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人事處 河北石家莊 050000)
隨著國際間交流的不斷加強,加快了我國職業人才培養的步伐,各高職院校為了更好的迎合經濟發展以及國際交流的需要培養出更多高技能的人才,紛紛提出并實踐了“五位一體”教育模式。“五位一體”教育模式可以使高職院校更好的完成人才培養的目標并可以使人才更加符合社會的要求,也就是將學校招生、教學過程、實踐實訓過程、院校科研以及學生就業進行緊密的結合與同步發展,形成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的提出與實踐進一步增強了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各高職院校也將其作為學校中的重點工作,并與學校招生、教學過程、實踐實訓過程、院校科研以及學生就業等工作進行了進一步的結合,為院校的發展增加了動力,學校也將國際合作交流作為首要工作并將其延伸到院校的其它工作中。在學校的招生階段各院校進一步增強了留學生的接收工作與本院校學生的派出工作,加快了院校向國際化院校邁進的進程同時學員的國際化教育也成為吸引更多優質生源的特色。在教學過程中院校還可以引入國外的優質教育資源并提升各個專業的教學水平。院校的科研階段可以與國外的高校、教育機構開展進一步的科研合作并提升院校科研的國際化水平與院校教師的科研能力,進而增強學校的科研水平。在實踐實訓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參加國際大賽來提升院校實踐實訓的軟件與硬件水平,為參加國際比賽的教師與學生提供更加專業的培訓,加強交流以積累更多的經驗。院校畢業生的就業階段可以加強與國際企業間的聯系,并為學院中的畢業生構建起在國際企業中的實習機會,更為我國在國外發展的企業提供本土化的更加專業的技術型、技能型人才。在高職院校的申報工作中我國一部分院校將與國際企業的交流合作作為院校未來建設的目標,進一步推動各院校的發展。[1]
各高職院校應在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應本著“服務國家戰略,契合產業發展”的策略,對國際化教育模式進行改革以形成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標準。在制定教育標準時應緊緊圍繞著“一帶一路”的倡議,并對我國戰略性產業、現代服務產業與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促進相關產業朝著新的趨勢發展。構建我國職業教育的標準是為了更好的推動有條件的地區與相關行業進行試點,為在國際上發展的企業創造良好的條件,更好的為“一帶一路”建筑服務并與國際產能加強合作。通過為我國國際企業的服務,加快我國在國際上發展企業的步伐并進一步拓展這些企業所經營項目的廣度與深度。
高職院校在開展國際合作交流時雙語雙師型教師是我國高職院校發展的基礎。各學院為教師構建起更適合自身專業發展的的平臺,讓廣大教師利用不同的渠道來強化高職院校的國際化發展水平。以我國某高職院校為例,此院校已經連續六年向國家外專局申報境外培訓項目并從院校中選派有實力的科研帶頭人以及學院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到與院校有培訓交流的國外院校、企業進行交流學習,并根據國際市場對人才的需要有重點的構建核心課程。此外,學院還積極開展組織學院內中青年教師進行外語學習,為學院建立起一支即精通外語專業又精通專業的中青年教師隊伍,增強教師隊伍的國際化。[2]
2016年下半年教育部推出了利用“一帶一路”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文件,希望各級政府可以起到引領作用、各個行業可以起到主導作用、學校科研隊伍可以起到帶頭作用,進一步促進各高職院校與企業間的融合,走產學研一體的教育路線。各高職院校應抓住“一帶一路”的契機進一步配合不同的行業、企業走出去,探索不同的形式與國外院校開展合作辦學并設立相關的職業院校與培訓中心,共同根據自身需要開發出適合的教學資源與教學項目,同時還應根據學生的情況與企業的要求展開多層次的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為“一帶一路”所涉及到的地區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人才。以我國北方某高職院校為例,該院校充分的利用邊境優勢與毗鄰的俄羅斯形成產業聯合體并達成協定,共同創建產業發展中心,將兩國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產業并得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完善了“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建設與對接工作。
充分的開展與國際職業院校、校企的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院校的聯系。我國各高職院校應根據各地方不同的資源,體現出區域優勢,并與企業的需求與“走出去”對人才的要求為教育導向,同時構建起合作平臺,給予一定的保障。各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院校的特點充分的體現出在不同行業間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應以企業實際需求為主導并得到企業的支撐,可以構建起企業到哪里職業教育就跟隨到哪里的辦學模式,利用院校的科研優勢與企業將形成互補,達到與企業共同發展,實現校企雙贏。各高職院校間也應利用構建起信息交流平臺,共同增強我國職業教育水平,并進行相關技術、服務體系、相關標準及教育理念的建設與輸出積極的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職業院校的合作與交流,構建國家間職業院校的交流平臺,形成統一的、團結的發展格局。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的職業教育也開始走向國際化,這是未來職業化教育的發展趨勢。但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開展國際化職業教育時還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師資隊伍整體外語水平偏低、國際教育資源相對缺乏等,所以國家與各地區政府應做好頂層設計并給予政策保障。為職業院校創造發展的條件,與國外職業教育接軌實現職業教育國際化,給予職業教育走出去的企業資金保障、政策保障,同時給予開展國際化教育的職業學校一定的指導,為職業院校國際化教育構建起和諧的發展氛圍。此外國家與地方政府還應對政策保障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以迎合走出去的發展理念與發展趨勢。各地方政府也應根據當地院校的發展特點積極的選擇出一批優質職業院校與特色的教育專業,并給予重視,使其可以起到積極的帶頭作用推動國際化職業教育院校的建設。在此基礎上還應對參與國際職業教育的教師進行激勵以激發出其在工作中的積極性,可以構建起相應的激勵制度并將國際化作為對教師的考核標準,將其作為教師評定職稱的主要條件之一,構建起一支專業的國際化教師隊伍,充分的發揮出國際化教師隊伍作用。
在進行高職院校國際化建設時資金是發展的重要保障,無論是開展國際化職業教育還是對外招收留學生資金都是關鍵。在進行國際職業化教育的過程中各學院應積極的利用走出去戰略并運用不同的方式籌措資金助力學院的發展。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進行國際化教學時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辦學實力略顯單薄,專業對國外學生吸引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辦學質量與院校發展。所以各高職院校應積極的提升自身實力,體現出自身的辦學特點,并建立起一支專業水平強、教學質量高的教師隊伍,并著力引進各方人才。進一步吸引國外學生,提升院校國家化水平。
“一帶一路”的提出與實施,國內企業與國際企業間的聯系也更加緊密,這樣不僅給高職院校的教育帶來了機遇更帶來了挑戰,所以高職院校要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增強與國際企業的聯系與合作,應了解國際企業所需要的人才類型并不斷的提升師資水平,滿足國際市場的要求,為“一帶一路”的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