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黨鋒 燕麗紅
【摘 要】學風建設一直以來都是高校尤其是民辦高校的焦點,學業導師制是提升學風建設,提高學習學習意識,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本文從學業導師在學生學業規劃,課程學習,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闡述,并進行了具體的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名辦高校;學業導師;學風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4-012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4.051
學業導師制起源于英國牛津大學,已逐漸成為高校教育教學尤其在研究生培養階段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目前在本科培養階段也有高校開始嘗試。筆者所在分院在前幾年曾嘗試一個老師帶7~8個學生作為學業導師,但效果甚微。在不斷改革過程中,對于學風建設一直是分院關注的重點。于是在這一年中,除了給班級配備年級生活輔導員后,給每一個班從教師隊伍中配備學業導師,主要負責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規劃等學習有關事務,筆者本人具有多年輔導員的經歷,同時身兼學業導師,在學生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經驗。
1 學風建設的系統化思考
良好的學風建設是保證教學質量的籌碼。如何建設良好的學風,是分院一直以來狠抓的工作。從分析當前大學生的特點出發,明確對象,深入思考,促進學風建設。
1.1 學生學情分析
大學四年學習,需要學生明確目標,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學習和生活,提升自我素質和綜合能力,以更好的走向社會。但是當今的大學生又生活在信息膨脹的時代,他們思維活躍,追求自我,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自我控制和管理,專業思想模糊,學業規劃不科學;課堂遲到、早退、曠課、打瞌睡、玩手機等現象嚴重;學習方法不合理,學習效率低;對大學四年的生活缺乏系統的規劃,以至于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就業質量不高等現象。
1.2 學風建設的必要性
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基石,如何更好地提升學生在校四年的質量,分院應針對學生目前的現狀,校院結合,社區與分院聯合,加強學風建設。除了出臺相應的學風建設實施方案,二級學院應與社區、學校加強協同育人的力度;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倡導學風建設;借助嚴格的教學規范、紀律約束促進學風建設;對課堂紀律、作業、考試等制定相應工作規范或要求;強化教學質量的監督考核。通過多種形式營造爭創優良學風的氛圍,因此,建立學業導師制度,從學生學習方法,學習規劃等方面給予學生引導和指引,能更好促進學風建設,提升教學質量。
2 學業導師的作用
學業導師制是教育教學改革的產物,是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有力途徑,學業導師制的建立可以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生學業指導、學業和職業規劃中的作用,實現“教書”與“育人”的有機結合。學業導師主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有問題的學生重點指導與溝通,同和對于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可以聯合輔導員及社區導員,多方面進行指導,并兼具管理職能,與輔導員制配套構成一個完整的學生教育工作體制。
(1)實行學業導師制是新時期加強高校學生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2)實行學業導師制有利于師生的交流,優化師生關系,發揮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加強對學生學習和成才的全面咨詢和指導,通過定期召開學生干部會議、優秀學生學習經驗分享會、學風建設總結會等促進學風建設和學生的健康成長。
(3)實行學業導師制有利于促進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加大課外培養力度,并定期給學生介紹專業發展動態;通過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 學業導師建設的舉措
3.1 學業規劃的建立
大學生有了更多的自己時間,有何有效的進行大學四年的學習,需要一份切實可行的學業規劃。對于剛剛入校的00后大學生來說,做學業規劃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學業導師一定要親力親為幫學生做好學業規劃。當然這個規劃并非一成不變,需要學業導師認真調研學生的興趣、愛好、畢業去向等內容,及時做出合理的調整,既能保證學生的個性發展,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明確學習目標,學業導師幫助學生制定比較合理的學習計劃,例如大學每一階段都有什么考試,專業都有什么競賽,有什么工作室等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進行考慮,并提前做準備。學生只有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有了總體認識后,才能有目標,有計劃,并進行實施,這樣才能有一個充實的大學生活。
3.2 學習方法研討
大學的學習完全和高正階段不一樣,學生需要再課后進行大量資料的收集和研究,并對老師課上的內容進行及時總結和復習,才能做到下一節課應對更多的知識量。那么就需要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因此,學業導師可以定期開展學習方法研討,可以請高年級的學長進行自我學習方法介紹,也可以請合作企業的工程師結合企業需要講述學生專業學習的方法及思路,同時學業導師可以定期召開班會進行學習方法的研討,針對學生的問題讓大家暢所欲言,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更好地讓學生適應大學的學習。
3.3 課程體系梳理
針對不同專業,學業導師應加強對學生課程體系的介紹,讓學生對大學四年的課程做到心中有數,在對人才培養方案梳理的基礎上,通過魚骨頭,課程地圖等形式對課程體系進行展現,并通過不同的方式給學生進行講述,可以通過專題,可以通過班會等形式,讓學生知道每一年有那些課程,并知道各課程之間的關聯,知道大一的高數對后面那些課程做支撐,大二的基礎課又為大三大四那些課程做基礎的,這樣學生才會有目標的學習,也不至于面對繁重的課程時無所適從。
3.4 建立聯系方式
為了更好地促進學風建設,需要分院,學生,學生家長,學校多管齊下,共同監管,因此,分院在學風建設過程中建立班級微信群、QQ群,家長微信群、QQ群,通過各種通訊方式了解家長了解學生的,必要的時候到學生家里家訪,了解更真切的學生在家表現。學業導師建設,是幫助學生進行學業指導、規劃等,這些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所以首先是和家長取得聯系,通過電話聯系、家訪、來校等方式,每周與家長聯系定期交流學生在校狀況,指出優點、缺點。同時也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等狀況,這樣做到互通信息,全方位的了解學生,這是幫助學生轉化的基礎。
4 總結
學業導師制是良好學風建設有力保證,學業導師是對二級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的輔助和補充,并不能取而代之,另外學業導師工作需要在教師保證自身教學工作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進行,這樣才能具有良好的指導效果。同時分院在建立學業導師制時應明確工作量,明確學業導師自身的職責和工作內容、以及二級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的相對分工,防止二者對自身的工作產生混淆。學業導師在開展工作時,應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對指導的形式和次數不一定要做硬性要求,在指導方法上提倡教師要大膽地創新。學業導師的管理應以學生的評價為主,注重效果。
學業導師在民辦高校屬于創新性實踐,導師應在指導過程中和收到相關反饋后及時進行總結,不斷探索,積累經驗,使得學業導師發揮應有的作用、將學業導師制完全落地、使得學生真正能夠受益。
【參考文獻】
[1]武天驕.學業導師制對本科生學習能力和素質教育造成的影響[J].科教導刊,2016(09):27-28.
[2]郭勝輝,本科生學業導師工作實踐初探[J].當代教研論叢,2018(08):094.
[3]胡巧娟,王曉娟,李銳.淺析高校本科生學業導師在學生發展中的作用[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3(1):80-81.
[4]何清.本科生學業導師制的優勢及問題[J].人力資源管理,2016(12):176-177.
[5]田錦程,仇興雷,籍元.淺析高校實施本科生學業導師制的實踐問題及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6,3(35):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