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艷
【關鍵詞】超聲醫學;創新型醫學人才;效果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2
超聲醫學是由多門學科共同組成,例如,電子工程技術、醫學等。超聲醫學主要是通過對人體的作用與反作用的規律進行研究,并能夠由此實現診斷和治療的目的。通過超聲學能夠發現人體組織的作用和相關變化規律,并能夠利用變化規律以及人體器官特有的解剖結構對各種疾病進行診斷。因此,在超聲診斷學教育實踐中,應保證知識的客觀性、直觀性、實踐性,使學生們充分掌握人體生命規律,并能夠將所學應用于臨床中,通過教育改革使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以及創新能力得以提升[1]。為了培養和造就創新型醫學人才,徐州醫科大學在《超聲診斷學》的教學中運用了“發現法”進行教學改革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發現法的含義
發現法是由外國引進的一種教學模式,由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提出,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引導和啟發作用,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夠完成相關課題研究,從而掌握相應的原理以及結論[2]。通過發現法,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并積極參與到教學課程中去,同時能夠對現代科學手段加以利用,使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得以提升。發現法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應由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探尋結論,并根據自己的觀察發現問題,并通過收集資料等手段總結結論。教師引導過程中應采用科學的方式方法,使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得以提高,并能夠主動參與到科學知識的探索中,是2學生所學內容記憶更加深刻[3-4]。
2 發現法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
根據應根據職將所學內容設置相關病歷,同時將超聲診斷該階段與所學內容相互融合,并由教師提出問題,通過學生思考以及分組討論等方式進行開放式教學,該種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并能夠與實踐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獲得知識。例如,在講述時,教師可設置如下病例:病例一,女性,30歲,已婚,停經55天,陰道流血14天,下腹痛1天,自訴停經37天自測尿妊娠陰性。1天前就診新疆佳音醫院,婦科B超發現左側附件包裹性無回聲(建議復查),血HCG:661.30 IU/L。病例二,女性,32歲,近一年來脾氣暴躁,經常與家人發生爭吵,怕熱、多汗、易怒、失眠、易餓,食量由原來5兩/每日增加到1斤/每日,勞累后出現心慌,逐漸出現脖子增粗、雙眼突出。查血T3:600 ng/dL,TSH:<0.015 IU/mL。利用這兩個病例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能夠開動腦筋探究問題的根本,并對通過教材,網絡平臺等學習輔助手段加以利用,使知識點的印象更加深刻。
從病例出發,使學生認識打自身不組,并通過自己的努力想辦法解決,例如,查閱病歷治療、請教老師等方式,從而使得學校的內筒不局限于書本,獲得更多知識。病例一中,該女性患者的第一診斷是什么?從哪些臨床表現及相關的實驗室檢查得出的診斷?該疾病主要的鑒別診斷有哪些?超聲檢查在鑒別診斷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需要鑒別診斷的疾病的超聲表現是什么。病例二中,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及甲狀腺功能的檢查結果可以診斷為什么疾病?該疾病的超聲檢查主要表現有哪些?該疾病與其他甲狀腺疾病在鑒別診斷的過程中,超聲檢查有什么不同?通過學生自己對典型病例的分析,能夠使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更加深刻,并能夠將所學內容應用與臨床實踐中,對學生日后到臨床實踐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深入挖掘,學生所學知識不應僅僅局限于課本,應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并掌握相關深入挖掘知識點的方法,可以通過由學生主張病例設計,并經過小組討論提出相應問題,并有學生將學習成果進行展示,由教師對學生展示內容進行補充,使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內容:(1)宮外孕的診斷要點:根據停經后陰道時有出血,突然下腹部劇烈疼痛,尿HCG有時陽性;彩超在宮腔內未見孕囊,宮外附件區發現不均質包塊。(2)主要與宮內妊娠流產、黃體破裂、急性闌尾炎、急性輸卵管炎等相鑒別。(3)甲亢的診斷要點:病史有怕熱、多汗、易怒、消瘦、多食;查體有心慌、眼球突出、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提示T3、T4增高;甲狀腺彩超提示甲狀腺腫大,血流豐富,呈“火海”征。(4)甲亢與單純性甲狀腺腫及橋本氏甲狀腺炎的超聲鑒別要點主要有血流是否豐富,甲狀腺回聲是否均勻。掌握以上知識點,了解了事物發生、發展的內在規律后,學生們自己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就會發現病例一、二中的問題迎刃而解。通過學生自主設計病歷,并由學生作為課堂主導,能夠提高學習興趣,并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學習的相關方法,能夠做到理解記憶,使學習到的知識更加扎實[5]。
3 發現法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通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能夠使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6]。同時,同時能夠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并能夠減輕教師的工作量,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課題,進而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增強,并通過對學生的問題以及學習成果進行指導,能夠使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拓寬,為學生日后參與到臨床工作中打下基礎。
最終能夠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得以增強,學生能夠利用現有的資源收集相關資料,判斷結論是否正確,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開發,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以增強。
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發現法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獨立進行學習,其自始至終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扮演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啟發引導學生是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增強,并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滿足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大道,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目的[6]。
總之,將發現法應用到教學中,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并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徐州醫科大學超聲診斷學的教學的應用,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發現法與其它教學方法相結合,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會發揮更加有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郭萬學,燕 山,楊浣宜,等.超聲醫學[M].第6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48.
[2] 喬國軍,劉宏偉,劉朝暉,等.發現法在高職護理專業《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5,32(6):539-540.
[3] 劉朝暉,喬國軍.發現教學法在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5,31(5):451-452.
[4] 羅 穎,趙澎濤,董明清,等.在模塊化教學模式下病理生理學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西北醫學教育,2016,22(6):1188-1189.
[5] 王 崢,王國華,馬小娜,等.發現法在中醫婦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8):27-28.
[6] 高秋珍.基于發現教學法的課堂教學研究總體框架—以《兒科學》教學為例[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2):157-158.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