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軍飛
(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雙溪口小學,浙江 麗水 321408)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知識、提高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運用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學實踐中,只有實施作業分層,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精神,使學生更好地完成數學作業,真正實現《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目標,從而讓數學課堂異樣光彩。
由于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他們的思考方式、學習需求、學習優勢和學習風格各不相同,導致學生學習的程度不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同,故作業的布置應以“面向學困生,照顧學優生”為原則,作業分層次要求、分檔處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課堂作業需在考慮共性的同時,兼顧學生的個性。使課堂作業能成為發展學生特長,彌補學生不足的手段。例如:在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一課后,可以設計這樣一組題目: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鞏固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如圖,做這樣一個手提袋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紙板?(長30厘米,寬10厘米,高40厘米)
(設計意圖:聯系實際生活,計算生活中長方體形狀物體的表面積。)
一個游泳池,長48米,寬30米,深2米。要在這個游泳池的四壁和底面抹上一層水泥,按每平方米需用水泥2千克計算,一共需水泥多少千克?
(設計意圖:本題不出示示意圖,由學生自主將生活中的實例抽象為數學模型,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分析解決問題。)
動手操作:將一個長方體切成兩個長方體,表面積將會發生什么變化?
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應該是可以選擇的,個性化的,應該給孩子綜合運用知識、發展和展現個人天賦提供機會,應該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庭作業應該是教師精心準備的送給孩子的一個禮物,愿這個禮物能讓所有的孩子都喜歡,使我們的數學學習快樂無限!
(1)首先我們可以設計“套餐”型的作業。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模仿練習,變式練習,發展練習三類,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自己需要的作業。如:在學習小數乘法簡便計算后,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星級作業:
一星級:(1)5.4×72+5.4×28(2)(1.25+2.5)×4
二星級:(1)5.4×99+5.4(2)7.5×10.1
三星級:(1)7.4×5.6+7.4×5.4-7.4(2)8.4×7.2+0.84×28
(2)其次我們還可以設計“多味”型的作業。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設計些具有不同的解決方式和結果的練習題,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要。如:在學習小數乘法后,可提供給學生某花店的鮮花價格表:

鮮花品名 玫瑰 郁金香 百合 康乃馨 馬蹄蓮每枝價格(元) 3.5 3 1.2 0.25 2.5
讓學生根據此信息進行提問,并自行解答。
實施作業分層是一個關鍵環節。如何實施更有效呢?小學生天性好玩好動,喜歡新奇有趣的東西。學習也如此,如果能設計一些生動有趣、富于挑戰性的題目,學生必然興趣盎然,積極參與。
數學作業分層設計時,可以“寓做于興趣之中”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設計具有童趣性和親近性的數學作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做”為“我要做”,更好地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
如:在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后,我設計了一道“幫助小兔找門牌號”的游戲性作業,即:小兔接到小熊打來的電話,邀請小兔到它家去玩,小熊說,它家的門牌號是108號。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區一看,傻了,原來這里的門牌號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們能幫幫小兔找到小熊家嗎?為了改變原有計算題枯燥、乏味的現象,可設計一些如“找門牌號”、“小猴闖關”、“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寶座”等帶有童趣味的游戲性作業,把一道道計算題融合在故事情節中,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運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學習的興趣。
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彼此有不同的學習優勢,也有不盡相同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多樣化的作業類型,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比如在作業布置時,利用“作業超市”的形式設置三類題目:A類1星題是基礎題,這是針對一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布置的,淺顯易懂,有利于他們獲得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習的自信心;B類2星題為基本題,這是針對大部分學生布置的,緊扣當天所學的內容,有利于他們鞏固新知,增長智慧;C類3星題及思考題是發展題,這種題目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針對基礎好的學生設計的,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在“作業超市”里,學生可自主選擇類型,也可以各種類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異,各取所需。同時,學生還可根據自己的練習情況,自主申請增加或減少作業,以充分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性格,不斷挑戰自己。這樣,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開發了學生的內在潛能。
總之,實施作業分層,教師要以發揮學生自主潛能為出發點精心設計作業,變機械重復為靈活多變,變單一的知識為知、能、創的綜合訓練,變為完成任務而不得不為之的苦澀為在探索與創新中品嘗成功的喜悅。給學生一片嶄新的遼闊的發展空間,放飛學生的潛能,為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