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
現實生活中,因飲酒過量導致意外死亡的事件,屢見不鮮。那么,飲酒過量后意外死亡,是否屬于保險意義上的“意外傷害”?如果投保了意外傷害險,酒后意外死亡能否獲得保險理賠?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2017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公布了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的一則判例,首次就因飲酒過量導致身體傷害是否屬于意外傷害的問題,從法律上進行了規制,填補了法律的空白,為全國法院審理類似案件提供了指導性意見——
公司年終聚餐
飲酒意外身亡
錢忠實是江蘇省南京市一家物業開發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物業公司)的員工,為人謙和,工作干得也不錯,深受領導、同事們的好評。錢忠實平時好喝酒,經常和幾個志趣相投的同事聚在一起飲點小酒,但從來沒有因飲酒影響過工作,也沒有發生過任何意外,因此大家對他都十分放心。
2015年12月,物業公司考慮到一些物業工作帶有一定的危險性,為保障員工的人身安全和利益,便為錢忠實等26名員工向一家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險公司)購買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并與保險公司簽訂了《團體意外傷害保險(F款)條款》保險合同。
保險合同的主要內容為:保險期間自2015年12月18日零時起至2016年12月17日24時止,其中普通意外身故指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傷害事故,且自該意外傷害事故發生之日起180日內因該事故為直接且單獨原因導致身故的,保險公司將按合同約定的保險金額12萬元給付意外身故保險金;保險合同沒有指定受益人,意外身故保險金視為被保險人之遺產。此外,保險公司在保險合同中還對“意外傷害”專門進行了釋義,載明:意外傷害,是指遭受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體受到傷害的客觀事件。
物業公司在投保前已取得錢忠實等26名被保險人同意。在簽訂合同時,保險公司已就保險合同中保險責任、責任免除等條款向物業公司進行了提示說明。
2016年1月27日晚,農歷臘月十八,春節將至,為了對員工們一年來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謝,物業公司舉行了年終聚會。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終于快到春節假期,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員工們都表現得十分興奮。看著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聆聽著激動而又親切的話語,在歡樂、熱烈、祥和的氛圍中,大家一邊品嘗美味佳肴,一邊推杯換盞,開懷暢飲。因為高興,錢忠實多喝了幾杯,不知不覺中大半斤白酒下了肚,喝得酩酊大醉。見錢忠實言語含糊,步態不穩,醉酒不輕,加之時間不早了,幾個要好的同事放心不下,安排他留宿在公司未回家。
凌晨4點左右,一位同事發現錢忠實躺在沙發上,雙眼緊閉,呼吸微弱,身體有些發涼,怎么叫也叫不醒,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誰知,120急救醫生到達現場后,查體發現錢忠實已經死亡。《南京市急救中心院前醫療急救病歷》主訴記載:“酒精中毒后呼吸心跳停止,具體時間不詳。”
見人已經死亡,錢忠實的同事又立即打110報警,要求對錢忠實死亡的事件進行調查。調查后,公安機關出具了《接處警工作登記表》,載明:“2016年1月28日5:08,有人報警稱中山東路9號商務中心1樓大廳,有個員工嚴重醉酒,120已經到,稱人快不行了,現在需要民警過來一下。接到報警后,民警董志勇到現場了解情況,調取現場監控錄像,聯系120,120將其帶往醫院急救,后120宣布該人已死亡。再后,民警聯系死者家屬,死者家屬對死因沒有異議,雙方約好下星期先來所協商解決,如果協商解決不成,準備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2016年2月19日,南京市公安局法醫中心開具錢忠實死亡證明,死亡原因載明“酒后意外死亡”。
申請保險理賠
遭遇拒絕成訟
不幸發生后,錢忠實的妻子郭琴娣、女兒錢雨霏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整天以淚洗面。這時,錢忠實的同事告訴她們,公司為錢忠實投保了人身意外傷害險。得知此消息后,郭琴娣、錢雨霏拿著南京市公安局法醫中心開具的錢忠實系“酒后意外死亡”的證明,向保險公司提出了保險理賠申請。可是,郭琴娣、錢雨霏左等右等,最終等來的卻是一紙拒賠通知書。通知書載明:錢忠實嚴重醉酒導致死亡,是錢忠實自行放任醉酒的結果,是錢忠實主觀因素所致,不屬于意外身故,保險公司不承擔理賠責任。
