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宏 高大偉 張會良 王康振 韓海寧
(中山市中醫院骨三科,廣東 中山 528400)
痛風性關節炎多發病急驟,表現為足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紅、腫、熱和痛,伴隨關節功能異常〔1,2〕。臨床上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以秋水仙堿、促尿酸排泄藥物、抗感染止痛藥等為主,但是多數患者不能堅持服藥,較容易出現反復發作。中醫學認為,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屬于“痹癥”范疇,各醫家普遍認為此病多因飲食失宜,濕濁內蘊,日久化熱,阻滯經絡,以致氣滯血癖,不通則痛〔3〕。其病急且重,根據“急則治其標”的原則,治療上以祛邪為主,重在清熱利濕、祛痰化瘀、通絡止痛,控制急性發作且降低尿酸水平是主要控制目標。本研究旨在觀察復方四黃液外敷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療效及其對炎性指標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72例,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美國風濕病學會(ACR)的診斷標準〔4〕,臨床表現為受累關節劇痛,第一趾指關節紅、腫、痛,發病急劇,全身無力,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患有其他風濕性疾病者、惡性腫瘤者、精神疾病者,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對扶他林、秋水仙堿、復方四黃液過敏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齡19~70歲,平均(45.2±1.3)歲,受累關節:跖趾關節23例,踝關節9例,膝關節4例;對照組36例,男29例,女7例,年齡19~70歲,平均(45.3±1.2)歲,受累關節:跖趾關節22例,踝關節9例,膝關節5例。兩組性別、受累關節、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扶他林緩釋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297,規格:75 mg)口服,75 mg/次,1次/d,秋水仙堿片(西雙版納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53021369,規格:0.5 mg)口服,首次劑量1 mg,每1~2 h增加0.5 mg,直到癥狀緩解或出現惡性、嘔吐等副作用,24 h總量≤6 mg,第2天改為0.5 mg/次,早、晚各1次,囑患者低嘌呤飲食。研究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復方四黃液外敷治療,將醫用紗布浸潤后包扎于患處,保持紗布濕潤,隔24 h后換藥,治療7 d。
1.3療效評價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關節功能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減輕,關節功能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5〕。
1.4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治療1 w后應用癥狀體征評分評價患者的臨床癥狀〔6〕,關節疼痛程度0~Ⅲ級對應0~3分,關節腫脹情況:0分表示皮膚紋理無改變,1分表示關節皮膚紋理變淺,2分表示關節皮膚紋理基本消失,3分關節皮膚紋理完全消失;觀察關節膚色,正常、淡紅色、紅色分別得0~2分,測量關節皮溫,皮溫正常、稍高、較高分別得0~2分,關節無受累、中度受累、重度受累分別對應0~2分。治療前、治療1 w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1、C反應蛋白(CRP)水平,另抽取空腹血2 ml和3 ml,應用魏氏法檢測紅細胞沉降率(ESR),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尿酸(BUA),相關試劑盒均由上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
2.1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024,P=0.009)。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n=36〕
2.2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關節疼痛、關節腫脹、關節膚色、關節皮溫、關節受累評分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研究組比對照組降低更多(P<0.05)。見表2。
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下表同
2.3各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TNF-α、ESR、CRP和IL-1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BUA水平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TNF-α、IL-1、BUA、ESR和CRP比較
在傳統醫學上,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屬于“白虎歷節”、“痹癥”的范疇〔7〕。過食肥甘厚膩、飲酒過度、高蛋白高嘌呤飲食,過度勞累,引起寒、濕、熱邪閉阻經絡、稽留關節,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臨床表現紅、腫、熱、痛〔8〕。根據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需要及時有效處理。常規西醫處理以止痛、抑制尿酸生成、促進尿酸排泄為主,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即使關節疼痛緩解也應服藥控制尿酸水平〔9〕。藥物對患者副作用較大,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差,病情反復復發。復方四黃液是一種外科常用藥物,能有效促進潰瘍愈合〔10〕。其中黃柏、黃芩具有消炎作用,黃芩、黃連、虎杖、黃柏及連翹聯合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有效促進皮膚傷口愈合,因此,推測復方四黃液外敷能緩解皮膚疾病,也能滲透入皮膚內發揮抗感染止痛作用〔11,12〕。
