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楠
摘 要: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當事人故意或者過失地違反先合同義務,造成對方當事人信賴利益的損失時,依法應當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關鍵詞:締約過失責任;法律基礎;構成要件;主要類型
一、締約過失責任的法律基礎
1.侵權行為說
該說認為,除法定情形外,因締約上的過失而發生的損害,屬于侵權行為法調整的范圍,應按侵權行為法的規定追究行為人的責任。
2.法律行為說
該說認為,締約過失責任的法律基礎在于當事人之間存在的法律行為。
3.法律規定說
該說認為,締約過失責任的法律基礎既不是侵權行為,也不是法律行為,而是法律的直接規定。
4.誠實信用原則說
該說認為,締約過失責任的法律基礎在于誠實信用原則。按照誠實信用原則,從事締約磋商的人,應善盡交易上的必要注意,以維護相對人的利益。
從我國現行的法律上不難看出,我國是以基于誠實信用原則為締約過失責任的法律基礎。
二、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
1.締約當事人違反先合同義務
締約過失責任作為一種責任形態存在,必須以先合同義務的存在及違反作為前提。先合同義務,是指合同成立之前,訂立合同的當事人依據誠實信用原則所承擔的協力、通知、保護、保密等義務。先合同義務不同于合同義務,其產生的基礎不是依法成立的合同,而是誠實信用原則。民事主體一旦進入締約過程中,就應當推定在雙方之間形成一種合理的信賴,即一方當事人依據誠實信用原則給予對方以照顧、忠實于對方、告知對方與合同有關并涉及對方財產、人身安全的事由。
2.締約相對人受有損失
只有違反先合同義務一方的行為給對方造成損失時,才能產生締約過失責任,其中的損害事實是指信賴利益的實現不能。在締約過失損害賠償領域,信賴利益是指締約人合理信賴合同有效成立而支出財產成本或機會成本,且該成本因合同有效成立而得以回復之利益。信賴利益損害則是指締約人合理信賴合同有效成立而支出的財產成本或機會成本因合同不成立或無效無法回復而導致的損失。
3.違反先合同義務的一方有過錯
過錯是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締約過失責任作為民事責任的一種,也不例外。過錯具體表現為故意和過失兩種基本形態。故意是指締約人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會產生合同無效、不成立或被撤銷,能給相對人造成損失的后果,而仍然進行這種民事行為,希望或放任違法后果的發生。過失是指締約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合同無效、不成立或被撤銷造成相對人信賴利益損失,因疏忽大意沒有盡到協力、通知、保護、保密等義務,雖然預見到了但輕信其不會發生的主觀心理狀態。因此,無論故意或過失,只要具有過錯就要承擔責任,無過錯就不承擔責任。如果締約過程中發生的損失是受害人、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的,則違反先合同義務的一方也不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4.過錯與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這里的因果關系是指一方當事人的過錯與對方遭受的信賴利益的損失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這就是損害結果的出現系締約過錯行為所必然引起,若對方遭受的損失非因一方的過錯,即使發生在締約過程中,即使出現了信賴利益的損害,也不產生締約過失責任。
三、締約過失責任的主要類型
我國《合同法》第42條規定了締約過失責任的三種情形:(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是指當事人根本沒有訂立合同的目的,假借訂立合同,而損害相對人利益的行為。例如,故意與對方談判使對方喪失與他人交易的機會、假借與對方談判而取得非法利益等,都屬于這類締約過失責任。
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當事人負有如實告知的義務。一方故意隱瞞關于其自身的財產狀況、履行能力,故意隱瞞出賣的標的物的缺陷,以及其出賣的產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或者向對方提供不存在的虛假情況,從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即產生締約過失責任。
3.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當事人之間應依誠實信用原則履行協力、通知、保護、保密等義務,對此等先合同義務的違反,造成對方損失的,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四、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的區別
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具有許多相同之處,但兩者還是存在區別:
1.存在前提不同
違約責任基于有效合同而產生,是違反合同義務的結果,以合同關系的存在為前提。締約過失責任則基于違反依誠實信用原則所要求的先合同義務而產生,是對法定義務而非合同義務的違反,不以合同關系存在為前提。
2.責任性質不同
違約責任是由于當事人違反合同約定的義務而產生的,所以違約責任也是一種約定責任,當事人不僅可以約定責任形式,而且可約定違約后的損害賠償數額及其計算方法,還可以約定免責條件和具體事由。締約過失責任則是一種法定責任,對于責任承擔方式、損害賠償范圍以及免責事由均不能由當事人自行約定。
3.責任承擔方式不同
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包括賠償損失、實際履行、支付違約金等。而締約過失責任的承擔方式僅為損害賠償。
4.損害賠償范圍不同
違約責任通常要求賠償履行利益的損失,即在賠償履行利益的損害后,受害人就達到了合同猶如如期履行一般的狀態。因此,賠償履行利益可以作為實際履行的替代方法來使用。締約過失責任賠償的是信賴利益的損失。對信賴利益的保護,旨在使非過錯方因信賴合同成立或履行而支付的各種費用得到賠償,從而使當事人處于合同從未締結之前的狀態。
綜上,締約過失責任是一種有別于違約責任而獨立存在的民事責任,它的存在彌補違約責任調整范圍的漏洞,維護了法律制度的內在和諧與統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