到電視新聞節目的整體節奏。此外,還要保障解說詞與留白之間連接順暢,控制好同期聲與留白之間的間隙時間。第二,音頻處理。新聞節目中的聲音大都來自真實的社會生活,在處理音頻時要注意控制好現場聲和比例關系,在保障新聞真實性的基礎上調節好解說詞與現場聲的音量。第三,字幕處理。字幕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了解被采訪者的發言內容。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個地區的方言不盡相同,再加上會受到采訪現場噪音等因素的影響,這就需要在新聞節目中做好字幕工作,從而保障觀眾能夠了解被采訪者所說的內容,及時獲取準確的新聞信息。
在我國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中,電視新聞節目一般比較嚴肅,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眾文化成為當前社會的主流文化,人們的審美也逐漸發生了變化。所以,在制作電視新聞節目時,傳統的嚴肅模式已經逐漸不能適應人們的需求。這要求相關工作者在后期編輯中做好節目的整體保障,提升節目的形式美,以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例如,在后期編輯時,編輯人員可以添加片頭、片尾、片花以及內容提要等內容,還可以將電視劇、漫畫或者動畫等電視語言元素融入電視新聞節目中,從而豐富節目的審美表現,以期更符合觀眾的審美需求。
后期編輯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其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的編輯工作中,要根據新聞節目的主題確定合適的編輯方式,同時電視臺還要注重強化編輯隊伍建設,提高編輯人員的編輯能力,從而促進電視新聞節目的多樣化發展。
[1]吳方園.媒體融合背景下后期編輯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中的應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8(4):148-149.
[2]莊海,何瑋,鄧東林.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后期制作和編輯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6(14):155.
[3]吳瑞彥.后期編輯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中的重要性分析[J].新聞傳播,2014(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