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俊蕓
摘 要: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人口紅利的消退,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集團化是當前很多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分析了企業集團化過程“匯總”財務管理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探索了財務共享管理模式的應用,為新形勢下財務管理模式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企業集團化;財務管理;財務共享模式
在集團化企業管理中,財務管理涵蓋資源配置與信息流、資金線的動線輔助把握,關乎到整個集團的健康發展。財務如何通過數據分析和管理做到有效的信息反饋,真正成為戰略型與業務型財務以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是財務管理人員必須長期實踐探索的一個課題。
集團化“匯總”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新形勢下,與國際一流企業相比,國內集團化企業財務管理雖然有一定的提高,但仍存在差距,主要體現在:
財務人員思想觀念還有待大力提高,能力水平跟不上企業發展的步伐
一是基于財務的敏感性,在現行財務管理過程中,約束條例規則多,管理缺乏活動,導致集團化各公司財務人員業務單一,久而久之,財務人員僅僅守著自己的位置,有財務沒管理,積極性也得不到提高,更不會用財務管理的系統化思維來為企業出謀劃策、決策分析。
二是部分財務人員不能系統地學習財務管理,僅僅局限于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出差錯就行,素質能力水平跟不上集團發展的步伐,思想上也還缺乏效率、風險、邊際和機會成本等管理理念。因此,如何有效地做到成本控制、科學決策、優化資源配比等還有一定差距。
財務管理缺乏集約型和統一性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集團化企業給下屬控股、持股子公司企業授權較大的財務管理權限,并允許子公司因地制宜地制定其財務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子公司更加靈活地管理財務,激活內部管理。但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如果財務管理體系大綱評估不精準,制度體系不夠完善,放權和過度賦能的方式,將可能導致財務不受控、風險不受控的情況大大增加,而且不便于集團統一管理、科學分析,不便于優化各子公司財務資源,損害了企業效益“最大化”。可能導致企業內部融資通道不暢,對外債務整體失控,資產構造不科學,利率支付偏高,一般財務管理人員冗余,企業負擔增大。
財務管理沒形成合力,整體效應發揮不夠
財務管理所學要的素材都源自于其他部門和單位,不是孤立自成體系的。如財務預算的數據很多依據企業規劃部門。但現實工作中,很多部門對財務管理的理解就是財務管理部門的事,與自己沒多大關系,這就導致其他部門人員對財務管理認識不夠,知識缺乏,對財務工作漠不關心,在具體工作上與財務人員整體合力體現不夠,導致財務管理工作難以提升。
財務管理過程把控不夠,缺乏預判性
一些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對事前計劃、過程控制、事后決算重視度不均衡,往往對前面兩個不夠關心,只關注事后結果,或者事前計劃和過程控制流于形式,缺乏事前算贏的理念,事中控制力差,對企業決策計劃支撐作用不大,企業業務流控制風險不受控。導致子公司的業務領域執行狀況對集團總部來說是空白,不受財務管理控制。
集團化共享財務管理模式的探索
共享財務管理模式定義:共享財務管理是利用信息化系統,合理搭建財務架構,通過系統標準化集成處理各項財務業務數據,實現財務信息高效傳遞,降低企業經營和財務風險,強化企業管控能力,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使用的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模式。
共享財務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在現實集團化企業運行過程中,管理要采用集權和分權靈活結合的原則,既發揮集團化總體決策規劃和統一協調的作用,又充分調動子公司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當然選擇模式要實事求是,不能一概而論,要符合集團企業業務生產經營實際,以便更好地服務集團的中心任務,取得最大化的經營效益。為解決集團化企業財務管理出現的問題,很多企業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財務共享便是當前很多集團化企業運用的財務管理模式。
