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近年來在三伏天去各大醫院接受治療的人群已經成為一種“自覺行動”。為何“冬病夏治”受到人們如此厚愛?對此,清華長庚醫院中醫科主任劉承指出:每年的“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陽氣最旺盛之時,因而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氣候炎熱、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客觀條件,用特定方法以治療某些疾病,其中最常見的“三伏貼”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是一種積極的防治虛寒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它是將藥物熬成膏藥、油膏或將藥物賦形做成藥餅,敷于體表特定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屬外治療法中行之有效的一種。
冬病夏治為秋冬儲備陽氣
劉承主任介紹:中醫認為:“冬病夏治”包括兩方面,一方面可借助大自然的旺盛陽氣,使患者“小自然”受虛損的陽氣易于恢復正常,使體內陳寒痼冷之邪借助天陽得以祛除,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另一方面可為秋冬“儲備”陽氣,令人體陽氣充足,以至冬季時不易被陰寒所傷。因此,要預防和治療某些冬季易發作的寒性疾病,應當從夏日做起,做到“夏防冬病”、“冬病夏治”,這也是中醫養生與康復治療的重要原則與方法。許多冬季的常見病、多發病,雖然在冬天發作,其發生或發作的基礎往往于夏季已形成,只是由于夏季人體內的陽氣比較充足,體內疾病還不至于肆虐;等到秋冬,天陽之氣轉弱,人之陽氣內斂,則是疾病開始發作的時候,也就是人們常感覺到有許多疾病在氣溫高的時候基本不表現,自我感覺良好,但一到寒冷的季節便開始發作,即所謂的“病比天氣預報還準”。
哪些病適合冬病夏治
劉承主任介紹說:現在大多數人知道使用三伏貼最常見的是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其實,冬病夏治是一個廣義的中醫治病法則,就是冬季容易發作和加重的疾病在夏暑季節來治療,治療的方法也不僅限于穴位貼敷,還包括針刺、艾灸、拔罐以及內服中藥等多種治療方法。適合于冬病夏治的疾病主要指虛寒性疾病,即氣虛、陽虛風寒之邪容易侵襲導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稍微受風、受寒即容易發作的疾病,每到秋冬寒冷季節發作或加重的疾病,凡具有這類特征的疾病都可以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來治療。如:呼吸系統疾病、慢性脾胃虛寒、風濕類疾病、骨關節疾病、部分過敏性疾病等。
1.呼吸系統疾病。“肺主氣,司呼吸,肺主皮毛”,中醫所講的“肺系”也屬于廣義的呼吸系統。適合于“冬病夏治”的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咽炎、扁桃體炎、反復呼吸道感染、肺氣腫、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小兒反復咳嗽等。因到了夏季,許多人喜歡貪涼或喜冷食,如果吃冰冷的東西或穿衣服較少,并長時間呆在空調冷氣的房間里,同樣會影響呼吸系統的功能。特別是一些長期慢性咳痰、喘息等癥狀遇冷或在冬季更容易發作。因此,一方面要注意避免貪涼適當保暖,同時要積極治療。貼敷的穴位主要為:肺俞、天突、膻中等穴。
2.慢性脾胃虛寒。適合冬病夏治的胃腸道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等辨證屬于虛寒病證者。因“脾主長夏”,而三伏天正屬長夏時節,可以充分利用脾氣相對旺盛時治療。按照中醫的分類方法,脾胃病也有多種致病因素,脾胃虛寒只是其中之一,主要表現是平時怕冷、口淡不想喝水、冬天四肢冰涼、胃口不好、常感疲倦無力、容易腹瀉,多數為脾胃虛寒之人;腸胃濕熱和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則不在此列,如經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或排便黏滯不暢、脾氣暴躁的,多為胃熱之人。其中,脾胃虛寒的人,冬病夏治效果比較好,可以針刺、艾灸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三陰交等穴,有助激發正氣,緩解疼痛,減少冬季的發作。
3.風濕類疾病和骨關節疾病。風濕類病和骨關節病,在中醫統稱“痹癥”。中醫理論講:“風寒濕三氣雜致合而為痹”,意思是風、寒、濕邪侵襲人體肌肉關節,阻滯人體氣血、經絡、關節,出現肌肉、關節腫帳、疼痛、麻木等;中醫認為:“痛者,寒氣多也,寒主痛,風寒、濕邪都會加重骨傷類疾病的病情。常見患頸椎病的人都不大喜歡吹空調、電扇,如果對著冷風吹,會感覺像僵住了一樣,又疼又難受,尤其是到了冬天痛苦加重。因此,慢性頸腰痛、肩周炎、頸椎病等骨傷類疾病很適合于冬病夏治。這類疾病在寒冷、潮濕、季節氣候變化,都會引起疾病發作或加重。夏天陽熱之氣旺盛,如積極配合治療,可使人體陽氣較平時更充盈,更容易使存在于體內的沉寒、凝寒、淤滯“動搖”,從而驅之外出,對風濕類疾病有一定緩解作用。因此,適合冬病夏治的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等痹病。這些疾病采用“冬病夏治”,可配合辛溫之藥加以治療,效果會較好。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艾灸的方法治療。
4.過敏性疾病。部分過敏性鼻炎很適合“冬病夏治”,對冷空氣過敏,稍受涼即打噴嚏、流鼻涕;除此之外,還有如:過敏性蕁麻疹、過敏性結腸炎等也適合于“冬病夏治”。因過敏性疾病患者中大多屬寒性體質,在夏季一般不屬于發病季節,而為緩解期。所以,此時治療過敏性疾病是一種治本的方法,在夏季可以選擇針刺、艾灸肺俞、風池、關元、足三里等,或在醫生指導下辨證用藥治療,能補益脾肺、調節臟腑、刺激經絡、改善體質、提高人體免疫力、減少過敏性疾病的發作。
此外,臨床中還發現,寒凝血瘀導致的痛經,在三伏天艾灸治療比平時艾灸治療效果更為顯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