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金平
(甘肅省靖遠縣烏蘭鎮(zhèn)西關小學,甘肅 靖遠)
學生到了初中階段,他們的生理發(fā)育非常迅速,伴隨第二性征的出現(xiàn),性趨于成熟,可是他們的心理發(fā)展卻不平衡,極為緩慢,心理水平尚處于從幼稚向成熟發(fā)展的過渡期階段,所以抓好農村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在這個階段,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主要表現(xiàn)在初中學生學習、人際關系、初中生青春期問題及留守兒童問題四個方面,就是這四個方面的問題導致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作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者有必要探究問題的成因,抓住產生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重點,才能夠去有效解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讓學生能夠有效度過這個階段,全面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結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分析,得出了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如下: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問題是重點,要知道學習問題是他們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這是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問題之一。為什么這么講,因為學習是學生的主要活動,這是任何一個教育者都知曉的。心理健康的學生與心理不健康的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xiàn)是不一樣的,心理健康的學生能夠跟隨教師進行正常的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汲取到智力與能力的發(fā)展;而心理不健康的學生在學習中是得不到智力與能力的發(fā)展的,反而還會呈現(xiàn)致心理上的障礙,嚴重阻礙了初中生個性的正常發(fā)展。
我們明白一點,在農村生活的學生所學的知識絕大多數是為了自己的升學而努力的。從農村初中的實際狀況來看,能繼續(xù)升學讀書的學生的比例卻不多,很多學生都面臨著升學難的境地,讓他們所面臨的便是學習的壓力,對學習表現(xiàn)為厭倦,從而去抵觸學習。再加上學校在片面追求升學率,使學生整天處于智力超負荷運作的緊張狀態(tài)之中,導致學生的腦神經極度衰弱,晚上睡不著,記憶力減退的速度驚人,最為嚴重的是班級中的后進生,他們心理上的痛苦更是顯而易見的。表現(xiàn)為行為方式的歧視與嘲諷,家長的埋怨與打罵,同學輕視與孤立等等。會給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或永久性的傷害。
農村初中學生的人際關系是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橋梁,更是當代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農村初中學生的人際關系問題是學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第二因素。學生的人際關系主要涉及的是師生之間的關系及與親人方面的關系等方面問題。
我們師者既為學生的傳道、授業(yè)與解惑者,更為學生走向社會、融入生活的指引者??墒浅尸F(xiàn)在我們面前的許多教師卻只去注重了學生的傳道、授業(yè)與解惑,而對學生走向社會、融入生活的指引導向卻忽略在一邊不去重視。定會使學生由失望進而轉化成壓抑、敵對、攻擊等心理或行為,更有甚者會使學生的心理遭到嚴重的創(chuàng)傷。
在當今的社會中,許許多多的家庭中學生的爸爸媽媽與孩子之間不能夠進行正常的交流與溝通,親人之間缺乏正常的交流,父母所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如何如何,成績是怎樣怎樣,不去關注孩子的其他方面的表現(xiàn)。這樣就會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做事獨斷,不關心父母,比較自私。再加上當今社會單親家庭在不斷增加,家庭的種種傷痕會給孩子帶來諸多的心理傷害。極易讓學生產生被拋棄的感覺,心理久而久之就會抑郁,對人不會友好,產生對立面,偶爾還會有攻擊性行為。
初中生這個群體在心理學上把這一階段稱之為青春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內心充滿了諸多的好奇心,傾向于交識朋友,對異性產生好奇心,迫切希望得到異性的關注。此時如果對他們的心理關注或研究不夠,不給予正確的心理疏導,任其自由發(fā)展下去,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心理疾病就會出現(xiàn),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我們師者都曉得,農村初中學生他們處在一個較為特殊的環(huán)境中,缺乏的是父母所給予他們的關愛與呵護,時間一長,定會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有些農村初中學生很小便于父母分開,得不到親情的呵護,往往易產生自卑、叛逆、茫然等一系列的消極情緒;尤其是在孩子的性格方面,凸顯出來的是性格的柔弱內向、自卑孤僻。再者是孩子在學習方面的問題,回到家里無人輔導,學習困難層出不窮。另外就是在行為方面,父母不在身邊,出現(xiàn)錯誤沒有人管教,他們便會產生厭學、逃學、沉迷于游戲廳、網吧等娛樂場所的錯誤行為,引起行為上的偏差。
農村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是教育者高度重視的問題,必須從初中生的長遠發(fā)展角度出發(fā),認真抓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