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
在重慶,有一位68歲的“神騎”老太,用25年騎行經歷創造了精彩人生。她走遍全國30多個省市,足跡延伸到歐洲、美洲等20多個國家。她當過北京奧運會火炬手,成為重慶十佳精彩女性以及海峽兩岸形象大使。2016年,她騎行巴西奧運會賽場,為中國女排搖旗吶喊。騎行途中,她一直不忘宣傳奧運精神和環境保護。她就是被譽為全國騎行“超級之星”的“鋼筋鐵骨”老太謝厚國。
生死騎行,
多次遭遇車禍身體多處受傷
謝厚國,1949年5月出生于重慶市,因家庭生活艱難,她初中沒畢業就參加了工作,成為重慶自來水公司九龍坡營管所的一位職工。謝厚國性格開朗活潑,喜歡文體活動,年輕時尤其喜愛自行車運動。1968年,19歲的謝厚國被單位派往上海接受培訓。她在上海待了一年多,為了出行方便,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作為她周游上海的代步工具。
1993年,謝厚國鬼使神差地玩起了騎行,以車代步成了她生活中的一件樂事。開始騎行時,她遇到了不少困難。一會兒一個上坡,一會兒一處下坡,高山與洼地相伴,平安與風險并存。2006年1月,謝厚國興高采烈地向三亞騎行。在路上,她遇到一座山,眼看著騎不上去,她就下車推著走。好不容易爬到山頂,她眼前一黑就栽倒了,好長時間才醒過來。往前一看,發現一個大下坡,她心中竊喜,一骨碌爬起來,就往山下沖。聽著耳邊呼呼的風聲,她心想,只需一刻鐘,自己就能到達山腳下,找個旅店好好休息一下。正在這時,天降橫禍,她突然被迎面駛來的一輛摩托車撞倒。對方是個酒鬼,滿身酒氣,撞到她后,車轱轆直接從她身上軋過去,導致她的肩部和腰部多處受傷,骨盆粉碎性骨折。在醫院里,醫生檢查后告訴她,她的盆腔骨需要植入30厘米長的鋼筋才行,并叮囑她以后不要再騎車了。那次手術花光了她家的所有積蓄,她絕望得想從醫院的窗戶跳下去,一死了之。就在那時,她80多歲的老母親不顧重病在身,到醫院看望她。看著年邁的母親,謝厚國咬咬牙,打消了自殺的念頭。養好身體后,她硬是不信邪,跟騎行較上了勁兒:“既然死神不肯收我,那我就要繼續騎下去。”
從山城重慶到北國黑龍江,謝厚國一路騎行,十分愜意。2010年,她來到牡丹江的鏡泊湖畔,一眼望去,湖面如鏡,兩岸繁花似錦,美不勝收,謝厚國甚是歡喜。隨后,她又從東面折回向哈爾濱進發,從容登上太陽島。那次北上,謝厚國看到了北國美景,感覺是她最滿意的一次騎行。她祈望蒼天,給她一個永久健康的身體,讓她騎行順利,不再遭受磨難。
高興之余,謝厚國有點忘乎所以,她想挑戰一下艱難的騎行,從上海崇明島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從翻越新疆“一號冰川”,到穿越羅布泊的“死亡之海”,謝厚國連滾帶爬地騎行著。在自己家附近的四川境內騎行,公路路面碎石子遍布,坑坑洼洼。有一天,謝厚國正騎得起勁兒,“突”地一下,自行車輪子被石子卡住,正巧,是個下坡,她一個跟頭就從車子上栽了下去,摔出好遠才停下來。當時,她感到全身癱軟,爬了半天也沒爬起來。最后,她被過路的人送往醫院,縫了15針。
自帶任務,
宣傳奧運精神和環境保護
漸漸地,身邊的人開始說風涼話了:“你都一大把年紀了,不在家享福,出來折騰什么?就你這小身板兒,還不折騰散架了?你這不是閑著沒事做想出風頭嗎?”謝厚國聽了,大聲回答說:“我到處騎行不全是游山玩水,我還宣傳奧運精神,宣傳環境保護呢,這不比待在家里有意義嗎?”
