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琪
(浙江省諸暨市阮市鎮初級中學,浙江 諸暨)
自主學習是指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初中科學中考總復習時期,學生的自主學習主要表現為學生的自主復習。傳統課堂上,老師講授知識點,學生做幾道習題訓練,這一模式較為枯燥,完全由教師唱獨角戲,學生主體性得不到發揮,長期下來易產生厭煩情緒,影響教學效果。此外,學生對復習的認識存在偏差,常認為“復習就是看筆記”“復習是考試前才需要做的事”。不清楚自主復習要做什么,該怎么切入,建不起自己的知識結構,更做不到隨心所欲地進行知識的取舍、變異、重組,為此,筆者提出了幾點初中中考復習階段學生自主復習的策略。
重返課本有些人認為是浪費時間,而筆者認為這個過程必不可少。學業考試的難度系數告訴我們,落實基礎知識就是打好基石。
如何在緊迫的時間內讀完六本教材,這就需要學會對教材快讀。
1.對于文字描述,要讀完、讀斷、讀清,提煉勾畫出關鍵詞,再理解、理順關鍵詞與關鍵詞的關系,再準確復述還原內容。如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關鍵詞為“化學反應”“參加反應的”。
2.對于教材上的實驗,從實驗目的、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方法的運用、數據的處理、結論的得出、存在的缺陷、相應的改進實驗,都要深入挖掘。因為實驗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中考熱點。有些實驗可以對比學習,如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電流與電壓關系、伏安法測未知電阻,這三個實驗的電路圖一樣,但操作步驟、實驗原理、滑動變阻器的作用不同。有些實驗可以按照實驗方法歸類,如控制變量法類的實驗、轉換法類的實驗。
3.對于書本上的圖像、表格也不能放過。如奧斯特實驗、電磁鐵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電動機、發電機實驗原理圖,往往會放在選擇題中考查,汽油機的四沖程、生物中根莖葉子房的結構圖、化學中的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圖、天文地理的地球公轉圖和月相變化圖等都是高頻出現的圖像。圖像中包含的知識點、注意點可進行標注。讀圖時,先從整體上靜態地讀懂它在描述什么過程,再把它讀成動態圖,在腦中浮現操作畫面,可幫助記憶和理解。
根據《學業指導用書》,以教材為載體,整合細化知識,做到心中有底,是自主復習的第一步。
傳統課堂往往由老師在課堂上分析完整張試卷,學生參與很少,很難判斷學生是否真正解決問題。特別是中考復習階段,試卷量大,且這樣的模式容易使學生走神犯困,效率低下。對于試卷分析,筆者認為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首先根據學生的特長、性格、學習成績進行分組,合理安排能力強和弱的學生,讓小組成員之間優勢互補。接下去按照“自糾、合作、總結”的流程展開試卷分析。
教師簡要分析考試情況,以表揚鼓勵為主。發下試卷后學生先自主改錯,然后小組間學生相互討論、對照答案、查看自己的改錯情況。
小組討論,思維碰撞,把能解決的內部消化,不能解決的標記下來。15分鐘后,由教師把各組標記的題目序號統計在黑板上,若有其他小組能夠解決,派代表解說,題目的解說從仔細讀題、認真審題、總結已知條件、分析存在陷阱、題目考查的知識及規律、用到的假體方法、解題思路、可能出現的錯誤、出現該錯誤的原因等方面展開,其他同學聆聽,并對其修正補充;解決不了的,派代表說說解題思路上的瓶頸,由教師點撥啟發,一起探討解題方法。
各小組對整張試卷進行總結評價,查找知識漏洞和疏忽之處,歸納題型及對應解題方法。對表現積極、解說精彩的小組成員給予笑臉,使學生獲得成就感,提高學生參與度,鼓勵學生多思考多交流。因為本模式的前提是班級氛圍民主和諧,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樂于展現自己,這就需要教師俯下身子仔細聆聽,少批評多表揚。
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基本處于自我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熱情高,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教師的角色從“傳授者”變成了“啟發者”“觀察員”。當然教師對整個流程的組織、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否則容易出現討論無效、浪費時間的現象。
隨著“互聯網+”模式的深入推進,科技與教育結合正日趨緊密,教育行業與移動互聯網之間的關系亦愈發密切。與傳統課堂有所不同的是,智慧課堂無需黑板粉筆,取而代之的是電子白板、投影儀以及教師和學生人手一部的ipad。借助數字化教學軟件,能夠及時統計錯題較高的題目,教師可以針對性地講解,提高復習階段的效率,節約課堂時間,學生也可將錯題點擊收藏,無需摘抄。此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存在一定差別,教師可以將一些重難點的講解錄制成微課,供學生課后自主復習。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軟件全程監控學生的答題情況,一些學生解題時的經典錯誤或者一些學生的優秀解題過程都可以保存下來作為當堂素材。這些強大的功能在初中復習階段能夠大大提高教學質量,減少重復,開展個性輔導。
總體來說,在自主復習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教學的組織管理和學習方向的引導。在中考復習階段,力求讓學生養成自主復習的習慣并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自身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