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2月22日文章,原題:中國“足球稅”終結舉世無雙轉會熱潮 自中國開展促使該國大亨投資驟增的“足球革命”以來,從梅西到魯尼等許多球星都曾被卷入有關加入中超的巨額轉會傳聞。但對球員和那些助長此類投機的經紀人來說,壞消息是在(中國足協)采取引援限制措施——令有關支出“從洪水變細流”后,如今中超舉世無雙的轉會熱潮已然結束。
在更廣泛的打擊資本外流行動中,中國足協從去年夏天起實施外援轉會費超過4500萬元(700萬美元)要向俱樂部征收等額調節費的規定,并進一步限制使用外援,以促進本國球員成長。
之前,中超俱樂部的人員引進費用曾超過世界上任何其他聯賽。但在本月底將關閉的冬季轉會窗口期,此類支出已從去年的5億美元降至8600萬美元。(迄今)本次轉會窗口期赴華的最大牌球星轉會費恰好低于700萬美元上限。這種戲劇性逆轉已改變全球轉會市場態勢,并引發有關中國足球在經歷多年提高后或將陷入停滯的擔心。
但北京希望這種“轉會稅”及要求每場比賽外援與中國U23球員上場人數相同的規定,將促使中國俱樂部加大青訓投入。專家認為,這還有助于在資金上改善中超俱樂部的可持續性,目前中超所有球隊都處于虧損狀態。蜂擁而至的外援幫助中國球員明顯提高球技,但提高青訓水平才是中國實現長期足球雄心的關鍵所在,“中國需要聚焦于草根(足球),因為草根創造精英。”
業內人士說,所有這些都是任何新聯賽成長煩惱的一部分。即便在歐美,也不得不每年重新評估有關規定。▲
(作者本·布蘭德,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