完成一段旅程后,謝厚國就會停下來學習學習。60歲那年,她見到外國人嘰里呱啦說英語,覺得挺好玩兒,非要跟人家學英語。當時她連英文字母都認不全,便找到附近學校的老師,和初中生一起上英語課。和學生們一起上課,她的心態越來越年輕。謝厚國前后去過4所學校學英語,還聽英語廣播,非常用功。學過英語后,謝厚國時刻不忘宣傳自己,每次見到外國人,她就自豪地說:“I am from Chongqing China(我來自中國重慶)。”她的目標很簡單,就是一路騎行,參加奧運會,到奧運現場為中國健兒吶喊助威。
謝厚國以大膽潑辣聞名,其行為有點固執,在騎行中多次受傷,多次遇險,依然我行我素。為此,她丈夫和兒子想方設法加以干涉,有時甚至把她的車子藏起來。可她不愿放棄,2011年,為了完成走進世界屋脊的騎行愿望,她在生日那天,背一只背包,包里放著饃饃和兩袋咸菜,騎上—輛自行車就向西藏進發了。在向康芒縣的烏拉山上挺進的途中,謝厚國覺得神清氣爽,抬頭仰望天空,高興之余,對著空曠的天宇喊了一嗓子。不料,這一喊不要緊,很短的時間內,天空忽然陰云密布,大雨滂沱。沙石道路很快變得泥濘不堪,她哪里還能騎自行車,只好下車推著走。忽然,腳下一滑,她一個跟頭摔了下去,起來一看,隨身攜帶的手機和照相機都摔壞了,大腿也被劃破了。在當地一家小診所包扎好后,她又向前走去。在海拔1000米的高原,謝厚國出現了高原反應,她心跳加速,耳鳴眼花,頭也開始劇烈地疼痛。她趕緊從包里找出藥吃下,這才有所好轉。一路上雖然遭遇了許多艱險,但她最終還是堅持騎完了全程,并順利返回。
騎行途中,謝厚國遭遇過7次車禍,多次身受重傷,生命垂危,但她從不言悔,一直向前。
2011年,謝厚國騎行至尼泊爾。2012年8月,謝厚國背負簡單的行囊,騎著自行車一口氣穿越歐洲11個國家,去英國倫敦看奧運會。一天晚上,謝厚國正在廣場上和當地人忘情地拍照片時,突然跑來一個身高體壯的黑人,伸手就要搶奪她的照相機。她抓著相機轉身就跑,最后還是在一位華人的掩護下才擺脫那個黑人。經歷這件事后,謝厚國提高了警惕,到了晚上,一般情況下就不再出門,以防發生意外。后來,她買了個精致的小包包系在腰帶上,里面放著護照、手機和錢。這三樣物品,她連睡覺都沒有離過身,只害怕丟了之后寸步難行。
2016年5月19日,謝厚國獨自騎行南美洲。以往,出外旅行,她都是高高興興的,可這一次騎行,她痛哭了好幾場。謝厚國和西安市一位騎友同行去美國,到達西雅圖后,兩人經過討價還價,找到一個簡陋的住所。誰知兩天后,同伴忽然不見了,打電話也沒有人接聽。謝厚國頓時緊張起來,偏偏不巧,她用手機登錄QQ,發現儲存在QQ郵箱的旅途行程表也丟失了,她當時就蒙了。情急之下,她跑到外面買了一張華人報刊,想從報刊上找到點線索。她聯系上一家華人旅店,騎上自行車就沖了出去,天空一點點暗下來,路越來越不好走,這時,又刮起大風,暴雨也傾瀉而下。她突然感覺自己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不由得大哭起來。那時,謝厚國非常后悔沒聽丈夫和孩子不讓她冒險到處旅游的話,她發誓下次再也不騎行出來旅游了。又過了一會兒,前面有燈光亮起,一輛汽車向她的方向駛來。謝厚國趕緊上前打聽去華人旅店的路,對方是一對外國夫妻,聽明白謝厚國的境遇后,告訴她走錯路了,并讓她在車上休息休息,第二天再把她送回西雅圖。謝厚國千恩萬謝,感激不已。endprint
老有所樂,
騎行讓生活充滿激情
