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疼、牙齦出血、流鼻血……不問原因,不少人就把責任推給上火,直接去給自己買清火藥了。其實,中醫說的上火也分虛實,一味清火可能幫倒忙。中醫理論認為,人體內有陰陽兩種屬性,正常情況下“陰”和“陽”勢均力敵,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陽”比“陰”多,就會表現為上火,具體分為兩種情況。
實火:指“陰”正常,“陽”多余了,此時需要去除多余的“陽”,適合清熱去火。

虛火:指“陽”正常,“陰”不夠了,表現出“陽”假性過剩,此時就要滋陰才能滅火,清熱反而會幫倒忙。
鑒別實火還是虛火,有三個簡單方法。
看小便
顏色黃、氣味重,同時舌質紅,為實火;小便顏色淡、清,說明體內有寒,是虛火。
看大便
大便干結,舌質紅的為實火;大便干結,舌質淡白的為虛火;大便稀軟或腹瀉說明體內有寒,是虛火。
看發熱
如發熱時出現全身燥熱、口渴,是實火;發熱時手腳冰涼,身體忽冷忽熱,不想喝水或喜歡熱飲,是虛火。
舉個例子,同樣是“咽喉疼痛”,如果你想按照上火來治,就要先分兩種情況。
舌紅苔黃,要清熱去火
如果伴有高熱、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等癥狀,一般為實火。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吃一些瀉火藥,如黃連上清丸、牛黃解毒丸等。生活中可多吃苦瓜、絲瓜等清火的食物;或者用菊花、蓮子心、苦丁、金銀花泡水代茶飲。
手腳心熱,要滋陰降火
如果伴有手腳心熱、盜汗(睡著了出汗,醒了就停)、舌質紅、無苔或少苔等癥狀,一般為虛火。此時應該補陰滋陰,而不是瀉火,常用中成藥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日常生活中可多吃滋陰食物,如梨、銀耳、百合、沙參、麥冬、石斛等。
“上火”的癥狀五花八門,但總結起來大多數都有紅、腫、熱、痛的癥狀,這在西醫的眼中其實是“炎癥”的表現。下面這些癥狀,如果吃了“清火藥”三天左右不見效,小編建議你早點去看醫生。
嗓子疼
嗓子干燥、灼熱、疼痛,吞咽時咽痛加重,可能是急性咽炎。此時用金銀花、野菊花、胖大海等泡水代茶飲有一定緩解作用,但最好及時到醫院治療,以免拖成慢性咽炎。
牙齦出血、牙疼
有些人出現牙齦出血、牙疼甚至口臭的時候,也會服用清熱藥物。其實,這些癥狀可能是牙結石或牙周炎引起的,清火藥治標不治本。出現牙齦出血、牙疼、口臭等癥狀,應及時到口腔科就診,查明原因再治療。
口腔潰瘍
抽煙、喝酒、吃辛辣食物之后,可能會出現口腔潰瘍。需要注意的是,超過兩周仍未痊愈或一個月內反復發作、形態不規則、伴有淋巴結腫大等癥狀,可能是“惡性”口腔潰瘍,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流鼻血
空氣干燥、鼻腔局部有炎癥,或有高血壓、血液系統疾患、維生素缺乏疾病等,都可能造成流鼻血。在開著空調或暖氣的房間流鼻血,可能是因為干燥,此時可打開加濕器。如果經常流鼻血卻找不到原因,最好到耳鼻喉科就診。

便秘
中醫理論中,便秘還分熱秘、氣秘、冷秘、虛秘等幾種類型,清火藥物可能歪打正著,緩解嗜酒、吃辛辣食物造成的“熱秘”,對于其他類型則愛莫能助。如果想吃中藥緩解便秘,最好咨詢中醫,辨證后再用藥。
嘴角起泡、發炎
如果是嘴角、外周有小水泡,很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口唇皰疹。此時應該注意休息,冰敷、清洗水泡,嚴重時可遵醫囑使用一些抗病毒藥物。快餐中精制谷物、糖分較多,容易造成維生素B2缺乏,進而出現口角炎。最根本的預防措施是多吃些粗糧、水果、蔬菜等營養豐富的食物。
“上火”和飲食有一定關系,下面這些“火”是吃出來的,預防可以從飲食入手。
吃過燙、過辣食物:刺激咽喉
溫度過高、麻辣刺激的食物,易使咽部黏膜充血、淋巴濾泡增生,吞咽時產生異物感。
建議:除了讓你“上火”,食物太燙和飲酒也是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吃飯、喝茶別太燙,等到溫熱的時候再吃。
食物過敏:口腔刺痛、嘴巴腫
海鮮、牛奶、花生是比較常見的食物過敏原,食用后可能出現口腔刺痛、嘴唇腫脹、腹部疼痛、皮膚風團等癥。花生導致的過敏,發病非常急,容易出現咳嗽、氣短等呼吸系統癥狀,嚴重時可發生急性喉水腫,危及生命。有過敏史或過敏體質的人,不能隨意吃成分不明的食物。必要時,可進行脫敏治療。
瓜子吃太多:嘴里起水泡
瓜子、花生等食物,一般又干又咸,一方面過于粗糙易劃傷口腔黏膜,另一方面形成局部高滲透壓脫水造成炎癥。吃這類食物時應盡量選原味的,最好不要直接用嘴嗑,并控制每次吃的量。
果蔬沒吃夠:牙齦會出血
成天大魚大肉、蔬菜水果吃得少,可能因維生素缺乏而造成牙齦出血。這種情況下,建議少吃魚和肉,每天吃夠500克蔬菜、250克水果,并且飯后漱口,每天刷牙、用牙線。
經常吃甜食:皮膚長痘痘
比起吃辣,“高糖”食物更可能讓你長痘痘。其機理可能是雄性激素水平與血糖水平呈正相關,皮脂分泌又受雄性激素調控所致。長痘痘的朋友,除了少吃辛辣食物,也要反省一下是否經常吃冰激凌、甜點,如果是,應該少吃。

