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華
【摘要】目的 研究復方丹參滴丸與曲美他嗪聯合應用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方法 選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踐組,各33名,實踐組采取復方丹參滴丸與曲美他嗪聯合應用治療,分析對照組與實踐組治療效果。結果 實踐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踐組治療后在每搏量(SV)及射血分數(EF)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復方丹參滴丸與曲美他嗪聯合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謝,降低心肌氧耗量,效果顯著。
【關鍵詞】復方丹參滴丸;曲美他嗪;聯合應用;不穩定型心絞痛;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1
不穩定型心絞痛[1]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疲勞穩定型心絞痛與猝死的一種臨床表現。具有發病時間持續延長、心絞痛發作次數急劇增加,舌下給藥硝酸甘油時療效不明顯等特點[2]。本文通過對我院收治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復方丹參滴丸與曲美他嗪聯合應用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現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踐組,各33例,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方法,實踐組采取復方丹參滴丸與曲美他嗪聯合應用治療,分析對照組與實踐組治療效果。其中,實踐組男16例、女17例,年齡45~90歲、平均(55.57±5.35)歲;對照組男16例、女17例,年齡46~88歲,平均(55.22±5.31)歲,孕周24~30周,平均孕周(27.63±1.33)周。兩組患者的年齡、體質、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與實踐組患者均采取常規治療[3]方法(抗凝血、抗血小板、動脈擴張和脂質治療)。實踐組在此基礎上采取復方丹參滴聯合曲美他嗪,其中復方丹參滴丸口服每次10丸,每日3次,口服曲美他嗪每次20 mg,3次/d。對照組與實踐組療程均為4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照組與實踐組有效情況與治療前后心功能改善情況。有效情況分別有效(不穩定型心絞痛發作消失或減少75%),基本有效(不穩定型心絞痛發作減少50%),無效(不穩定型心絞痛發作減少50%以下)。心功能改善情況包括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前庭脊髓外側束、每分鐘搏出量、左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x±s”表示,采用x2/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實踐組采取復方丹參滴丸與曲美他嗪聯合應用治療,實踐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不斷加大,心血管疾病人群不斷擴大,逐漸向低齡化方向發展,不穩定性心絞痛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本文將在我院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實踐組采用復方丹參滴丸與曲美他嗪聯合應用治療。結果實踐組療效、每搏量(SV)及射血分數(EF)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差異明顯有效。
總是,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效果使用復方丹參滴丸聯合曲美他嗪臨床效果明顯,是一種值得推廣應用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祝長芝,郭美榮,王 芳.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病機制及藥物治療進展[J].醫藥前沿,2016,6(12):101-102.
[2] 江 蕓,嚴 瑜,李海燕.復方丹參滴丸與曲美他嗪聯合治療老年冠心病伴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7,31(6):72-73.
[3] 張書軍.復方丹參滴丸聯合曲美他嗪治療不穩定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研究,2017,25(1):96-97.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