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貴陽市體育路幼兒園 貴州貴陽 550000)
近年來,幼兒藝術教育越來越重要,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可以引導幼兒在成長的路上走的更高看的更遠,提高素質教育。[1]
每天早晨,讓孩子進入幼兒園就聽到接待音樂,進入音樂區域內就能感受到一種舒適安全的環境;這能夠調動他們的情緒,既不讓他們對入園有抵抗情緒,也會讓他們對音樂有較高的欣賞興趣。當他們出園再播放離園音樂,讓孩子們覺得在幼兒園生活一天非常享受。與此同時,音樂還能拓展孩子的智力,充分開發孩子的大腦潛力。有研究表明,音樂家的大腦要比普通人大腦發達,特別是左邊的大腦容量比普通人要多。不僅如此,音樂,還能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影響他們的性情,保障他們的心理健康。因此,要讓孩子感受到音樂的樂趣,從中發現世界的美好。[2]
這是一種欣賞教育,培養孩子的審美的意識,開闊幼兒的視野,讓幼兒在鑒賞美術作品時感知現實與幻景,真實與虛幻的結合的奇妙之處,擴大他們的視野范圍, 讓孩子在僅有的環境下了解到無限廣闊的世界,讓孩子能夠感知繪畫的意義,并且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作能力。美工最能直觀的讓孩子欣賞丑與美,在實踐活動中,能把幼兒潛在的能力調動起來,使孩子在一日活動的美工活動中尋找自己獨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美工活動,也能讓孩子通過繪畫、手工等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孩子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的基礎。
俗話說,文體不分家。藝術教育在踐行的過程中,為了讓幼兒能夠更好地感知藝術,會充分調動他們的身體進行藝術教育,在活動中,孩子能夠以身體去表達感受到的情緒。在一日活動中滲透藝術教育,能夠讓孩子親自參與、感知,體會到藝術活動帶來的身心愉悅,長期強化練習,定能夠讓身體更加強健。例如,幼兒園開展了體能大循環活動,每天保證2小時的戶外活動,同時幼兒園投放了多種功能的器械,讓幼兒得到全面的鍛煉和發展。伴隨動靜交替的節奏,孩子們便是在愉悅的心情下完成藝術目標。[3]
筆者認為,一日活動的意義就在于將每天都讓孩子有質量的度過,而幼兒藝術教育正是一種主要的方式讓其進行的順利,所以為了讓“藝術教育”更好地進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制造藝術氛圍。藝術氛圍的充斥,能讓藝術在園內無處不在,長久以往,讓藝術氛圍在園內變成一種理所當然,一種如空氣般讓孩子能夠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筆者認為,除了一日活動中的接待音樂和離園音樂,更要讓孩子在平時就能感受藝術的存在,比如,一進入園中,老師就可以裝扮成有名的音樂家、美術師等藝術家,像是貝多芬,可以用這種扮演的方式提起孩子對于藝術的興趣,就像迪士尼一樣。還有,在園內要多放置一些藝術類的玩具、圖書,讓孩子了解到藝術的樂趣,園內的墻壁可以畫一些音符,擺放藝術家的畫像等。
園內的大中小班的孩子雖處在一個年齡段,但是每一個從大中小班來看,每一個班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還是有限的,所以其實大中小班的一日活動的安排都是不一樣的,根據他們一日活動的不同,可以安排他們能接受的藝術教育的不同類型和程度。比如,小班的幼兒,可以用音樂(兒童音樂)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這個程度的幼兒多是好奇的,所以可以在每個小班的教室空出一堵白墻,讓他們去拿著不同工具、顏料,在白墻上畫出自己想要的圖形,讓他們感受色彩,線條的變化,感受自己能夠創造出許許多多稀奇古怪的東西。中班的孩子接受的相對多一點,可以和他們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藝術教育,在平時老師也要多做引導,比如,在吃飯前唱一首學過的歌,或者背誦一首學過的古詩。而大班的孩子,就更要注重對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開發,比如讓他們平時多觀察現實實物,多去自然中發現美的東西,讓幼兒去親身感受藝術就在生活中,而創作的靈感就來源于生活。努力讓每一個不同程度的幼兒,得到最好的藝術教育。
教書育人之根本在于培養一個有品質有素質的人,筆者認為作為一名從業于幼兒教育的工作者,雖然幼兒都還小,但一定要通過藝術傳遞給幼兒最純粹的知識和做人之根本。一日活動中的藝術教育是有限的,但是你傳達給每一個尚且年幼的幼兒的藝術知識是無限的,這種藝術可以延伸至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懂得藝術在生活中存在的價值,可以讓每一個幼兒就在小時種下一顆藝術的種子,在他們年幼之時,讓他們學習音樂,繪畫,體育,不但可以讓他們全面發展,而且還能給未來更深一步學習藝術打好基礎。就比如,著名演員王迅,在幼時曾學習過小提琴,但是幾十年沒有再拿起過,可是當他再次拿起,還是可以拉,并且由小提琴延伸至了他的整個藝術生涯,也為塑造他的個性給予了一定的幫助。[4]
幼兒在這個年齡段實際上都還沒有準確的自我認知能力,更不用說去學習藝術,所以在一日活動的藝術教育中,老師起主要作用。老師成為了一個教育的核心,就要明確藝術教育的根本是什么,藝術教育的根本實際上也在前面提到了,就是要陶冶幼兒的情操,給予幼兒一個去學習和未來生活的基礎,所以老師一定要端正自己態度。
老師首先要做好自身的藝術儲備,根據每一個孩子的不同,提起他們對藝術的興趣,比如在唱歌的時候,可以去模仿歌曲中人物或者動物的動作,以活靈活現的動作和身形,去刺激他們的大腦神經,讓藝術停留于大腦皮層中,可以讓孩子一聽到這首歌時就可以產生無限的聯想。再比如,在進行繪畫教學時,也可以讓孩子們去模仿所要畫的事物,或者激發他們去創作以表達這個事物對他們的感覺。當然,還有像舞蹈一類的藝術,要針對不同年齡來教學,筆者認為,舞蹈既可以讓幼兒對音樂產生敏感,又可以刺激大腦神經,還可以讓他們的四肢變得更加協調。比如一些模仿小動物的舞蹈,像一些簡單的動作,可以充分讓他們迅速抓住事物的特征,每當他們聽到或者看到就可能會牙牙學語,甚至會進行自己理解中的動作表達。
畢竟一日活動中的藝術教育僅限于園內,當孩子們回到家中可能又是另一幅景象。所以,園內可以多多開展家長與孩子一起的一日活動幼兒藝術教育,讓家長們也多多了解孩子們所應該接觸到的藝術,好讓孩子回到家中依舊可以感受到藝術的氛圍。
總之,當今缺少的不是理論意義,而是將理論意義付諸于實踐,我們在參閱了一篇又一篇文獻,寫了一篇又一篇的論文不過都是為了能讓幼兒教育更加完善,而筆者今天提出的理論意義是在深思熟慮下,設身處地為幼兒的藝術教育所考慮,所以,筆者也希望每一位幼兒教育工作者能重視藝術教育,積極給予幼兒以啟發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