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平
(江蘇省邳州市八義集鎮新橋中學,江蘇 邳州)
經過小學階段興趣培養和基礎知識的鋪墊,初中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關鍵階段,對學生英語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的英語技能都有了更高要求。七年級是小學向中學的過渡階段,教師需要把握好這個時期,進一步為學生奠定基礎,培養好的學習習慣,讓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針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和技巧,本人在教學和訓練環節有以下幾點想法,希望對一線的同仁有所幫助。
在英語學習中,聽力是一個普遍的薄弱環節。聽力中常見的障礙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
因為文化差異,對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說話方式認知有限,對一些日常生活化的話題、內容也缺乏背景知識,導致聽到了卻無法理解。
聽力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難點,每當遇到聽力測試,學生就會精神緊張,心情忐忑,一旦遇到聽不清的情況就馬上亂了方寸、大腦空白,結果造成能聽懂的內容也聽不明白。
在聽力中,除了扎實掌握語音、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還需要掌握有效的技巧,才能臨危不亂,從容面對。比如:錄音開始前,提前瀏覽題目,尋找關鍵信息。教師只有在明確學生的問題以后,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訓練。
英語的口語交流存在很多的語音因素,如連讀、失去爆破、增音等現象。因此,學好語音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保證學生對四十八個基礎音標的正確發音,只有讀準音標,才能確保每個單詞的正確發音,學生才會順利分辨、聽清別人說出的單詞。如自身的發音有問題,必然無法完全聽懂聽到的材料,無法聽辨正確的內容。所以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盡量使用英語原版語音材料并讓學生認真模仿跟讀。這樣可以保證學生聽到地道的發音,并在無形中進行自我正音,為將來地道的發音打下基礎。每次新課,教師都應當設計課前、課中、課后的語音播放及適當的跟讀模仿,做到余音繞耳,加強地道發音的訓練。
充足的詞匯是提高聽力的一個必要條件。聽的過程中,陌生詞匯句型越少,聽懂的就越多,心理障礙就越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積累詞匯的意識,想辦法幫助他們積累詞匯和句型。對于聽力中出現的高頻率詞匯、句型以及地道的表達,在學生聽懂的基礎上進行背誦、默寫,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因為初中的聽力材料較為簡短,教師可以在聽過幾次以后,要求學生邊聽邊寫。這樣不僅可以訓練學生邊聽邊寫的能力,有助于培養良好的聽力習慣,同時又可以練習拼寫、鞏固單詞、溫習語法,逐步加強學生的基本功。
英語的學習和提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們平時的勤奮練習和積累,才會形成質的飛躍。聽力技能更是需要平時下功夫。有些學生不重視平時的練習,只想通過考試前的突擊訓練獲得大幅度提高。事實證明,這樣的想法無異于竹籃打水。沒有平日的累積、訓練的強化、循序漸進的培養,何談迅速提高。所有學習都貴在堅持,因為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會厚積薄發。
心態和情緒對于聽力非常重要。無論什么場合,緊張、害怕都會嚴重影響自己的發揮。所以首先要調整好心態,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聽力上。一旦在聽的過程中出現不熟悉的內容或有沒聽懂的地方,一定不要慌,繼續集中注意力聽后面的內容,聽完后可以根據自己對全文的理解進行推測。不能因為一道題耽誤時間。考試不僅是知識的比拼,也是對個人心理素質的一種考驗。
考試的時間總是有限的,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獲取更多有效的信息,在聽力語音播放前,學生要快速瀏覽題目,以捕捉重要信息和關鍵詞,利用問題和選項對聽力材料進行預測,大腦在潛意識中搜集、調動相關背景知識,有的放矢,在聽語音的時候就能集中精力,有目的性地捕捉有關信息了。
上文提到提前預覽、捕捉關鍵信息并進行推理。這需要教師在日常的練習中有意識地培養指導。教師在每一次練習時,都應當提醒學生快速預覽題目與選項,預測可能的信息。長期如此,學生自然會形成這樣的好習慣。在設計聽力訓練時,教師要把握好材料的難度,合理設計訓練過程,形成逐漸深入式的任務鏈。對同一則材料,可以將泛聽與精聽結合。可以要求學生只聽懂材料大意,找到關鍵詞和關鍵句;也可以要求他們聽清整個材料內容,聽懂每句話,關注其中的語音連讀、弱化、增音、失去爆破以及習慣表達等等。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有效地提高學生捕捉信息和推理的能力
總而言之,聽力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薄弱的環節,但只要師生堅持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共同努力,把握好方向,探究出適合教和學的好方法,認真操練,堅持不懈,必定會攻克這個難題,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讓聽力教學質量更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