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平
【摘 要】現階段的電石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使電石爐本體的自動化水平以及機械化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相應的電石爐出爐設備卻沒有達到同樣的提升,在一定的程度上對電石爐的穩定運轉產生了限制性的作用。因此,應該對電石爐出爐設備的設計情況進行研究與探討,從而提升電石爐運轉的可靠性以及穩定性。
【關鍵詞】電石爐;出爐設備;設計
隨著石油資源短缺情況日益明顯,煤化工的發展逐漸的被重視,電石行業是煤化行業中的重要產業,現階段,我國電石行業呈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出爐設備在電石生產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但是技術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還是依靠傳統的勞動密集型操作辦法,這樣的情況限制了我國電石行業的發展。
1 電石爐出爐設備的概述
電石爐的出爐口主要是由爐門以及爐眼兩個部分組成,爐眼是由內眼以及外眼而組成的,外眼是由燒穿裝置燒成的,而內眼是由人工操作使用鋼釬而捅開的,或者是使用沒有縫隙的鋼管通過氧氣而燒開。
1.1 電石的生產工藝
電石主要是使用炭材以及生石灰,并且把這兩種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合,并且通過電阻熱以及電弧熱在1900-2300攝氏度高溫的狀態下進行反應而獲得的,即使電石是一種化工的原料,但是,在電石生產工藝中依然具備非常典型性質的冶金特性,并且在反應之后已經生成的電石應該及時的在電石爐出爐口進行排放,否則的話,一方面會出現相應的可逆反應,另一方面通過反應而生成的電石在電石爐熔池中進行長時間的堆集,會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電石爐熔池的向上移動,從而導致電極的上抬現象出現,使實際操作出現困難的情況,對電石爐的正常運轉工作產生極大程度上的影響。
1.2 原出爐設備的簡述
為了有效的讓已經生成的電石在電石爐的出爐口順利出來,就應該具備一套十分齊全的設備,這主要是由電石爐的爐嘴以及燒穿裝置這兩種設備組成的。首先,對于電石爐的爐嘴而言,應該是由耐熱的鑄鐵或者是鑄鐵制成的,能夠進行通水的使用,并且安裝在電石爐爐體的出爐口上面。其次,對于電石爐的燒穿裝置而言,在出爐的過程中,應該使用電弧進行電石爐爐眼的燒穿作業,現階段,經常被使用的辦法主要是在電石爐的出爐口位置的上方進行一根工字鋼的固定,并且在工字鋼的上方吊掛一個能夠進行手力推動的小車,這個小車的上面應該裝上一個具備手柄的夾板,夾板的內部應該夾住一根直徑是7.5-12cm的石墨電極,長度一般為90-120cm。在使用的過程中,主要是依靠人力對燒穿裝置進行推動,從而使燒穿裝置產生移動,對準需要燒穿的電石爐的爐眼位置,使用電弧將爐眼進行燒穿。在爐眼燒穿工作完成之后,還應該依靠人工的方式使用圓鋼把電石爐的爐眼位置進行打開,圓鋼的直徑主要是4-6cm,并且圓鋼應該在出爐口的位置一直進行延伸,直到伸入電石爐的熔池內部,才可以有效的把電石沿著圓鋼而牽引出來。由于在電石爐出爐的整個過程中,都需要依靠人力進行實際的操作,因此,其精度比較差,通常情況下應該一個班需要十個人,并且工作人員具備非常大的勞動強度。
1.3 電石爐出爐的現狀
現階段,在我國電石爐新建或者是改造的過程中,配備了許多先進性的設備,但是電石爐出爐作業方面主要是人工進行的。在人工開眼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使用鋼筋捅出的爐眼比較小,電石通過比較困難,使電石爐的路口容易被堵塞,使用電弧燒穿裝置進行開眼,電石爐的爐眼就會不但的上抬,使電石爐的爐底不但升高,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電石爐爐體的壽命。
2 電石爐出爐設備的設計
電石爐出爐設備設計的過程中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方面主要是操作精度解決方面的問題,有效的使操作從粗放的形式轉向精細化的方式,另一個方面主要是有效的降低勞動的強度,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有效的降低人工操作所帶來的相應安全隱患,并且應該在很大的程度上有效的提升生產的質量以及效率。
電石爐出爐設備主要是三部分構成的。第一個部分主要是燒穿器,電石爐的出爐口一般情況下主要分為爐眼以及爐門兩個部分,而爐眼主要分為內眼以及外眼兩個部分,外眼部分通常情況下主要是由燒穿裝置而燒成的,形狀主要是內小外大的喇叭口的形狀,在廠房的樓板上,應該設計出一條圓弧形的軌道,而燒穿器應該具備橫向以及縱向兩個方向的進給機構,并且通過相應的齒輪進行傳動。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應該首先啟動橫向的進給機構,把燒穿器移動到電石爐爐口的地方,之后再啟動縱向的進給機構進行燒穿器的工作。
第二個部分主要是電石爐出爐小車,在電石爐出爐的平臺上設計了一條相應的軌道,之后設計出一輛可以移動的四輪式電石爐出爐小車,這個出爐小車應該在相應的軌道上進行行使,并且行使自如。把一整個氣缸固定在電石爐出爐小車相應的支架上面,氣缸進行工作的壓力主要是0.6-0.7MPa,氣缸工作的介質主要是壓縮性的空氣,氣缸的行程和電石爐出爐口到熔池中的距離相同。氣缸的頭部具備錐形的夾頭,把之境4-6cm的圓鋼夾住,氣缸往返的運動過程中能夠完成捅爐眼的相應工作,在實際操作的整個過程中,相應的操作工作人員只是需要按下相應啟動的按鈕就可以,從而在極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勞動的強度。
第三個部分主要是堵電石爐爐眼的機構,堵電石爐爐眼的機構也是氣壓的驅動,壓縮空氣的主要壓力是0.6-0.7MPa,在實行封堵操作的過程中,應該在氣包內充入已經準備好的電石粉末,并且進行壓縮空氣的開啟,在電石爐的出爐口堵滿電石粉末,每次實施操作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分鐘,這樣能夠有效的提升勞動的質量與效率。并且在堵電石爐之前應該把出爐口的周圍渣燒進行鏟除以及清理,使電石爐的爐眼呈現出之前的內小以及外大的喇叭形狀,之后使用較為干燥的泥進行人工圍堵電石爐的爐眼。在電石爐爐眼堵截的過程中,應該把泥球推到外眼的最深處,并且留出5-10cm的空間。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電石爐出爐設備機械化設計的過程中,相關崗位操作的工作人員應該把之前的一個班需要十個人轉變為四個人,從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有效的提升電石爐出爐操作的精度,并且把粗放性質的操作形式轉變為精細性質的操作形式,從而在有效去除安全隱患以及節省人力資源的同時,有效的對電石爐云中過程中存在的不穩定以及不安全因素進行去除。
【參考文獻】
[1]余鵬.電石爐出爐設備的設計[J].冶金設備管理與維修,2014(5).
[2]劉東.電石爐的生產工藝及其關鍵設備分析[J].科技信息,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