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協議能否改變財產歸屬?
問:鄭闖與張婉怡2009年結婚,婚后育有一子。最初兩人感情和諧,家庭和睦,但后來逐漸有了矛盾,爭吵不斷,最終感情破裂。為了不因家庭破裂影響兒子的健康成長,雙方簽訂了《分居協議書》,約定雙方同意以分居不離婚的方式解決感情糾紛,互不干涉彼此私生活,婚后購買的登記在鄭闖名下的房屋歸張婉怡所有。
2016年,鄭闖意外離世。處理完后事,鄭闖父母與張婉怡協商遺產分割事宜。張婉怡提出房屋已在分居協議中約定歸自己所有,不屬于鄭闖的遺產。鄭闖父母則認為,房屋一直登記在鄭闖名下,未按照分居協議進行權屬變更,房屋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他們有權繼承屬于兒子的份額。請問,《分居協議書》的約定能否改變房屋歸屬,鄭闖父母能否就房屋要求繼承?
答:當夫妻對婚后共同取得的不動產歸屬發生爭議時,不宜以產權登記作為確認不動產歸屬的唯一依據,只要有充分證據足以確定該不動產的權屬狀況,且不涉及第三人利益,就應當尊重夫妻之間的真實意思表示,按照雙方達成的婚內財產分割協議履行,優先保護事實物權人。
《分居協議書》是張婉怡與鄭闖夫婦二人基于夫妻關系做出的內部約定,是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協商一致對家庭財產進行分配的結果,不涉及婚姻家庭以外的第三人的利益,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質,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應尊重雙方的意思表示。雖然房屋登記在鄭闖名下,但《物權法》的不動產登記原則不應影響婚內財產分割協議關于房屋權屬約定的效力。基于《分居協議書》的約定,該房屋應是張婉怡的個人財產,而非鄭闖的遺產。因此,鄭闖父母不能要求繼承。
律師:范思雯endprint