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光
(唐山市工人醫院,河北 唐山 063000)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ANFH)因股骨血運循環遭受病理性破壞,其治療難度較大〔1〕;如魏立友等〔2〕調查指出,ANFH患者致殘率達到26%~37%,尤其>60周歲老年群體致殘風險更是明顯上升。目前臨床對ANFH的治療首選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方式處理〔3〕,不過對于部分老年患者,因自身軀體慢性并發癥、骨質疏松等因素,在術后恢復效果尚有不足,尤其在髖關節功能方面影響極大,對患者肢體活動及后續的生活能力均造成不良影響。近幾年國內臨床骨科對患者自身疼痛的緩解、骨關節功能的恢復方面越發重視,加之骨損傷康復理念及技術發展,我國傳統中醫治療康復理念也得到眾多醫療領域的重視〔4〕。本研究旨在探討全髖關節置換聯合中醫康復療法對老年ANFH患者髖關節功能的影響。
1.1資料 唐山市工人醫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ANFH老年患者74例。納入標準:①符合ANFH診斷標準;②具備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指征;③均知情同意,可持續進行12個月隨訪觀察。排除標準:①合并血液疾病或惡性腫瘤疾病者;②伴有嚴重性糖尿病可誘發肢體障礙者;③伴有偏癱、先天性髓關節發育不良者。男49例,女25例,年齡61~83歲,平均(68.92±3.17)歲;患者均采取X線、磁共振成像(MRI)確診,符合《外科疾病診斷標準》〔5〕中制定的ANFH診斷標準;依據世界骨循環研究學會(ARCO)制定的骨壞死分期標準〔6〕,均在Ⅱc期~Ⅲc期;并發癥:31例高血壓,15例冠心病,6例慢性肺氣腫。行數字標注雙盲法電腦隨機性分組,對照組37例,實施全髖關節置換手術處理;觀察組37例,在全髖關節置換治療基礎上實施中醫康復療法干預。兩組基礎病例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方法 患者均取側臥位,于患處髖關節后側進行Gibson入路實施全髖關節置換手術〔7〕,假體選用Plus、Howmedica、Depuy、 Link產品,均選擇骨水泥型。觀察組在全髖關節置換治療基礎上實施中醫康復療法干預,即中醫藥方劑內服外用,配合早期康復鍛煉中實施肢體按摩;術后早期(<30 d)內服組方:川芍、當歸、黃芪、地鱉蟲、木香、赤芍、煅自然銅、炙甘草、生白術,行化瘀、養血、壯筋之效;術后中后期(≥30 d)內服組方:黃芪、黨參、稀薟草、杜仲、尋骨風、徐長卿、川斷、雞血藤、骨碎補、川芍、牛膝、伸筋草,行續骨舒筋、培肝補腎之效。患者術后康復鍛煉期間重點對足跟、肩腳、臀等骨突位患肢等進行中醫手法按摩,涂擦紅花活血外用藥。

表1 兩組病例資料對比(n,n=37)
1.3觀察指標 患者均持續追蹤隨訪12個月,并采用李子榮等〔8〕針對國內患者生理特點及參考北美Harris髖關節評分量表試行修訂標準,評估患者術后1、3、6、12個月髖關節功能變化,主要包括疼痛(0~40分)、關節活動度(0~20分)、步行能力(0~30分)、生活能力(0~10分)。
1.4療效標準 參考Harris髖關節評分評估本次臨床療效,優:>90分;良:76~90分,可:50~75分,差:≤49分。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t、χ2檢驗。
2.1兩組術后不同時間點癥狀評分 兩組治療干預后,疼痛、關節活動度、步行能力、生活能力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提升(P<0.05);其中兩組術后3個月內疼痛、關節活動度、步行能力、生活能力評分改善幅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6、12個月疼痛、關節活動度、步行能力、生活能力改善幅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兩組臨床療效分析 觀察組治療干預1、3、6、12個月髖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表4。