2016年7月26日,謝厚國到達里約觀看奧運會。第二天,她從中國領事館那里買到3場觀看中國女排比賽的門票,但沒有買到決賽票。中國女排決賽時,她在開場前3分鐘從一個外國人手里買到一張票,喜出望外。隨后,謝厚國拿出提前在當地華人聯誼會上得到的宣傳板,制作了一個巨大的橫幅,寫著“中國女排加油”字樣,為中國女排鼓勁。8月21日,奧運會女子排球決賽在馬拉卡納齊諾體育館舉行,由中國隊對陣塞爾維亞隊。雙方打得難解難分,比分交替上升,助威者心急如焚。謝厚國不停地喊著“中國,加油”的口號,嗓子都快喊啞了。最后時刻,中國女排力挽狂瀾,艱難戰勝勁敵塞爾維亞隊,獲得了勝利。奪冠之后,女排主攻手朱婷跑到前面來,給了她一個熱情的擁抱。謝厚國提出想跟她照一張相,朱婷很高興地跟她合影留念。看完奧運會之后,謝厚國在里約華人的幫助下,來到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三國交界的伊瓜蘇大瀑布參觀。看著壯觀的瀑布,謝厚國心滿意足,覺得巴西之行圓滿了。
從巴西回國之前,謝厚國在一家酒店入住,無意間被一只毒蜂蜇傷。剛被蜇時,她沒有感到疼痛,誰知十幾分鐘后,她的整條手臂都腫脹起來,疼痛難忍,只好趕緊向酒店服務人員求助。酒店服務人員倒是很有經驗,拿出一把刀,經過嚴格消毒后,幫她把傷口割開,吸出毒液,再次消毒,然后找來一頭大蒜,用蒜汁涂抹在傷口周圍。經過處理后,她腫脹的手臂逐漸消腫。這次遭遇,讓她對大自然又多了一分敬畏。同時,她也在考慮獨自騎行的巨大風險,也想到了家人。此后,她把安全放在了心頭。
謝厚國出名之后,很多人羨慕她去過那么多地方。其實,只有騎行過的人才知道,獨自騎行有多艱苦,有多難,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冒險精神。有一回,有三個騎友想和謝厚國同行,體驗一下騎行帶來的樂趣。謝厚國很高興地帶著他們騎行到了越南河內。在那里,他們突遇暴雨,一位騎友的車子出了問題。謝厚國拿出工具,很快就把車子修好了。暴雨如注,山路崎嶇,大家推車前行,直到天黑,也沒碰上旅店,只能不停地向前走。當時,一行人又餓又困,一個個抱怨不斷。謝厚國從背包里拿出干糧,分給大家,才救了急。還有一次,在越南境內,4個人在河邊露宿,半夜時,突然來了幾個人,怪聲怪氣地朝他們喊叫。三人嚇得趴在地上不敢動彈,手里捏著錢包,渾身發抖,一夜無眠。天亮時一看,謝厚國仍睡得很香。受此驚嚇,三人都說受不了這種苦,遭不了這個罪,陸續退出騎行,只剩下謝厚國依然按計劃繼續前行。
多年騎行,謝厚國遇到了不少磨難,但也遇到了很多好心人。這些,她都寫到了日記里:在洛杉磯,一位山東小伙兒送給她一部有巨大存儲能力的美國手機,讓她愛不釋手;在拉斯維加斯,一位旅店老板堅決不收她的旅費,還送給她錢,說她為宣傳奧運搖旗吶喊,值得學習;在多倫多,當地留學生親自送她去相關場所,她還獲得了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在布達佩斯,溫州人周女士留她在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還為她做了3份揚州炒飯,煮了6個雞蛋;在德國慕尼黑,幾個中國留學生在唐人街請她吃飯,并為她點了一份重慶人喜歡吃的回鍋肉;在英國利茲大學,她的車壞了,維修店老板堅決不肯收她的修車費,留學生凡一姍特別送了她一部手機,還充了電話費……2016年,她騎行去巴西觀看奧運會,除了自己籌集的錢以外,還有3萬多元是許多好心人資助的。
25年時間,謝厚國騎行18萬公里,能繞赤道轉4圈。不僅如此,她還收獲了幾萬張照片,十多面宣傳旗幟,上千張朋友的名片,8本騎行日記,字數達到50萬字,蓋了2000多枚郵戳,還有各地政府加蓋的印章和1000多份簽名。有人勸說:“你都這么一把年紀了,還折騰什么?”謝厚國笑了,說:“我也是有夢想的人,學英語,去外國旅游,付出了努力,換來無盡的樂趣,這不是值得高興的事兒嗎?”現在,謝厚國還有下一個目標,騎行觀看2020年東京奧運會,為中國體育健兒吶喊助威。
一個人一首歌,一頂帳篷一輛自行車,喝過山泉賽美酒,嚼著榨菜啃饃饃,宣傳奧運與環保,跋山涉水騎遍全世界。這是謝厚國的寫照,也是這個花甲老太的夢想。
〔編輯:潘金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