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蓮
(寧夏青銅峽市中灘中心小學,寧夏吳忠751600)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的教學建議中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課程標準一教學建議使得“問題情境”成為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上好一堂課的重要指標。因此,在推進新課程實施的主陣地——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高質量的數學問題情境教學,并以此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數學、深入地思考數學,促進學生數學修養的提高,成為數學教師不容回避的問題。下面就我在數學課堂中的幾點認識與同仁分享:
在上”組合圖形面積“這一節課時,我以動畫形式播放一段視頻:”狼與兔子的故事”引出狼與兔子所在的位置構成三角形, 讓學生說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同時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讓學生說出它們的面積。接著教師再說"兔子打算蓋房子,圖為它們占地面積,請你們幫它們算一算它的面積。今天我們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以此導入新課。

把學生分成三組,討論說出方法:
一組方法一:分成一個長方形和梯形,12×4+(12+15)×(10-4)÷2 48+81 129(m2)(分割法 求和)
二組方法二:12×10+(15-12)×(10-4) 120+9 129(m2) (分割 求和)
三組方法三:15×10-(10+4)×(15-12)÷2 (求差)
四組方法四:(4+10)×12÷2+15×(10-4)÷2(分成梯形和三角形)
總之,上好一堂數學課非常重要,我們既要有效利用多媒體資源,又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活而不亂,鮮活的生命力灌注整個課堂,努力為培養中國或世界的建設者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