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靜
農業屬于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其發展狀況與整個國家的發展具有最直接的關系。朝陽地區以種植玉米、高梁為主。在較長的時間里,我國政府一直將促進農業發展作為政府工作的重點,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經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農作物栽培技術的有效提升和推廣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中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而現階段,我國在玉米種子培育領域的技術水平還較薄弱,較多的環節有待進一步的優化和提升。
1玉米種子栽培中的重點
玉米種植效益的發揮,種子的選擇極為重要。我國的玉米種子總體上可分為兩類:即純合種子和雜交種子。若將這兩類種子進行比較,則雜交種子的優勢會更強一些,其不但葉片的光合作用能力較強,而且根部的吸收功能也很強。而通過實際栽培也證明了,雜交玉米種的生長優勢會更強一些;因為玉米在生長過程中較容易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所以在玉米種子的生長階段應盡量保證其免受自然因素的干擾。然而要想實現對自然因素的有效控制幾乎很難,因此通常玉米種子的栽培風險較大;而種植密度屬于種植栽培過程中應重點考慮的因素。一般雜交玉米種子的種植密度相對較大,所以雖然單株產量有所減少,但單位面積的產量卻有很大的提升,同時玉米種子的品質有所提高,此對于我國玉米種植業產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應積極培育優質的雜交玉米種子。
2玉米種子播種前的注意事項
2.1選擇合理地塊
玉米種子種植的地塊應選擇在遠離工礦區和公路的環境,以此避免工業生產和城市污染對玉米生長產生影響。最適宜的玉米播種地塊應該是:土層深厚、土壤疏松且保肥性能良好,但在種植的過程中不能連續在同一地塊連續種植,連續的進行種植容易使病蟲害發生泛濫。
2.2嚴格按照作物生長需要進行整地
整地工作對于玉米以后的健壯生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地過程中,首先要盡量避免土壤水分的過量蒸發,從而使底墑得到有效保護,然后按照地塊的墑情確定耙地的深度,耙過的地層中不能出現較大的土塊,整體要呈現上虛下實的效果。特別是在凍融交替的季節必須及時整理好地塊,這樣能夠讓地表縫隙及時得到平整,有利于進行土壤的保墑和提墑。
2.3合理進行施肥
為了保證種子在發育過程中有充足的營養供應,需要在玉米播種之前科學的進行土壤施肥。通過向土壤施加基肥能夠有效培養土壤的肥力,使土壤的物理性質得到改善,有利于以后玉米種子的根系發育。施肥的方式通常有3種,即條施、穴施與撒施,相比之下,由于條施能夠實現玉米根系的有效吸收,因此條施是施肥過程中最常用的方式。所施肥的種類需要按照土壤的實際情況以及所種植玉米的品種進行選擇,施肥量需要按照玉米不同生長時期的肥料需求而定。另外,還應恰當把握施肥的時間,在夏季可結合雨水進行施肥。
2.4合理套種與適度密植
由于玉米的生長期較短,而對水分的需求量較大,而在河南等中原地區的夏季,不但溫度較高,而且降水量充沛。因此,這類地區的玉米種植較適宜一年兩茬,而事實上,玉米的合理套種有助于保證玉米的茁壯成長。因為玉米品種和施肥方法的差異,不同的玉米品種在種植密度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在玉米種子播種時需要按照該品種的生長發育規律來確定播種密度,以此保證玉米的高產和穩產。
3玉米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3.1進行玉米病害的防治
為了實現對玉米病害的有效防范,需在玉米收獲之后清除田問的病株殘體,同時對田問進行深耕。對于病菌較為嚴重的地或種植玉米時間超過兩年的地應進行換茬。在玉米的生長階段,應及時摘掉植株下部的病葉,使植株上的病菌數量得到下降,從而產生抑制病菌蔓延的效果。
3.2進行玉米蟲害的防治
玉米的蟲害可使用物理、生物或化學方法進行防治,其中物理方法的使用較為普遍。一方面人們會借助成蟲的假死特點,對其在清晨或傍晚展開撲殺;另一方面,可利用害蟲具有的趨光性,通過在田間安放電子殺蟲燈對害蟲進行誘殺。
4恰當把握收獲的時間
恰當把握玉米的收獲時間對提高玉米種植效益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如果收獲的過早,那么會使玉米的產量不能達到最大值,若收獲過晚,則會因多種鳥類的采食而減產。最佳的玉米收獲時間應該是:葉片變為黃色、籽粒有一定硬度。為了有效改善土壤的結構性質,應在玉米收獲結束后進行秸稈還田,使土壤中的有機質得到恢復。
5結束語
總而言之,玉米種植在我國農業經濟的份額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因此必須保證我國玉米種植的健康發展。要想使玉米種植得到較大的發展,就必須對玉米的育種工作和栽培技術加強研究,通過提高玉米種子的產量和質量,使得農民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大量的優質種子,實現玉米種植的良好經濟效益,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