法醫出具的死亡證明載明的就是“酒后意外死亡”,意外死亡怎么能不屬于意外事件呢?郭琴娣、錢雨霏怎么也想不明白,多次向保險公司提出交涉,要求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賠付保險金。可保險公司堅持他們的觀點,拒不同意賠付。交涉無果,郭琴娣、錢雨霏于2016年8月8日,來到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一紙民事訴狀,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令保險公司賠付12萬元的保險金。
因飲酒過量導致意外死亡的事件,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少見,而該案的最終判決,須解決飲酒過量后意外死亡是否屬于保險意義上的“意外傷害”的法律問題,并將對類似案件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該案的發生,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對于這起飲酒意外身亡而引發的保險賠償糾紛案件,鼓樓區人民法院十分重視,指派保險審判專家型法官審理此案。
法庭上,郭琴娣、錢雨霏母女倆與保險公司圍繞錢忠實酒后意外身亡是否屬于保險合同約定的“意外傷害”問題,展開辯論,雙方唇槍舌劍,互不相讓。
郭琴娣、錢雨霏訴稱:錢忠實生前所在的物業公司為其在保險公司投保了團體意外傷害保險。2016年1月28日,錢忠實酒后意外死亡,南京市公安局法醫中心開具死亡證明,證明系意外死亡。根據保險合同約定,保險公司應給付錢忠實的繼承人保險金12萬元。可她們多次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都遭到保險公司的拒絕,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保險公司給付錢忠實意外身故保險金12萬元。
保險公司辯稱:1.郭琴娣、錢雨霏稱錢忠實系酒后意外死亡,但她們提供的證據并不足以證明該事實;2.《南京市急救中心院前醫療急救病歷》《接處警工作登記表》及物業公司提供的《證明》顯示,錢忠實系嚴重醉酒導致死亡;3.錢忠實作為一名成年人,要不要飲酒以及飲酒多少,完全可以控制,但其放任醉酒結果的發生,系其主觀因素所致,不屬于意外身故。綜上,保險公司表示,他們雖對錢忠實的死亡表示同情,但是應尊重法律和合同的嚴謹性,請求依法駁回郭琴娣、錢雨霏的訴訟請求。endprint
法院一紙判決
獨創成就經典
鼓樓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錢忠實喝酒死亡是否屬于意外身故?郭琴娣、錢雨霏對錢忠實生前喝酒的事實無異議,根據《南京市急救中心院前醫療急救病歷》和《接處警工作登記表》記載,可以證實錢忠實系醉酒導致死亡,上述記載并未出現其他外在因素的介入。郭琴娣、錢雨霏提供的《死亡證明》僅記載了死亡原因為“酒后意外死亡”,并未記載導致死亡的其他意外因素,故其認定的意外因素為“酒后”。至于喝酒致死是否屬于意外身故,則需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加以認定。根據保險合同約定,意外傷害是指遭受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體受到傷害的客觀事件。喝酒過量有害身體健康屬生活常識,錢忠實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完全可以控制是否喝酒及喝酒量的多少,故喝酒行為本身不符合意外傷害定義的外來的、突發的和非本意的因素,不屬于意外傷害。在錢忠實喝酒死亡過程中,并無證據表明存在外部因素的介入,故其喝酒導致死亡不屬于意外身故,郭琴娣、錢雨霏主張保險公司承擔意外身故保險金責任于法無據,法院不予支持。
2017年4月26日,鼓樓區人民法院依法做出了一審判決,駁回郭琴娣、錢雨霏的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后,郭琴娣、錢雨霏沒有提出上訴,判決生效。隨后,鼓樓區人民法院將此案報送最高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作為典范判例向社會公布。
(文中人名作了相應的技術處理)
法官說法:
一起醉酒人意外死亡后,保險公司以飲酒過量導致身體損害不屬于意外傷害為由拒絕理賠而引發的糾紛,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法院深刻理解立法的本意,充分把握法律的規定,做出了獨創性的判決。
有關法律人士指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險公司對此規定的保險事故,都是“意外事件”。過度飲酒是一種故意行為,行為人在能夠預見過度飲酒對身體造成的危害的情況下,仍然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因此過度飲酒導致酒精中毒死亡并非意外事件,最多也只能說是意外死亡,也就是說誰都想不到會喝死,喝酒死亡讓人感到很意外而已。過度飲酒,與死者的主觀故意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因此因醉酒所導致的死亡不屬于意外傷害,自然不屬于保險公司理賠范圍。
本案判決生效后,鼓樓區人民法院將案件報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經審校、研究后,認為此案做出的獨創性判決,解決了司法難題,填補了法律空白,貼近了法律真髓,樹立了裁判樣板,對類似的糾紛具有示范性和指導性,便以官方公報的形式將此案作為典范案件進行公布。
〔編輯:潘金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