共享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勢
1.有效節約成本。一是量增人少,即在單位任務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人員反而減少。二是任務不斷提升,但企業人員不變。
2.財務管理費用減少。實施財務集中共享,促使各下屬企業財務管理必須符合集團的總體要求,消除了管理的冗余,促使業務更加規范、更加標準,提高了協同工作效能和工作效率,減低了財務管理成本。
3.便于集團內部資源共享優化。由于財務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下屬企業內部以及兄弟單位若有好的財務管理經驗,能很快地在集團內部推廣應用;下屬企業內部有好的資源,可以相互共享利用,比如集團可以通過銀行賬戶的共享管理及時資金調配,不僅可以發揮資金最大效率,同時也可以減低融資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
共享財務管理模式的具體應用
集團化企業共享財務模式應用的業務范圍:
1.集成所有資金的監控:包括集團內外所有款項的收支監控。
2.集成所有賬務核算及會計檔案管理:包括集團和所屬企業涉及的所有會計科目維護、各項主數據的維護、所有會計檔案的統一收集和管理、所有業務的會計報表復核等工作。
3.集成報表及合并報表生成:包括各獨立法人的個體報表出具、報表合并的處理、各項管理報表的生成、報表后續及審計調整等。
4.集中納稅工作:包括發票的集中認證、納稅申報、稅務回復等。
5.集中對賬、銷賬:包括與所有往來單位的賬務核對、審計或檢查的函證、不符賬目的調節表、往來賬收付清的銷賬等。
集團化企業共享財務模式應用的信息系統搭建
有效的信息處理系統是財務共享管理得以實施的基礎,針對相同或類似的業務要形成標準化,針對不同的業務要滿足業務管理需要的個性化,同時要考慮業務數據容量的擴張和新業務模式開發的可拓展性,并且做到及時快速地處理信息,故在信息系統建立前,系統搭建團隊要親臨集團的每一個成員企業或事業部,去實地了解每一項業務,了解每一個環節,做出詳細規劃和設計。
信息系統搭建的內容包括團隊的組建與數據的處理兩部分。團隊的搭建包括組建熟悉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專業人員,既要懂業務,又要懂財務,還要懂無縫對接。數據的處理包括業務與財務一體化總集成的搭建;各外部數據接口搭建;報銷系統搭建;合同和檔案管理系統搭建;數據預警系統的搭建;預算管理系統設計;報表及合并報表的模板設計;自定義報表模板的設計等。
集團化企業共享財務模式應用的財務架構搭建
匹配共享財務管理的需要,集團建立共享財務中心,承擔整個集團的財務管理責任;集團各下屬企業設財務管理分部,承擔各下屬企業的財務管理責任。下屬企業財務管理分部定期向集團共享財務中心述職。
集團共享財務中心
下設財務管理中心、報表中心、資金和結算中心。財務管理中心的職責包括共享財務管理模式的體系管理;規范化和標準化制度的建立;所有財務人員的管理;審計和檢查等對外的溝通協調及關系維護管理;稅收籌劃管理;投融資管理;下屬企業財務管理分部的管理等工作。報表中心的職責包括所有對外報表和對外披露信息的出具和提供;對內管理報表的出具;各項報表的分析;所有的賬務復核;所有檔案管理等工作。資金和結算中心的職責包括監控所有資金款項的收付;大額資金的調配管理;各種資金管理工具的使用管理;資金效益管理;股權或債權融資的提案及執行等工作。
下屬企業財務管理分部
由集團共享財務中心垂直管理,財務負責人由集團共享財務中心委派,另配備必要的基層財務人員。財務負責人對所管轄企業的整體財務管理負責,具體包括:利用財務數據或建立數據模型支撐所屬企業戰略規劃的制定;參照集團財務管理原則制定適用于下屬企業的各項財務管理細則;利用預算管理工具依據及時準確的財務信息對企業的發展提出財務意見;及時發現并應對各項財務稅務風險;維護好當地各監管機構的關系;運用投融資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資金或資源問題;設計并執行稅收籌劃;做好基層財務人員的管理等工作。基層財務人員負責收集、整理、審核和寄送各項業務單據;收集提供給財務負責人及企業的管理層所需要的各項管理數據等工作。
結語
企業集團化過程中財務管理模式的探索是一個不斷優化、提升完善的過程,財務共享模式提供一個有效的借鑒,財務共享模式有力地推進了財務管理上下一體化,通過有效的集中,基層財務管理基礎業務從散狀到集中,有利于大財務的統一管理、風險統一把控、決策統一部署,大大的提高了財務管理效率,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