本研究提示復方四黃液外敷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效果顯著,分析其原因為:常規西醫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癥反應,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同時配合復方四黃液外敷可以使藥物局部發生作用,發揮抗炎、消腫、止痛作用〔13〕。研究還說明復方四黃液外敷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分析其原因〔14〕: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局部臨床表現明顯,關節腫脹、皮膚溫度高等,復方四黃液外敷可以直達患處,局部起到消腫抗感染作用,因此局部炎癥反應明顯降低,臨床表現好轉。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腔中是引起痛風性關節炎的重要原因,尿酸鹽結晶沉積后會被巨噬細胞吞噬,細胞溶酶體等細胞器被破壞,使激酶、水解酶、趨化因子等物質釋放出來,促進炎性細胞因子釋放。IL-1、TNF-α和CRP等炎性因子在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生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本研究說明復方四黃液外敷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改善炎癥反應。分析其原因〔15〕:BUA是引起尿酸鹽結晶的重要原因,尿酸鹽結晶是導致痛風性關節炎的重要因素,也是引起炎癥反應的重要因素,復方四黃液外敷時可以使藥物直接作用于患處,發揮抗感染的作用,黃柏同樣具有較好的抗感染作用,能有效抑制TNF-α和IL-1水平,雖然研究組治療后BUA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是多種藥物聯合能有效抑制炎癥反應,從而降低受累關節局部BUA水平,改善臨床癥狀。
1Karmacharya P,Pathak R,Aryal MR,etal.Seasonal variation in acute gouty arthritis:data from Nationwide Inpatient Sample〔J〕.Clin Rheumatol,2016;35(2):523-5.
2徐茂鳳,康治臣,劉 鴻,等.綜合康復療法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8):4562-4.
3袁曉靜,沈丕安,戴琪萍,等.痛風性關節炎的中醫治療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28):5582-5.
4Lee KH,Choi ST,Lee SK,etal.Application of a novel diagnostic rule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acute gouty arthritis and septic arthritis〔J〕.J Korean Med Sci,2015;30(6):700-4.
5居建偉.加味四妙湯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8和基質金屬蛋白酶-3水平的影響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8):114-6.
6Han Q,Bing W,Di Y,etal.Kinsenoside screening with a microfluidic chip attenuates gouty arthritis through inactivating NF-κB signaling in macrophages and protecting endothelial cells〔J〕.Cell Death Dis,2016;7(9):e2350.
7黃 琳,劉芬芬,鮑 璽.溫成平教授內外結合分期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經驗〔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2):2223-5.
8焦 力.知柏地黃湯加減聯合中藥外敷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48例〔J〕.河南中醫,2014;34(8):1526-8.
9Wilson L,Saseen JJ.Gouty Arthritis:a review of acut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J〕.Pharmacotherapy,2016;36(8):906-22.
10繆英年,范玉梅.外用復方四黃液治療眼鏡蛇傷潰瘍〔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4):752-3.
11鄭臣校,梁武勝,劉思景,等.復方四黃液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感染創面的實驗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8):1939-41,1944.
12李緒松,鄭臣校,羅維維.復方四黃液聯合封閉負壓引流技術持續灌注沖洗對骨科感染缺損性創面修復及WBC、CRP、ESR的影響〔J〕.河南中醫,2016;36(6):1034-6.
13李緒松,鄭臣校,羅維維,等.復方四黃液聯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對骨科感染缺損性創面修復的效果及對創面滲出液中白細胞介素6和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藥,2015;10(12):1811-3.
14李學峰,霍艷蕊,潘國強,等.祛濕化瘀解毒定痛湯聯合西藥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6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5;37(3):395-7.
15程留慧,王道清,張保朋,等.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患者及痛風患者四肢關節尿酸鹽結晶的雙源CT對比分析〔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5;19(1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