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承佑,彭 博
(1.大冶有色金屬有限公司銅綠山礦,湖北 大冶 435100;2.黃石晟祥銅業有限公司,湖北 黃石 435000)
銅綠山礦是大冶有色公司主力礦山,位于湖北省大冶市金湖街道,主要從事礦石采選作業。礦區面積約3.5km2,礦體以矽卡巖、大理巖含礦為主,圍巖為侵入巖,礦物以銅、鐵為主,伴生礦物有金、銀、鉬等,礦石硬度中等,節理裂隙較為發育,開采地質條件較差。礦山經過多年開采,目前有9個中段同時生產,技術管理及生產組織難度較大。
礦山按對標要求對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實行三級扁平化管理。礦山下設采礦、選礦、機運、充填、維修5個生產車間和12個職能部門。作為礦山組成部門,技術專業線將技術人員統一收編管理,實行集中管理,其中地質、測量、采礦等實行井下分區管理,選礦專業實行專業線管理。這種管理模式保證了技術的獨立性、嚴肅性和客觀性,但由于技術人員相對脫離生產一線,技術不一定能及時、準確地服務于生產。
銅綠山礦的技術管理體系已運行多年,為礦山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運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架構及人員、技術專業線協作、技術部門與其他部門協作、技術創新幾個方面。
(1)架構及人員方面。銅綠山礦生產系統復雜,作業中段多,技術管理工作任務多,內容繁雜,需要大量技術人員,但目前從事技術管理的人員有32人,相對作業規模來說人員嚴重不足,詳見表1。在人員結構方面,技術人員存在普遍年齡偏大、職稱偏低的情況,工作熱情不高,專業能力偏差,表現在部分技術人員對標準規范掌握不夠,不能按照技術標準規范指導現場施工;而年青技術人員多為近幾年新分配大學生,還不能獨立開展工作。另外礦山井下作業區域分為自營和外包兩部分,設專門的采礦車間進行管理,技術部門下達技術指令需要經過車間,一定程度上造成指令鏈條過長,也存在職責不清的隱患。出現技術管理問題后,技術部門與車間有相互推諉的現象。

表1 銅綠山礦技術人員統計
(2)技術專業線內部協作方面。目前地質、測量、采礦、選礦專業協作方面不到位,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一些需要專業間協作的工作推進緩慢,制約了技術管理進一步開展。具體表現在缺乏系統管理思想,存在多人指揮的現象,現場技術管理較為混亂,導致施工單位無所適從。
(3)技術部門與其他部門協作方面。技術部門與礦山其他部門之間溝通過少,也會帶來一系列問題。技術與生產部門溝通少,會導致生產技術指導不及時;與考核部門溝通不到位,導致技術指令執行差,處罰難以落實到位;技術垂直管理后,技術人員在現場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意識不強。
(4)技術創新方面。在技術創新方面,盡管近年來引入了分段空場嗣后充填采礦法,作業效率較高,但受作業條件限制,未能大量推廣使用,導致目前仍主要采用工藝落后、生產成本高的上向水平分層充填采礦法,高效采礦方法作業量占比在20%以下。
(1)加強各部門協作。為了適應市場化的要求,必須正視問題和現實,理順技術與生產的關系,理清地測采選專業之間的關系,既要劃清邊界,又要互相協同。為了強化協同,可以建立若干技術團隊,各個團隊負責一定的管理區域或者課題項目,使分工明確,責任清晰,更好地服務于生產。另外要建立部門與部門問題協調機制,實行部門牽頭負責制,做到問題閉環管理。要強化技術協調,提高設計圖紙的質量,減少因技術錯誤帶來的協調問題。設計圖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施工質量的優劣。圖紙會簽又關系到各專業的協調,設計人員對自己設計的部分,一般都較為嚴密和完整,但與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夠一致。這就需要在圖紙會簽時找出問題,并認真落實,從圖紙上加以解決。同時,圖紙會審與技術交底也是技術協調的重要環節。圖紙的會審應將各專業的交叉與協調工作列為重點,進一步找出設計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再從圖紙上解決問題。而技術交底是讓施工隊、班組充分理解設計意圖,了解施工的各個環節,從而減少交叉協調問題。
(2)加強軟、硬件建設。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井下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復雜,不可預見的因素將會更多,而政府的監管越來越嚴格,這些都對礦山技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因此加強軟硬件建設,使各項管理工作精細化就非常必要。軟件方面,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技術管理制度,建立嚴格的隱蔽驗收與中間驗收制度。通過管理手段減少各專業的配合問題,建立現場技術指導工作流程,由專人統一指揮,解決各施工單位的協調工作。硬件方面,要添置必要的設備儀器,在隱蔽驗收、采場施工控制、品位在線監測、露天坑監測、頂板分級管理等方面做到精細化、精準化、自動化,一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二來為礦山管理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持。
(3)培養技術管理團隊。企業目標的實現需要每一個員工的努力,具有團隊協作精神的團隊十分尊重成員的個性,重視成員的不同想法,激發企業員工的潛能,真正使每一個成員參與到團隊工作中,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相互配合,完成團隊工作目標。銅綠山礦井下技術管理可以實行團隊承包模式,要合理劃分業務單元,將地質、測量、采礦三個專業技術人員捆綁,組成若干個承包團隊,分別負責不同區域管理工作,團隊績效與承包管理區域工作開展情況掛鉤,這種做法一是做到了責任落地,激發了技術人員的責任心和主動性,二是培養了團隊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培養技術人才。
(4)鼓勵技術創新。要不斷加強同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不斷推進技術管理創新。建立一套完善的技術創新績效考核體系,將獎勵考核和工作業績聯系起來,拉大績效差距,充分調動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技術管理和創新能力。
(5)重視技術人才培養。施工質量的好壞與管理的水平素質不可分,應加強技術管理人員的培訓,專業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新技術的了解掌握,通過技術人才提高施工質量。要形成老中青合理的年齡梯隊,通過師徒結對帶動年青技術人員參與課題研究和科學研究,為礦山培養后備力量。
本文針對銅綠山礦技術管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認為目前主要存在技術人員工作積極性差、專業間配合協調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強技術團隊建設、鼓勵技術創新、重視技術人才培養,逐步由管理型礦山轉變為技術管理型礦山,實現礦山長期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