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江豐
【摘要】目的 探討手術室急診患者采用循證手術室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手術室急診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法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53例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57例采用循證手術室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手術室護理在手術室急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循證手術室護理;急診患者;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手術室急診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法將其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男28例,女25例,年齡34~72歲,平均年齡(53.85±4.72)歲;觀察組男29例,女28例,年齡31~74歲,平均年齡(54.28±4.5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包括儀器設備檢查與調試,術中生命體征監測、手術配合,術后病情觀察、并發癥護理,等等。
1.2.2 觀察組
采用循證手術室護理。(1)提出問題。術前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手術護理需求,并因此為依據,把如何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如何提高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和護理配合度作為重點問題。(2)循證支持。提取“循證手術室護理”、“手術室急診患者”作為關鍵詞在各大數據庫中進行檢索,查找相關的文獻資料;把相關的文獻資料與患者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制定并完善循證手術室護理方案。(3)實施護理干預措施。①術前,護士將患者的病情、手術流程等信息告訴患者,讓患者知道雖然病情緊急、進展迅速,但是只要救治及時就能夠挽救患者的生命,從而緩解患者的緊張、不安、恐懼等心理。同時,術前護士還應準備及清點手術器械、物品,使手術能夠順利進行。②術中護理。術中患者的身體暴露在空氣中,為防止患者受寒以及保護患者的隱私,護士給予保暖護理,包括調節室內溫度,遮蓋術區以外的皮膚。另外,術中護士與手術醫生盡量保持安靜,如果需要討論病情則盡量降低音量,防止患者聽到后產生不良心理。③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將患者轉至病房,責任護士了解患者術后的生命體征、病情變化、傷口疼痛程度、心理狀態,如果有異常情況發生則實施相應的處理,比如清潔傷口、鎮痛、心理疏導等。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手術室急診患者發病突然,病情緊急,從入院到進入手術室接受治療的整個過程較短,因而很多患者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心理應激反應強烈,生理上的不適感加重。為避免心理應激反應影響到手術治療過程及治療效果,臨床醫護人員需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本研究對循證手術室護理在手術室急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結果表明,與采用常規護理的患者相比,采用循證手術室護理的患者其手術時間明顯更短,術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明顯更低。循證護理是一種理論研究與臨床經驗相結合的新型護理模式,患者的需求在護理過程中得到充分的滿足。本研究中,對手術室急診患者實施的循證手術室護理是以實證為基礎的護理方法,術前收集到的文獻資料以及了解到患者實際情況是護理服務的基石。通過循證手術室護理,護士能夠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從而縮短手術時間,盡快結束手術。
綜上,循證手術室護理在手術室急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楊 歡.循證手術室護理在手術室急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A01):315.
[2] 吳展華,常后嬋,別逢桂,等.循證手術室護理在手術室急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2016,29(5):1005-1006.
[3] 劉會樂,王 浩,武曉攀.循證手術室護理在手術室急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33(14):616.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