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市城西區虎臺小學 青海西寧 810000)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至新課改實施以來,傳統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得到了有效轉變,尤其對于小學階段,現如今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為義務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各方面能力還處于發展階段,認識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未完全成型,以往“老師教,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往往會讓學生感到晦澀難懂,不能夠透徹地理解數學的各個知識點。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讓這個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活動,其不僅可以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改變以往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1]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在學習的過程中,讓他們自行討論,找出重難點知識,并且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突出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老師從教學主導者角色逐漸向引導者和監督者方向轉變,學生由被動聽課變為主動學習,并且在相互交流和合作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主要通過發布學習任務、明確分工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等方法來督促學生進行學習和問題的解決,并且以任務的形式來讓學生化壓力為動力,推動他們主動學習。因為在小組其他成員為教學任務出力時,學生自身也需要積極思考,來尋求問題的解決,這就是壓力和動力的源點。[2]
小組合作學習最重要的一點就如何合理的建立起學習小組,小組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學生自行選擇,在規定人數限制內學生自由組合。這種方式的優點在于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都較好,就算遇到一些爭執的地方也不容易產生矛盾,解決問題的效率也會較高。但老師需要注意的是平衡組間實力,讓小組成員能夠緊緊圍繞問題來進行討論,而不是吹牛聊天。二是由老師規定組內成員,這種方式可以方便老師進行小組管理,使得小組具有較好的正規性和穩定性。在小組成員的選取上,要兼顧到組間和組內成員之間的成績層次分布,既要避免成績相差過大,讓小組討論成為了“一言堂”,讓成績較差的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又要避免因分組影響到成績優異的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組若是群龍無首,那就成了一群散兵游勇,毫無戰斗力。所以每個小組都應該選擇一個小組長,起到領導的作用,使得學習的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而小組長的選舉最好是遵從組員的自愿原則,由內部自行舉薦,這樣的小組長才能得到每個成員的信任,有更好的威信。
在完成學習小組的組建后,更多的是考慮如何使小組學習模式多樣化。比如,可以設置為競爭模式,發布相同的教學任務,依照小組完成任務的速度和質量來評選出優秀小組,予以表揚。這樣的模式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極大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競爭模式中發布的教學任務不宜太難,應照顧到學習水平較低的小組。如果太難,只有層次高的小組能夠完成,那會降低層次低的小組學習的積極性。也不能過于簡單,過于簡單的教學任務有些小組往往能非常快速完成,長此以往,也會影響某些小組的學習熱度。所以在教學任務的選擇是一個重點問題,需要老師仔細斟酌。除開競爭模式,交流模式也是一個非常可取的方式。如字面意思,交流模式就是在各小組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后與其他小組進行交流,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能夠使學生更全面的理解問題,從而扎實掌握知識點。
在每個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肯定會有不同的聲音出現,這時候就是老師作為輔助出現的最佳時機,老師需要將學生們往正確的方向引導,讓他們將討論繼續下去。而且當一個小組遇到一個不能解決的問題時,老師也要及時出現,開解學生,給他們一個正確的切入點和解決問題的方向。同樣,老師在巡視過程中,也可以多鼓勵平時比較害羞或者成績較差的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幫助他們克服自身的障礙,變得更加自信。[3]
教學任務結束后的總結與評價也是小組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點,老師需要根據小組層次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問題來尋求他們的解答。和巡視時一樣,優先提問比較內向或者成績不好的同學,并在他們回答后給予積極的表揚,讓他們在整個過程中自信得到增強。然后就是針對層次較高的小組提問,詢問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或者是教學任務中比較難的題目。這樣才能調動全組人的積極性,到達小組學習的目的。
上述內容多為筆者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進行總結的,因而廣大老師在參考和借鑒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完善的學習小組。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