冬季氣候本身就干燥,這是因為氣溫較低,自然界的水分都以液態或固態的形式存在著,空氣中的水分比較少。而北方冬天有暖氣,南方有空調,還有些人會使用電褥子、電暖氣等,這些方式都可能把室內少量的水分烘干,加重干燥程度。人長期在這種環境中生活,就會出現“燥火”的表現,比如嘴唇干裂、咽喉干燥、口渴欲飲等,嚴重時還會有干咳,這預示燥火已經傷到了肺。這時,首先要注意取暖設備的溫度不能調得太高,并配合使用加濕器;嚴重者需要喝點養陰生津、清熱的中藥,如麥冬、竹葉、石膏、蘆根、沙參等,各取10克混合代茶飲即可。
吃出來的“濕火”
冬天可以適當吃點火鍋來御寨,但吃得太過頻繁也對身體不好,因為火鍋基本以溫熱的肉類(牛羊肉)為主,肥甘厚味攝入過多時,脾胃的運化功能便顯得薄弱,不能運化就會生濕熱,即“濕火”,可表現為口黏口苦、胃脘脹滿、食欲不佳、舌苔黃膩、小便發黃、大便不暢等。濕熱者應注意飲食清淡,可以多吃些芹菜、蓮藕;還可服用些藥物,如藿香、佩蘭各10克泡茶飲,或取適量赤小豆、生薏米煮粥喝。
凍出來的“寒包火”
有人感覺自己上火了,就想靠少穿衣服的方法來去火;還有些女孩愛美,大冬天也穿著裙子,這些做法都錯了。上火需要在體內疏散、清解,如果靠外面的寒氣來去火,不但不能達到目的,反而容易形成另一個病證,即“寒包火”。寒氣都有凝閉的性質,讓寒氣從外部包圍人體,體內的火氣就很難再散發出去。
寒包火可以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以感冒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是急性的,可能岀現發熱怕冷、咽喉腫痛等;還有一種是以慢性的形式表現出來,即身體老感覺怕冷、手腳涼,同時又經常口舌生瘡、口干口苦、臉上起痘等。
解決寒包火首先需要散外寒,在散寒的基礎上配以清熱,日常生活中推薦蘿卜配生姜煮食,生姜去外寒,蘿卜清里熱,搭配服用可緩解癥狀。
忙出來的“心火”
一到年底,很多單位都有加班加點的習慣。工作太忙、壓力一大,人就會著急,這樣會生出肝火,表現為心煩急躁、口干口苦、頭暈、面紅目赤等。肝火還會進一步發展為心火,出現心悸、失眠、多夢、口舌糜爛、尿黃灼熱等癥狀。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調整好心態,以平和積極的心情對待工作,另外可選擇太極拳等運動疏泄心火,也可以用菊花、金銀花、竹葉、梔子等35克代茶飲。
容易上火的冬天,很多小毛病輪番上陣,去醫院小題大做,硬扛又坐立不安。專家給出一套“降火餐”,請對號入座。
男性肺火、胃火
抽煙喝酒導致肺火重,表現為咳嗽、咳痰、嗓子疼。可以多吃白蘿卜、雪花梨、蓮藕、百合、枇杷、杏仁、柚子等。大魚大肉導致胃火重,表現為臉上長痘、口氣重、便秘等,可以多吃綠豆粥(湯)、苦瓜、苦菜、黃瓜、西瓜、冬瓜、馬齒莧、芹菜、薏米等。

女性心火、肝火
心思重、想得多,很多女性常有心煩、失眠、口舌生瘡、舌紅等問題,這是心火旺的表現。去心火需苦寒,可用蓮子心3克或竹葉5克泡水代茶飲,也可吃苦瓜、草莓等降心火的食物。肝火多見于更年期女性,表現為愛發脾氣、頭痛、頭暈、口苦等。去肝火重在解毒,可以用菊花5克泡水喝,既能降火又能明目,還可多吃薺菜、絲瓜等疏肝的食物。
老年人腎火、肺火
去腎火需滋陰,可吃黑木耳、枸杞、桑葚、豬腰、海參、西紅柿、豬血、蜂蜜、牛奶、鴨血、鴨肉、蛤蜊等。肺火多為肺燥引起的火,表現為干咳、便秘,可以吃百合、枇杷、蓮藕、白蘿卜等潤肺的食物。老年人怕寒,用冰糖、銀耳、雪花梨一起煮水喝更好。
青少年肺火、脾胃火
青少年火力壯,再加上愛吃油炸食品、高熱量洋快餐等,一般多肺火和脾胃火。肺火表現為經常感冒、咽喉痛、臉上長痘、愛流鼻血,可以多吃雪花梨、柚子、百合、白蘿卜去火。脾火的表現為便秘、牙痛、口腔潰瘍。去脾火要利濕,建議多吃綠豆粥(湯)、西瓜,也可以用竹葉或荷葉3克泡水喝。
最后,小編還要告訴你一個非常有效的降火方法——多喝水。無論是吃辣了、吃咸了,多喝水都能幫到你。有時候,感覺嗓子在“冒火”,也可能是中樞神經傳遞給你的信號,提醒你該喝水了。健康成年人每天應該喝夠1?200~1?700毫升水,天熱或出汗多的時候,需要喝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