表2 兩組術后不同時間節點癥狀評分分)
與術前比較:1)P<0.05

表3 兩組治療后不同時間點臨床療效變化〔n(%),n=37〕
ANFH可受創傷或非創傷因素而造成股骨血運循環破壞性中斷,導致股骨缺血失養性壞死病變〔9〕。ANFH病情進展過程可伴隨持續的疼痛感,誘導病患產生疼痛炎癥肌痙攣反應,引起股骨部位肌肉加速萎縮,產生惡循環導致骨關節疾病遷延不愈現象,尤其對老年高齡患者增加髖關節負荷,限制下肢功能〔10〕。對此,及時有效進行關節置換干預可緩解患者骨傷痛,促進生活質量提升。
臨床中對于ANFH的治療首選全髖關節置換術干預,其治療的核心在于“正位、緊固、久載”,減少后期假體的返修率〔11〕。張劍君等〔12〕研究表示,全髖關節置換術對股骨壞死治療效果良好,可在短時間內緩解患者骨痛,手術操作便捷安全、出血量低,術后骨關節易恢復等優勢。而大量病例的實際療效證實,全髖關節置換術在骨壞死Ⅲ期的治療效果最優,能夠有效進行關節結構的復位,促進髖關節功能的恢復。黃彥等〔13〕研究認為,全髖關節置換術在治療老年患者時,因這類病患生理退行性病變影響,其骨質多伴有不同程度疏松,骨細胞代謝遲緩,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平衡紊亂,在股骨假體的置換中可出現生物力學失效反應。因此易發生全髖關節置換手術中遠期療效不足現象〔14〕。
我國傳統中醫學將ANFH稱之為“骨蝕”、“骨痹”之癥,病理機制主因外創傷、骨勞損而造成六淫之邪侵襲、七情內郁,誘發血運遲滯,經脈疲阻,氣血難以化生行流,終致“血氣隔絕,不能周榮”,遂變生本病〔15,16〕。因此傳統中醫康復治療對本病的治療重點即在于益氣活血。劉振峰等〔17〕研究表示,中醫藥作為中醫康復治療的基礎,縱觀現代中醫治療骨創傷特點,多采取辯證實施,對骨創傷可達到標本兼治。何偉等〔18〕表示在骨折手術之后,其骨傷雖得到改善緩解,不過在后期恢復過程依舊伴有明顯的疼痛與腫脹;即形成“疲血不去則新血不生,新血不生則骨不得合”現象。對此眾多學者認為骨折手術早期選用活血化疲、合營生新、接骨續筋可達到促進骨愈合〔19〕;而患者在骨折恢復后期則重在益氣補血、壯骨強筋。唐學鋒等〔20〕通過對ANFH患者采取清熱活血消腫合劑中西醫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聯合治療,其患者治愈率高達75%。中醫藥的外用則是通過體外給藥、透過皮膚進行藥性的吸收,骨創傷患者在采取薰洗濕敷法、敷帖法、搽擦法等外用,并適時進行康復理療手法進行局部按摩,有效促進患者肢體血運循環,達到散疲活血、通利關節的目的。
1孫 笛,趙李奔,劉春暉,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病因相關性探討〔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23(S2):275-6.
2魏立友,張宏偉,申元英,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病例的現況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8):195-7.
3Ancelin D,Reina N,Cavaignac E,etal.Total hip arthroplasty survival in femoral head avascular necrosis versus primary hip osteoarthritis:Case-control study with a mean 10-year follow-up after anatomical cementless metal-on-metal 28-mm replacement〔J〕.Orthop Traumatol Surg Res Otsr,2016;102(8):1029.
4任維龍,許 波,李 剛.中醫藥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療效的Meta分析〔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6;(10):2454-8.
5何繼永.外科疾病診斷標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381-7.
6郭宇寧,衛小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分期〔J〕.實用骨科雜志,2007;13(9):535-6.
7高 翔,黃道耕.全髖關節置換前后路手術入路的手術指標及預后對比分析〔J〕.國際老年醫學雜志,2017;38(5):227-30.
8李子榮,張光鉑.制訂統一的髖關節功能評定標準〔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1991;6(2):81.
9Barquet A,Mayora G,Guimaraes JM,etal.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following 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J〕.Injury,2014;45(12):1848-58.
10Schweitzer D,Melero P,Zylberberg A,et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nd nonunion in patients younger than 65 years with 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 treated with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J〕.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2013;23(1):61-5.
11蔣榮輝,袁 耀,肖魯偉.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30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29):127-8.
12張劍君,呂 龍,李 華,等.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在320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中的治療體會〔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9):1680-2.
13黃 彥,廖壯文,范子文.青年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生物型全髖關節置換術的中期臨床療效〔J〕.廣東醫學,2011;32(13):1693-5.
14李 貝,區廣鵬,肖 軍,等.老年非創傷性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中遠期隨訪結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5):1202-3.
15朱曉飛,馮旭東,陳于東.中醫治療聯合髓心減壓術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5;33(10):2523-6.
16朱雙印,谷福順,王愛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藥物治療進展〔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5;33(7):1719-21.
17劉振峰,加 亨,方 銳,等.中醫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內治方藥的組方規律〔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3;19(9):840-1.
18何 偉,李博寧.李同生名老中醫治療股骨頭壞死經驗淺析〔J〕.時珍國醫國藥,2016;27(1):207-9.
19李志敏,周李學,李新建,等.補腎活血湯對激素性股骨頭缺血壞死生物力學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6;27(6):1286-9.
20唐學鋒,莊文杰,陳 實,等.高齡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手術治療及康復訓練〔J〕.重慶醫學,2011;40(28):28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